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供銷社系統出來的,我對農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感。”正是這一簡單的追求,支持著安徽省臨泉縣田橋鄉供銷合作社總經理于輝20年堅持走一條為農服務路。
嚴格要求自己對農民負責的于輝始終堅持的標準是:一定要提供給農民質量有保障的產品,做農民的把關人。于輝經營農資商品嚴把三關:第一關把質量。于輝介紹,現在農村基礎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農資產品質量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大大小小的農資商店布遍鄉鎮農村,一個鄉里就有30多個農資商店,經營競爭激烈。為了保證利潤,一些經銷商開始走旁門左道。農民購買農資商品,往往更看重的是價格。大廠的質量有保證,但是價格高,做這樣的商品往往比做一些小廠生產的偽劣產品利潤低。所以許多經銷商更傾向于做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小廠生意。這樣一些不合格的商品就會流入市場,農民圖便宜就容易上當。所以于輝堅持自己做生意始終把商品質量放在第一位,而將利潤放在其后。
二把技術關。現在開農資經銷店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懂得農業技術的卻不多,于輝就不斷充實自己。除了從書刊、報紙上學習農技之外,他還積極從廠家獲得支持。在經銷品種選擇上,也會考慮到農技服務和售后服務方面。現在他幾乎每年都會更換幾個品牌,為的是能讓農民得到更好的農技服務。因為每個企業的農化服務方式都側重不同的內容,這樣就會有相互補充。這樣不但對自己的生意幫助很大,同時使自己也成了農民買肥的參謀。現在當地農民在買肥時都喜歡先來問問他。
于輝不滿足于只賣傳統的肥料,也嘗試銷售一些新型肥料。但對一般農民而言,使用什么樣的新型肥料又是一個問題,于是于輝的第三關又被提出來了。通過學習和請教專家,于輝對當地農民的種植結構和土壤需要做了認真的實踐和研究,然后向農民推薦相對合適的新型肥料。雖然不敢保證都是最合適的,但是相對來說可以較好地滿足當地作物的需求,如小麥需要鋅肥,玉米需要硼肥。現在他代理的一種叫作生命素的產品,在當地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