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11月25日發布《中國鉀鹽產業及市場需求真實運行情況藍皮書》,鄭重宣布中國不是貧鉀國,中國的鉀鹽足以滿足中國的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只是對鉀鹽產業科研、探礦、建設投入的不夠。所以鉀鹽生產量暫時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但通過不斷加大對鉀鹽產業開發,中國的鉀鹽滿足國內經濟的需要已為期不遠。
中國并不貧鉀
中國鉀鹽主要產區在青海柴達木盆地、新疆羅布泊鹽湖地區,鉀鹽氯化鉀儲量7.91億噸;四川、貴州、陜西、西藏、云南、甘肅等新發現的鉀鹽板塊預測算為2.3億噸;總計可供開采的鉀鹽資源10.21億噸。
從上世紀90年代,我國加快了鉀鹽發展的步伐,先后實施了青海鹽湖鉀肥、國投羅布泊鉀肥、西臺吉乃爾鹽湖鉀鎂肥工程、馬海湖鹽湖鉀肥工程、四川邛崍鉀礦肥等一系列項目。這些資源基地的開發,將增加國內的鉀鹽供給率,中國有望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增加808萬噸的有效供給量。另外,我國加緊規劃、組織開發貴州、陜西、西藏、云南等新的鉀鹽板塊;組織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到老撾開發鉀鹽。這些國內、國外鉀鹽板塊的開發,將會增加后備鉀鹽資源800萬噸。
目前有青海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業從事礦物鉀鹽開發生產,形成300余萬噸的礦物鉀鹽年生產能力。中國的鉀鹽生產,由于受自然條件限制的原因,每年的3月份開工生產,11月停產,有4個月的時間無產量,生產裝置不能全年生產運轉,這也是減少鉀肥供給量的原因。
明年鉀肥可足需
近年我國鉀肥產量在300萬噸左右,2006年為330.22萬噸、2007年為286萬噸、2008年預計為330萬噸,而年需求量約為700萬噸。鉀鹽的產量暫時不能完全滿足需要,需進口一部分來補充國內的需求。中國從1996年大量開始進口鉀肥,當年進口量為266萬噸(折K2O),2007年已達到597.2萬噸,并形成鉀肥年年進口,進口量也年年遞增的局面。由于消耗量有些是重復計算的,其數據是有誤差的,各年所進口的鉀肥并沒有完全消耗掉,年年都有剩余結轉庫存量。2007年剩余庫存結轉量為500萬噸,2008年總資源量為880萬噸(進口550萬噸+國產330萬噸)需求量為700萬噸,年度剩余資源量為180萬噸,2008年總結轉量為680萬噸(2007年結轉500萬噸+180萬噸)。
由于全球出現金融危機,中國鉀鹽在2008年已大幅減少。2009年在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的影響下,鉀鹽的消耗量將進一步減少,所以2009年需求量預計為660萬噸。2009年總資源量為1080萬噸(2009年預計生產400萬噸+2008年的總結轉庫存量680萬噸),不用進口都能滿足國內生產需求,而且還能結余420萬噸。
海外壟斷待打破
近年在國際鉀鹽巨頭的壟斷下,加之經濟過熱,導致鉀鹽消耗增加,價格也上漲到最高峰,國際市場達到每噸1000美元,國內市場達到每噸5100元,這是不正常的。
中國的鉀鹽產業,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首要任務就是發展自己的鉀鹽產業,增加科研、探礦、建設的力度,有效增加供給量。同時,引導合理節約利用鉀鹽的資源,比如,發展利用鉀長石、明礬石等難溶性鉀源,實施海水提鉀的開發以增加資源量,開發釋放土壤含鉀技術的利用,在農業上實行秸稈還田,因為秸稈中含7%~10%的鉀,可增加有機肥的補充。通過國內鉀肥生產基地和境外建廠結合,使近中期的鉀肥進口依存度降到50%,到中遠期降到30%左右,從而形成國內生產、境外生產和國際進口達到1∶1∶1的格局,即各占三分之一格局。
根據中國的鉀鹽發展規劃,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中國鉀肥資源完全可能自給自足。因此,中國應該積極爭取話語權,參與國際鉀鹽行業的競爭,不能讓國際鉀鹽寡頭壟斷中國的鉀鹽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