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農藥企業除了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困擾,還受到銷售淡季的影響,許多企業產品庫存增加,資金周轉困難,生產經營受到了較大威脅。記者采訪多家農藥企業了解到,在以前并不被農藥企業重視的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如今卻成了他們應對危機的一劑良藥。
據介紹,利民化工是農用殺菌劑的生產企業。該公司代森錳鋅原藥加工原來采用人工轉運、放料、投料,既形成揚塵污染,又造成較大的物料損失。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并與東南大學合作開發裝置,實現了物料全過程封閉輸送,徹底解決了揚塵問題,每年減少產品損失8噸,還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該公司每年都要產生碳酸錳廢渣600噸、代森錳鋅廢渣700噸,過去交廢物中心處置,費用高昂。現在他們將碳酸錳經處理后轉變為生產原料回用于生產合成,將代森錳鋅廢渣干燥后粉碎加工成制劑產品,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 420萬元。同時,他們還在廢水中每年提取硫酸錳500噸,創收140萬元;將原有的氣提脫氨工藝改造為高效蒸發、離心、回收工藝,年可回收硫酸銨 5000噸,獲利230萬元。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產品為有機硅和草甘膦,目前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就是實現了內資源循環。內資源循環包括三部分:第一,草甘膦小循環。公司在生產草甘膦的過程中產生甲醇、鹽酸等副產品,通過回收工藝,可以再作為草甘膦生產原料進行利用。通過這個循環,草甘膦的生產成本可以節約2000元/噸左右。第二,有機硅小循環。在生產有機硅的工藝流程中,主要副產品是甲基三氯硅烷、鹽酸等,公司一方面可以銷售這些副產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于有機硅的生產中,成本可以下降300元/噸左右。第三,草甘膦與有機硅大循環。這是該公司內資源循環的最大優勢。草甘膦生產過程中的氯甲烷可用作有機硅的生產原料,而有機硅生產過程中的鹽酸可用作草甘膦的原料。通過以上三個循環,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農藥企業已經意識到未來的發展將受到資源、環保因素的制約,要想實現長足發展必須進行環保治理和循環經濟改造。但是,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使一些農藥企業的轉型陷入停滯,資金緊張成為困擾他們繼續做大做強的最大障礙。
近日,眾多企業期盼已久的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獲得了國務院批準,并將于2009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允許企業在其銷售稅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含的增值稅,這意味著企業在設備等固定資產投資的成本直接降低了17%。因此,該政策讓急需升級工藝和設備的農藥企業備受鼓舞。如利民化工“以代森錳鋅”三廢回收以及粉體輸送項目為例,公司共投入1250萬元專項治理資金,其中設備投資近1200萬元,如果按照改革后的增值稅辦法,公司就可以抵扣200余萬元。這就意味著今后用同樣的資金可以建設更多的項目。因此,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治理的力度會繼續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