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六措施促進化肥行業健康發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產供應,促進化肥行業改革和發展的政策措施。
會議指出,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國內化肥實現了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也存在結構不合理、價格形成機制和經營體制不適應等問題。必須采取綜合配套措施,深化改革,完善調控機制,促進化肥行業穩定健康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會議研究確定了保障化肥生產供應,促進化肥行業穩定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一)積極調整結構。適當控制磷肥、氮肥產能,加強鉀肥資源勘探開發建設,合理有序增加鉀肥生產。(二)加快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肥價格形成機制。適時將所有化肥出廠價格及除鉀肥以外的一般貿易進口化肥港口交貨價格,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取消對化肥生產流通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繼續對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進口鉀肥實行適度價格監管。暫時保留對化肥生產用電、用氣、鐵路運輸價格的優惠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三)完善農資綜合直補調整機制,確保農民種糧收益不因農資價格上漲而下降。(四)推進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允許各類投資者進入化肥流通領域,鼓勵和扶持發展大型化肥流通企業。(五)加強進出口調節,完善化肥儲備調控。今冬明春化肥淡儲量要達到春耕用肥的20%以上。(六)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加大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支持力度,逐步擴大補貼范圍,節約農民支出,減少環境污染。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工作職責,密切協調配合,強化市場監管,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簡評:
正如會議所指出的,“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國內化肥實現了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也存在結構不合理、價格形成機制和經營體制不適應等問題。必須采取綜合配套措施,深化改革,完善調控機制,促進化肥行業穩定健康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此次會議所擬定的六條措施對于化肥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1、針對氮磷肥產能過剩、化肥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會議指出藥適當控制磷肥、氮肥產能,加強鉀肥資源勘探開發建設,合理有序增加鉀肥生產。將有助于逐步化解我國氮磷肥產能過剩、鉀肥不足且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不利局面。
2、會議指出要改革化肥定價機制。“加快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肥價格形成機制。適時將所有化肥出廠價格及除鉀肥以外的一般貿易進口化肥港口交貨價格,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取消對化肥生產流通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繼續對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進口鉀肥實行適度價格監管。暫時保留對化肥生產用電、用氣、鐵路運輸價格的優惠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由于2008年化肥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化肥的市場定價機制已逐步形成。
3、農資直補政策是最大的利好。會議指出,要“完善農資綜合直補調整機制,確保農民種糧收益不因農資價格上漲而下降。”這對于穩定農業生產、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綜合農資直補政策的推出對于穩定和提高農民使用化肥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化肥行業的健康發展。
4、“推進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允許各類投資者進入化肥流通領域,鼓勵和扶持發展大型化肥流通企業。”隨著科技進步,化肥行業存在著生產日趨大型化、集中化,而消費極度分散的特點,流通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也更顯突出,但具體如何落實,避免“一放就亂”、“助漲助跌”的負面效應,仍有待周密安排。
5、“加強進出口調節,完善化肥儲備調控。今冬明春化肥淡儲量要達到春耕用肥的20%以上。”由于國內氮磷肥產能過剩,國際市場已成為消化國內產能的重要市場,從08年的實踐來看,國家為保護國內農業生產,嚴格控制出口,導致國內化肥行業處境艱難,如何處理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及保護國內化肥供應和保護化肥生產企業,仍然是一個難題。目前的淡季儲備制度仍有較大的缺陷,在國內化肥供應過剩、價格大跌、化肥生產企業處境艱難之際,淡季儲備的積極性仍然不好,并沒有起到調節余缺的“蓄水池”作用,下一步中央化肥儲備機制如何落實,也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但需要指出的是,國儲要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就必須要擺脫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化運作模式,擺脫與農民和化肥企業爭利的窠臼,必須與農資直補相結合,唯有如此,才不至于重新回到“淡儲不儲”的老路。
6、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加大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支持力度,逐步擴大補貼范圍,節約農民支出,減少環境污染。此項措施有利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減輕環境污染,為利國利民、功在千秋之舉。
綜合來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六項措施為促進化肥行業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但要真正落實和執行,真正造福化肥企業和廣大農民,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好政策還需細化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