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邊是農民抵制使用鉀肥,一邊是世界鉀肥巨頭決不降價的叫囂,2009年鉀肥價格談判僵持,中國鉀肥銷量下降、市場陷入停頓的局面。
“中國農作物離不開鉀肥”、“中國鉀肥資源貧乏”、“寧愿減產也不降價”、“價格不是鉀肥銷量的決定因素”,“中國鉀肥的市場是剛性的,需求明年就回升”,諸如此類的論調幾乎成為了世界鉀肥巨頭們今年拒絕降價和談判中決不讓步的籌碼。
中國鉀礦資源真的如此稀缺嗎?鉀肥對糧食等農作物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大多數產品價格下跌或回歸正常的大背景下,鉀肥價格堅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日前,南方農村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采訪調查,力爭還原中國一個真實的鉀肥市場需求與理性價格。
■專題統籌:余顯茂 采寫:本報記者 黃享榮 賀力波 余顯茂
持續高位的肥料價格,讓清遠飛來峽鎮的果農陳生今年改變了施肥習慣。“前幾年果園用的都是3個15的復合肥,今年買不起了。”他介紹,最近幾次光顧農資店,買的都是含量偏低的肥料,尤其鉀肥的用量,今年更是大為減少。
據了解,由于鉀肥價格的偏高,許多地區的農戶在今年開始減少了用量,導致今年市場交易冷淡。有關數字統計,今年1-5月,進口氯化鉀總量只有153萬噸;是去年同期進口量209萬噸的73%,約為2007年同期進口量401萬噸的38%。茂名地區肥料經銷商區老板也向記者表示,今年鉀肥的銷量同比去年減少了50%。
對此,廣東省農科院有關專家表示,鉀肥在我國已經推廣了將近30年,其作用毋庸置疑。但如果短期內減少鉀肥施用,對大部分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其實并不大。
此外,相對當前農產品價格而言,鉀肥價格究竟多少為相對合理呢?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肥料處原處長高祥照在北京某次會議上透露,目前,業界有一種較客觀的分析,在國內市場,以尿素為參照物,假如其價格為2000元/噸,磷酸一銨價格則為2200元/噸,而鉀肥價格僅為1200元/噸。
鉀肥與糧食增產非正相關
長期以來,我國化肥市場都處于“氮飽、磷貧、鉀缺”的局面,鉀肥一直依賴進口,但近年已有很大改觀,2008年國內生產量已滿足市場需求的45%。
廣東省農科院土肥所徐培智研究員向記者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就開始推廣施用鉀肥。由于許多地方土壤缺鉀,加上之前一直很少施用,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鉀肥對糧食增產,作物增收的作用明顯。
不過,徐培智向記者指出,鉀肥畢竟推廣了那么長時間,一些地區的土壤中鉀元素的存量已經較多,作用也不再是立竿見影。他提到,特別是在水稻等糧食作物上,鉀肥的增產作用已經不大,“至少不是投入多少就按比率增產多少的線性關系了。”
也有專家表示,通過對中國過去13年來的鉀肥消費量和糧食產量進行考察,在過去13年來,鉀肥施用量的持續增長并沒有帶來糧食產量的持續增加,因此鉀肥的消費量與糧食產量并無正相關關系。
有關數據統計,2005年,我國包括鉀肥在內的化肥用量增加了2.8%,2006年增加了4.3%,2007年增加了3.65%。然而,糧食產量并未出現對應的增產率,2005年增產了3.1%,2006年增產了2.7%,2007年僅0.8%。
徐培智介紹,自1996年到2008年的13年來,我國的鉀肥施用量以年均14%的增長率持續增長,而糧食產量卻從1998年達到一個高點后連續5年下降,從2004年才開始恢復性增長,到2008年才恢復到1998年的水平。1998年施用381萬噸鉀肥,2008年施用700萬噸,幾乎翻了一倍,但這對糧食產量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鉀肥邊際報酬率趨于遞減
“可以說,鉀肥在推廣使用了接近30年后,其邊際報酬率現在已經趨于遞減了。”徐培智向記者介紹,在1980年代,土壤中普遍缺鉀,在使用鉀肥之后產量品質往往提高很快,到1990年代效果開始漸漸不再那么明顯,而在最近幾年,由于許多地區土壤中鉀元素有一定的存量,再連續施用鉀肥效果更為有限。
他打了個比方:“就像人吃飯一樣,肚子很餓的時候吃起來當然感覺舒服,但是吃了好幾碗,再吃的話就不見得那么有效了。”
