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至,今年備受關注的鉀肥貿易談判仍在持續。
一方面,加拿大、俄羅斯等世界最大的鉀肥壟斷企業堅持高價原則;另一方面,中國、印度等全球最大的鉀肥進口國要求價格下調,回歸理性。兩方對峙,互不相讓,使得今年的談判持續時間最長,而且最具懸念。
與此相對的是,由于價格持續高位,農民對鉀肥的使用量正大幅減少,復合肥生產企業開工率低,國內鉀肥市場一片冷清。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累計進口鉀肥總量為540.98萬噸,同比下降了44.19%。而今年前5個月進口鉀肥的總量只有153萬噸,只占去年同期的73%,同比2007年更是減少了62%。
但是,世界鉀肥巨頭們卻不為所動,依然堅持750美元/噸的“天價”不肯松口。
他們為什么能這么牛?
鉀肥卡特爾壟斷市場
高盛證券的一位分析師曾經寫道:“我們相信緊俏的鉀肥市場,將使鉀肥生產商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漲價!”
他的話是現今世界鉀肥壟斷巨頭們貪得無厭心理的真實寫照。
據了解,世界鉀肥市場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每年全球生產的85%的鉀肥被7個公司所壟斷,銷往總共160多個國家。而且,這幾家公司在市場上并非單兵作戰,為了維護相互間的利益,他們結成了一個相對緊密的共同體,即“世界鉀肥卡特爾”(世界鉀肥企業聯盟)。
鉀肥卡特爾最早形成于加拿大。1986年,加拿大鉀肥公司采取了三大行動:組建了卡特爾集團Canpotex;大規模地對外投資,以直接控制其他地區的鉀肥生產和經營;積極尋求與世界第二大鉀肥生產地區前蘇聯地區鉀肥生產商的合作。
據了解,Canpotex公司由北美三大鉀肥生產商——加拿大鉀肥公司、加拿大加陽公司和美國美盛公司共同組建,分別占54%、10%和38%的股權,三大鉀肥生產商按照出資比例,分享對北美以外鉀肥市場的出口份額,由Canpotex公司統一對外進行價格談判和簽訂出口合同。
到了2005年,又一個鉀肥卡特爾在世界第二大產區——前蘇聯地區形成。
這一年,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發布總統令,由白俄鉀肥BPC公司獨家經營該國的鉀肥。很快,俄羅斯烏拉爾鉀肥公司簽約加入聯合、共同創辦BPC公司。這個鉀肥卡特爾壟斷了世界鉀肥三分之一的市場。
接著,同年10月,這些巨頭在俄羅斯聚首,兩大國際鉀肥卡特爾Conpotex和BPC聯手進一步加強了對國際鉀肥市場的壟斷。會后達成共識:“兩個主要出口聯合體(Canpotex和BPC)可以確保一個價格穩定的鉀肥市場。”
至此,一個穩固的利益共同體正式宣告成立。這一掌握著世界85%鉀肥資源的卡特爾,同時也掌控了20多年的鉀肥價格。
鉀肥市場的壟斷強度遠勝于老牌的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派克(OPEC)對國際石油的壟斷和控制。據有關人士介紹,全球有12個國家生產鉀肥,世界前七大鉀肥公司的鉀肥產量就占到全球鉀肥生產總量的85%。而歐佩克12個成員國也僅控制了37%的全球石油市場。
飽受詬病的價格談判
世界鉀肥資源為巨頭們所壟斷,國內生產量只能滿足30%左右市場需求的中國,只能依靠談判桌上的博弈來爭取利益。
然而,談判的方式卻飽受詬病。
據了解,擁有鉀肥談判資格的代表分為兩撥,一撥是老牌國字頭企業中化集團、中國農資集團;另一撥是原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華墾國際貿易公司兩家貿易企業和中阿公司、魯西化工、湖北洋豐等6家復合肥生產企業。
但是實際上擁有鉀肥進口權的只有中化與中農兩大集團。去年的談判結果是每噸鉀肥比前一年上漲400美元,幾乎令所有人都大呼意外。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鉀肥進口國組成談判聯盟,對抗巨頭們的價格壟斷,是維護本國利益的最佳手段。“既然鉀肥出口國可以形成卡特爾同盟,我們進口國為什么不行?”湖北一位復合肥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分析,中國、印度和巴西的鉀肥進口占全球總量的近70%,完全可以結成談判同盟與世界鉀肥壟斷巨頭們進行對抗。
