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各種聲音,冷靜審視市場形勢,幾個問題應予以特別關注:持續下滑的煤價是否已經到底?煤炭供應有無變數?如何建立穩定的電煤供應鏈?
煤價下滑是否到底?
2008年,重點合同電煤價格在上年基礎上整體上漲約10%,而市場煤價卻從5月開始“翻著跟頭”往上漲,8月份又開始回落,目前已降至年初水平。
以秦皇島港山西優混煤(發熱量每千克5500大卡以上)平倉價為例,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一條拋物線式的價格“軌跡”:1月7日為525元至535元,5月27日為680元至700元,7月12日為910元至940元,10月27日為840元至860元,進入11月,煤價繼續下滑,最低跌至500元至510元,最近一周則小幅回調至540元至550元。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作為上游產業的煤炭電力行業需求下降,價格下滑,效益受損。
有觀點認為,由于經濟持續萎縮,電力需求銳減,發電企業庫存增加。10月份全國發電量4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對電煤的需求必將減少。從今年底到明年下半年前,電煤供需形勢不會有明顯改變,煤價仍處下調通道,因此煤價尚未到底,這將直接影響明年重點電煤合同的價格走勢。
也有觀點認為,當前煤價已回落至年初水平,下一步將觸底調整,明年煤炭供需形勢將總體平穩,煤價也不可能一直跌下去。近日,秦皇島港口庫存回落至700多萬噸,比最高時下降了100萬噸至200萬噸,煤價出現小幅回調,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市場信號。
煤炭供應有無變數?
與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那輪低迷期不同,當前我國煤炭行業并未重蹈“盲目生產、競相傾銷;產量越大、價格越低”惡性循環的覆轍,而是清醒地提出“緊平衡”的供應思路:“以效以需定銷,以銷以運定產”,通過嚴格控制總量,抑制價格持續下滑。
以“煤老大”山西為例。年中,山西省提出2008年產量最少應該達到6.8億噸到7億噸,才能滿足全國的需求。由于市場形勢的急劇變化,對今年煤炭產量進行了調整,預計為6.6億噸,同比增幅不足5%,出省銷量預計5.4億噸,增幅2%左右。
根據總量控制的原則,山西提出2009年煤炭統計產量調控目標為6.5億噸,比今年又略有降低。山西省煤炭工業局負責人表示,按照轉型、安全、綠色、高效發展和資源、環境相協調發展的要求,煤炭行業不可能再走數量擴張之路,應借機加速推進資源整合、兼并重組,提高產業素質和安全保障水平。
2009年,山西將繼續推進800多個地方小煤礦的關閉實施,涉及產能8000萬噸至9000萬噸;通過兼并重組,到“十五”末全省礦井將由目前的2800多個壓減到1500個以內,按國家規劃,明后兩年,山西將再關閉500余座礦井,涉及產能7000萬噸-8000萬噸。同時,“十一五”后兩年,山西省資源整合礦井建設將全部投產,每年可新增產能5000萬噸左右。
內蒙古、河南、陜西等煤炭主產區,目前也加快了小煤礦整頓步伐,推進大集團戰略。冬季為礦難多發季節,為保障安全生產,山西決定從12月中旬開始,對中小煤礦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停產整頓和安全檢查。
小煤礦安全整頓與整合重組,將成為影響明年煤炭供應的重要因素,加上運輸結構性矛盾、惡劣天氣和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在總體平衡的基礎上,2009年我國煤炭供應仍存變數,不可盲目樂觀。
如何建立穩定的電煤供應鏈?
在11月中旬舉行的山西省內重點電煤銜接會上,與其他一些電廠“簽量不簽價”的做法不同,某大型電廠早早地與省內幾家國有重點煤企簽訂了重點合同,數量比去年增加了100多萬噸,價格每噸也比去年漲了40元至50元。
“我們以前只訂一小部分大礦的煤,80%靠小窯供煤,今年趕上大范圍停產整頓和資源整合,小礦幾乎全部停產,只能到更遠的地方購煤,價高路遠不說,質量也難保證,一天一個價、一車一個價。”這家電廠負責人表示,雖然以現在簽訂的煤價核算,電廠發電仍然要虧損,但確實需要大礦的煤作保障。
山西要求省內電廠不能把電煤供應主要來源壓在地方小煤礦上,小礦煤質量沒保證、供應不穩定,雖有一定價格優勢,但說變就變,不利于電廠的安全穩定生產。電廠要將目光轉向生產、供應和安全均有保障的大礦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礦。2009年,這個省安排大礦的供應量為3844萬噸,比上年度指導方案增加了近千萬噸,已占總量的43%,而原來僅為30%。今后,這一比重還將進一步提高。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變化莫測的市場波動中,“大煤”保“大電”已成共識,而大礦也愿意向電廠這個最重要的用戶增加供應量。其實,煤電互相保障,建立穩定的燃料供應鏈,是政府和相關部門最樂意看到的事情。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長王宏英表示,電煤價格問題要運用市場的手段解決,但作為“唇齒相依”上下游產業,穩定的供應將有利于兩大行業健康運行,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和國家宏觀調控。在煤炭市場出現新變化的情況下,煤電雙方應在重新研判市場的基礎上,將目光放遠,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國家要積極推進實施“煤電一體化”戰略,鼓勵煤電以資本為紐帶,相互參股辦礦、辦電,加快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