而許多人士認為,鉀肥的邊際報酬遞減正是造成今年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清遠飛來峽鎮農資經銷商張老板表示,果農在使用了鉀肥過后,發現對其產量提高并無多大幫助,加上價格偏高,自然就會減少用量。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每棵果樹施用半斤鉀肥,1000棵樹就用500斤,相當于5包氯化鉀,按照每包的零售價220元計算,成本就要增加1100元。而去年沙糖桔的價格能賣到1.1元/斤已經不錯了,要收回施用鉀肥所投入的成本,相當于這些果樹總共增產1000斤,平均每棵增產1斤沙糖桔。
“這就是說,半斤鉀肥要換1斤沙糖桔,如果增產效果達不到這個水平,果農就要考慮少用或者不用了。”張老板說,實際上這幾年增施鉀肥的作用在遞減,加上連續兩年沙糖桔的價格都處于低谷,因此許多果農都在減少鉀肥用量。
清遠禾云鎮柑桔種植大戶汪熙春對此也表示同意,他認為鉀肥的作用不在于提高產量,而是在改善果實品質上,因此并非必需大量施用的。鉀肥價錢那么貴,用量自然就會減少。而高州曹江鎮香蕉種植大戶劉先均也介紹,以前香蕉用肥都是注重高鉀,對提高品質很有幫助,但是近年來他漸漸減少了用量,產量和品質也沒見得降低多少。
其實,在各種農產品中,沙糖桔和香蕉的價格近年來還算是不錯的。在種植效益多年來處于低谷的甘蔗、木薯、荔枝、水稻等產區,更多的農戶已經開始放棄鉀肥用量。茂名地區一位農資經銷商就表示,農戶施肥關鍵是看投入產出比,早幾年荔枝價格高,他們舍得用肥,但是近年來已經有很少農戶愿意投入了。
高效作物亦難承受高價
雖然在提高產量的方面,鉀肥的作用已日趨不明顯,但許多專家認為,作為一種品質元素,鉀肥消費量的增加對改善農產品品質,仍可以起到比較重要作用。
根據廣東省農科院的研究,在水稻上施肥氮與鉀的比例一般是1:0.8,近年來土壤中鉀的存量增多,鉀元素的需求逐漸下降,加上農民使用“稻稈回田”的方法,現在的比例大約為1:0.5左右。但是在一些瓜果類的作物上,要提高品質仍需要增施鉀肥,比如香蕉,一般來說鉀的需求量就要等于甚至還要高于氮。
“在這些作物上如果減少或者停止使用鉀肥,短時間內可能影響未必很大,但是長期來看就會降低作物品質了。因為土壤中鉀的庫存畢竟有限,支持的時間不會太長。”徐培智介紹。
他還提到,雖然在一些地區土壤中鉀肥的存量已經較多,但是許多坡地,即旱坡耕地目前仍然缺鉀。“這些地區種植的作物效益不高,因此長期以來投入的鉀肥量都不大,加上這些土壤本身就缺鉀,所以增施鉀肥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
肇慶中聯技術顧問雷樹坤也表示,對于柑桔果樹來說,適當施用鉀肥也是非常有用的。他介紹,在每年6-7月左右,果實進入膨大期,在葉面、根基補充鉀養分,可以利于減少裂果,對壯果保果也有很大好處。但是他感到遺憾的是,由于去年柑桔效益不好,高企的鉀肥價格讓許多農戶難以承受,所以在這時候真正給施用鉀肥的果農很少。
據了解,隨著鉀肥價格持續高位,越來越多替代其作用的辦法被農戶所采用。比如增施有機肥,使用品質較低的國產鉀肥,水稻產區使用“稻桿還田”的方法等。
“總之,作物施肥講究的是平衡搭配,氮磷鉀缺一不可。在土壤中鉀元素存量較多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少施或者減施鉀肥,影響都不會很大。”徐培智表示。
鉀肥投入最大貢獻卻最低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肥料處原處長高祥照表示,氮磷鉀肥料對糧食效益的有關統計顯示,每公斤氮肥增產8-10公斤糧食,每公斤磷肥增加5-6公斤糧食,每公斤鉀肥增產3-5公斤,鉀肥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是最低的。
在農民傳統的水稻施肥中,鉀肥投入的確偏高。陽春市春灣鎮某農資店陳老板透露,水稻一般要施用底肥、回青肥、分蘗肥、穗前肥和壯尾肥等幾次肥料,按照當前農民習慣,整個生長期起碼要施尿素25公斤/畝、氯化鉀25公斤/畝和磷肥20公斤/畝。
根據這種肥料成本投入,臺山市一種植大戶這樣算了一筆帳:按去年2000元/噸的尿素價格,25公斤尿素投入為50元;去年磷肥800元/噸,20公斤磷肥投入16元;去年鉀肥4000元/噸,25公斤鉀肥投入100元。鉀肥投入比尿素和磷肥總和還要多34元。“如果按照鉀肥對糧食增產貢獻率最低的算法,這種投入非常不合理。”
針對當前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和綜合各種因素考慮,如何判斷肥料價格的合理性,高祥照在北京某次會議上透露,目前,業界有一種較客觀的分析,在國內市場,以尿素為參照物,假如其價格為2000元/噸,磷酸一銨價格則為2200元/噸,而鉀肥價格僅為1200元/噸。“如果鉀肥價格超過1500元/噸,則有點不合理了。目前的高價鉀肥,使得農民無法承擔,施用量大為減少。如果繼續這樣,有可能讓農民的鉀肥施用水平倒退到2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