其實,在去年2月,印度化工及化肥部副部長薩馬就曾率代表團訪問中國,其行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尋求與中國在談判上的合作。遺憾的是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邊是強硬的壟斷方叫價,一邊是松散的談判方應價,天價鉀肥如此出籠。
現貨交易換湯不換藥
在今年的談判中,印度的態度特別強硬。雖然印度的鉀肥庫存只能維持到今年9月份,但他們向本國農民解釋,一個季度內即使停止使用鉀肥,作物也不會明顯減產。對外,印度表示今年能接受的鉀肥最高價格不會超過300美元/噸。但全球最大的鉀肥出口商Canpotex公司的報價為635美元/噸,其余競價均在625美元/噸左右。
到目前為止,鉀肥壟斷巨頭們雖然對價格毫不松口,但也在考慮求變。
6月9日,在全球礦業資本市場會議上,加拿大鉀肥公司有關負責人向外界透露,他們正考慮引入鉀肥現貨交易機制,停止以往實施的通過簽訂長期供應合同出售鉀肥的貿易方式,以應對曠日持久的談判。
但中國業界對此反應冷淡。采取這樣的現貨交易機制可實現價格的隨行就市,可以改變以往鉀肥市場一年固定一個價格的狀況。但是鉀肥價格的話語權仍掌握在鉀肥巨頭手里。這種機制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原來的定價方式并沒有變。
廣東一位復合肥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對于采取鉀肥現貨交易的方式,他并不歡迎。“這意味著我們復合肥企業的生產風險加大。無論是價格還是供應上,都存在更多的不可預知性。”
他介紹,采用目前這種簽訂一個合同價的交易方式,至少中國進口商的倉庫里就能保證有定額的庫存,復合肥生產廠家向他們要貨就會很順暢,鉀肥價格也相對固定,他們也能按照這個成本制定合適的復合肥價位。但如果采取現貨交易,不僅鉀肥供應不能確定,而且價格也可能時高時低,讓復合肥廠家非常被動。
“其實這只是鉀肥巨頭們在壟斷的軀體下,換了一套外衣而已。價格的多少最后還是由他們說了算,換湯不換藥。”
圖為青海鹽湖工業集團百萬噸鉀肥項目生產線。 (CFP供圖)
壟斷最終誰將受損
根據加拿大鉀肥年報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加拿大鉀肥公司每噸氯化鉀產品成本為91.7美元,年平均售價每噸451.5美元,每噸毛利359.8美元,毛利率79.7%。
“利潤率高達70%以上,這是相當可觀的。”一位肥料經銷商表示,“最終這些利潤還是由最終端的消費者,也就是農民來買單。”
“目前鉀肥的市場價格是3100元/噸,復合肥的出廠價才2500元/噸左右,鉀肥比復合肥價格每噸高600元,對我們生產者來說,都難以做到回本,更別說農戶了。”一位復合肥企業負責人說。
因此,市場上鉀肥也越來越受到冷遇,銷量明顯回落。由于價格偏高,加上近年來農產品收購價格持續低迷,農民在購買鉀肥時,也會掂量到底值不值這個價錢。高州市農資經銷商區明耀就表示,截至今年5月,氯化鉀的交易量與去年同比減少了將近一半,而往年一些賣得很好的高鉀復合肥的銷量也不見起色。
國內人士認為,鉀肥壟斷巨頭之所以咬定高價不肯松口,一是這些年來他們一直享受超高額利潤,不愿意重新回到合理利潤。此外,他們仍維持高價格,是為了維護那些仍然有高價庫存的戰略合作伙伴的利益。
過去20年的鉀肥市場價格的變化,基本是按照壟斷者的意愿,一步步走過來的。過去的經驗使他們堅定了一個信念:鉀肥價格是可以人為操縱的。所以他們今年也咬定高價不肯松口。
然而,人類社會應該明白一點:鉀肥資源不是稀缺資源,也不是戰略物資,而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元素。壟斷性質的高價如果繼續下去,損害的將是整個鉀肥鏈的整體利益,即損害全球鉀肥消費者和作物種植者的利益,而最終必將損害鉀肥壟斷者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