已擱置許久的鉀肥進口價格談判有望在近期重新開啟。一位知情人士昨天向本報記者表示,由于印度此前簽下的鉀肥進口價格合同大大低于預期,這給中國的相關談判營造了非常好的環境。目前,商務部和協會有關方面的確開始考慮重啟談判,以爭取更有力的籌碼。
早在今年一季度,中國就啟動了2009年鉀肥進口合同談判,雖經幾輪磋商,但談判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僵持的焦點在價格下降多少的問題上。由于市場需求疲軟,世界鉀肥主要供應商采取減產等措施力挺價格,而鉀肥最大的進口國中國則強烈要求對方大幅降價,導致談判進入僵局。
隨著鉀肥進口大國印度上月出人意料地與此前頗為強勢的俄羅斯IPC公司簽訂鉀肥到岸價每噸460美元的合同,令整個談判局勢為之陡轉。由于新的合同價格較2008/2009年625美元/噸的合同價下降了165美元/噸,降幅為26%,為中國的鉀肥進口價格談判爭取了主動。
“目前看來,進口鉀肥價格談判還是要重啟,畢竟中國仍存在鉀肥缺口,不進口怎么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化肥處處長李志堅昨天對記者說。
他表示,中國在談判中具體能把價格談到多少不得而知,但從印度談下的價格來看還是比較有利的。“和以前的價格相比,460美元的合同價格已經相對合理了。”
“當然,即便是400多美元的價格仍然是暴利。畢竟鉀肥價格曾經比氮肥、磷肥更便宜,從70多美元漲到700多美元本身就非常不合理。合理的價格應該在100-200美元。”李志堅說。
據他介紹,當鉀肥價格漲到400美元以上后,發展替代肥料就有了很大積極性。“因為鉀肥需求不完全是剛性的,有一定的彈性因素。這也是對我們談判有利的方面。”
據了解,目前國內鉀肥的價格為2800-3000元/噸左右,而如果中國和印度一樣,談下400-500美元/噸的價格,則與國內鉀肥價格差不多。中金公司認為,這一價格已基本見底。
“在這個價位進口比較合理。”江南證券研究員盧治全表示,盡管去年中國鉀肥的進口量達500萬噸,但今年進口量較小,因為2008年剩余大量庫存,加上國內企業的供給,預計鉀肥供應能維持到2010年。他認為,如果此次談判能簽訂協議,經銷商將消除價格預期的不確定性并增加購買量,而三季度我國也將迎來鉀肥的消費旺季。
此前,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原會長魏成廣預測稱,印度鉀肥合同的簽署表明國際鉀肥價格聯盟已經動搖,鉀肥價格有望大幅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