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區農作物有害生物發生為害是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一年。其中,棉鈴蟲在北疆棉區大暴發,棉葉螨、棉蚜、土蝗、草地螟、玉米螟均為偏重發生,部分病蟲發生面積和程度均創歷史新高。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區主要病蟲草鼠害發生面積為8898.7萬畝次,其中小麥病蟲害發生面積715.95萬畝次,棉花病蟲害發生面積2432.4萬畝次,農區蝗蟲發生面積730.89萬畝次,農區草地螟發生面積61.6萬畝次,農區鼠害發生面積800萬畝次,農田雜草發生面積2245萬畝次,其他病蟲害發生面積1912.77萬畝次,累計防治面積8597.7萬畝次。我區各級植保部門積極開展病蟲監測和綜合防控措施,共計挽回產量損失135.14萬噸。
(一)糧食作物病蟲害總體偏輕發生,產量損失不大
今年全區糧食作物病蟲害總體中度發生,發生面積1414.02萬畝次,接近常年。其中蟲害中度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病害輕發生。
小麥條銹病:今年我區小麥條銹病總體輕度發生,發生面積74.8萬畝,防治面積108.2萬畝次,主要發病區域集中在伊犁州,是近10年來較輕的一年,但重于2000年和2001年。今年我區出現罕見干旱天氣,4~6月降雨明顯少于常年,伊犁、塔城、昌吉、阿克蘇等部分山旱地出現缺水死苗,局部絕收現象。各麥區植保部門積極宣傳,當地政府加大投入,提高了藥劑拌種面積,大大提高了小麥的抗病性;加之農民防治意識的提高,基本做到“早發現,早防治”。今年伊寧縣、于田縣局部麥田發病較早,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菌擴散。小麥其他主要病害:白粉病、全蝕病、赤霉病輕度發生,均輕于常年,發生面積分別為45.1、9.8、4.6萬畝,均少于上年。馬鈴薯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主要在北疆發生,伊犁州發病面積較大。全疆發生面積為8.5萬畝次。小麥蚜蟲:發生面積243.13萬畝,防治面積96.97萬畝次。總體輕發生,局部達中度。小麥葉螨:發生面積45.1萬畝,中度發生,重于上年,主要集中在和田地區和伊犁州。是伊犁州歷年最重的一年。玉米螟:一代玉米螟在我區中度發生,發生面積122萬畝,二代中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04.6萬畝。8月初,尼勒克縣二代幼蟲1-3齡,有蟲田率100%,平均有蟲株率達48%,最高有蟲株率為80-90%。玉米葉螨:發生面積203.46萬畝次。發生期較常年偏早,部分縣市有螨田率達到90%以上,受害株率超過30%。
發生特點:1、蟲害重于病害。今年小麥葉螨、玉米螟等糧食害蟲發生程度重于常年,小麥葉螨發生面積是上年的2倍之多,玉米螟發生面積比上年多近 80萬畝次。2、小麥條銹病等病害發生較上年程度輕,發病時間晚。小麥條銹病在發病的15個縣市中,新源縣、伊寧縣、昌吉市、溫宿縣點片發生,其他發病縣市僅零星發生,發生程度均輕于上年。全年發病面積小,而2007年5月初全區發病面積就達到30萬畝。今年4月9日首先在伊寧縣發現發病苗株,較上年晚一個星期左右,去年最早發現病苗的拜城縣今年春、夏季小麥生長期間沒有發生小麥條銹病。3、小麥白粉病、全蝕病接近常年略偏輕。
(二)棉花蟲害局部暴發,造成較大產量損失
2008年,棉花病蟲害發生面積2432.4萬畝次。其中棉鈴蟲在北疆大暴發,棉蚜、葉螨在全疆范圍內偏重發生,其發生面積之大,為害程度之重為歷史罕見。
棉鈴蟲:北疆棉鈴蟲發生期早于南疆,在北疆的棉花、加工番茄及玉米上偏重發生,局部大暴發,南疆和東疆大部棉區局部偏重發生;其中全疆棉鈴蟲發生面積已超過840萬畝次,達到歷史最高值。其中一代棉鈴蟲發生面積117萬畝,二代發生面積318萬畝,三代發生面積405萬畝,絕收改種面積14萬畝,累計防治面積達1100萬畝次。
發生特點:受今年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和種植業結構調整等綜合因素的影響:1、各代始見期提前。由于4月下旬氣溫回升較快,部分棉區越冬代棉鈴蟲始見期較2007年提前2 —15天;二代棉鈴蟲卵始見期南疆比去年提前4天,東疆比去年提前6天;二代棉鈴蟲成蟲始見期提前。雖然一代幼蟲蟲口密度較去年低,但幼蟲相比齡期略偏大,發育較快,棉鈴蟲一代成蟲始期較常年提前2—7天。2、蛾量偏多。二代蛾量異常偏高,持續期長,出現多次高峰,在北疆博州單燈一晚誘蛾量高達212頭,創誘蛾歷史紀錄;塔城地區沙灣縣誘蛾量較去年偏多2倍。3、卵量偏高。最高點精河縣棉田百株有卵170粒;昌吉市下泉子村棉田平均百株卵量208粒,苘麻平均百株卵量550粒。4、二、三代棉鈴蟲棉田發生危害十分嚴重。世代重疊較嚴重 ,二代殘蟲量高。
棉蚜:棉蚜全疆偏重發生,棉蚜發生面積476萬畝次,比去年增加了73萬畝次。棉蚜來勢比較猛、范圍比較大、數量比較多、危害較為嚴重。發生特點:1、越冬蟲源基數偏高。2、在溫室、室內花卉上棉蚜數量多。3、氣溫較高,有利于適合棉蚜繁殖擴散蔓延。
棉葉螨:隨著棉田滴灌面積的增加,棉葉螨在全疆范圍內偏重發生。棉葉螨發生面積393.62萬畝次,比去年增加了32.62萬畝次,達到歷史最高值。發生特點:1、滴灌棉田面積增加大,田間環境非常適宜棉葉螨發生,發生面積進一步增加。2、果棉間作面積大、食物鏈豐富造成棉葉螨發生較重。3、棉田周圍的雜草上發生期早、蟲量較大。
棉薊馬:全疆中度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68萬畝次。發生特點:棉田棉薊馬已連續4年苗期偏重發生,與拌種和氣候因素關系密切。
(三)農區土蝗發生重于飛蝗,發生偏早,蟲量偏高
2008年農區蝗蟲全年發生面積730.89萬畝次,以意大利蝗、西伯利亞蝗、腥翅蝗、小車蝗等為優勢種群的土蝗在農區中等發生,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伊犁州、博州、昌吉州、烏魯木齊縣、哈密地區、巴州、阿克蘇地區、克州、吐魯番等地為主要發生區,局部中度偏重發生,全年發生面積604.52萬畝次;亞洲飛蝗在農區中等發生,塔城、巴州、昌吉州、吐魯番、哈密地區等地輕度發生,全年發生面積126.37萬畝次。
今年土蝗發生較為嚴重,進入6月份以來,阿勒泰地區農牧交錯地帶蝗蟲密度達到365頭/㎡、600頭/㎡的高密度點片,作物受害嚴重;溫泉縣蝗蟲危害造成233畝油葵毀田重播。由于3月—4月中旬,我區北疆和東疆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給蝗蝻的出土提供了有利條件,致使蝗蟲出土始期早于往年;受4月17日和28日持續強冷空氣影響,蝗蝻孵化出土期從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經歷兩個多月,出土歷期偏長、發育不整齊;進入5、6月,我區大部分地區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偏少,出現了高溫、干旱天氣,使部分草場植被稀疏,草原和農牧交錯地帶食源匱乏,蝗蟲遷入農田較往年偏早,使我區部分地區后期局部中度偏重發生。
(四)草地螟發生時期早,程度重,并出現新發區
2008年我區草地螟發生面積61.6萬畝次,較去年增加40.45萬畝次,其中阿勒泰、和田地區發生程度嚴重,達到了歷史新高,發生面積進一步擴大,給我區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目前草地螟主要在北疆阿勒泰地區的阿勒泰市、布爾津縣、青河縣、富蘊縣、福海縣、哈巴河縣和南疆和田地區的和田縣、和田市、于田縣、皮山縣、墨玉縣、民豐縣、洛浦縣和策勒縣發生,此外今年東疆哈密地區發現有草地螟危害的可能,有待進一步證實。今年阿勒泰地區始發期比2006年、2007年提早發生20天,平均蟲口密度100-150頭/㎡,最高密度350頭/㎡;和田地區7縣1市全部發生,發生面積2.9萬畝,其中棉田發生面積6300畝,豆類、蔬菜等5105畝。農田成蟲始見期為5月5日,幼蟲危害期主要在6月下旬—7月上中旬,蟲齡發育不整齊。農田最高蟲口密度達16頭/㎡(山區平原苜蓿地),平均蟲口密度2.2頭/㎡。山區草場平均蟲口密度78頭/㎡,最高蟲口密度達376頭/㎡。近年來,在草地螟越冬代成蟲盛發期(5月底至6月上旬),阿勒泰地區均出現天氣過程,發生區域普遍降水,較大程度地改善了環境濕度,從而使成蟲的懷卵率、產卵量以及作物的受害面積和程度相應增加。加之,近年來阿勒泰地區種植業結構的調整,飼用玉米、優質豆科牧草和其他經濟作物面積迅速擴大,形成了多種作物交織,生育階段相互交錯的作物布局,給草地螟提供了很好的繁殖場所;再加上草地螟多發生在地廣人稀,農牧交錯,作物品種多樣,監測防治技術力量薄弱,工作設施與設備滯后等區域,這為其種群增長和后期向農田遷移危害提供了有利條件。
(五)園藝作物病蟲害
隨著我區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林果、園藝作物面積不斷擴大,大量的苗木頻繁調入,我區的園藝特色病蟲害呈持續嚴重危害的趨勢。果樹病蟲害:我區果樹病蟲害中度偏重發生,發生面積536.2萬畝次,春尺蠖、介殼蟲、蘋果蠹蛾、果螨、梨木虱、杏毛蟲、葡萄斑葉蟬、白星花金龜、腐爛病等病蟲害危害嚴重,主要在巴州、克州、阿克蘇地區、昌吉州、吐魯番地區發生為害。蔬菜病蟲害:全區中度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04.43萬畝次,蔬菜花斑蟲、蔬菜葉螨、菜蚜普遍發生。瓜類病害:全區中度發生,發生面積260.87萬畝次,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蟲、白粉虱、煙粉虱等病蟲害危害嚴重。
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植物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