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中國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十年媒體報告


農資網 2008年10月10日 09:44 來源:中華合作時報 【

200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這是全面改變中國世界形象的三十年,這是讓億萬中國人物質與精神開始富有的三十年。就在這不同尋常的2008年,中國農資行業迎來了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十周年,一個值得所有中國農資人銘記并慶祝的光榮時刻。

  1998年11月,當農資行業冰河解凍的那一刻,我們期待著這個行業能夠在改革的洪流中獲得新生與繁榮,在十年的風雨歲月中,中國農資人沉著適應、大膽創新、銳意前行,用誠信、用責任、用對于農資行業執著的深情,在中國大地上留下奮斗的足跡。

  1998年6月,《中華合作時報·農資專刊》在改革前夕應運而生。十年人和事,十年得與失,我們在一張張新聞紙鋪起的舞臺上記錄下行業的悲壯與輝煌。改革十年,我們一路同行。作為中國農資行業成長的見證者和推動者,我們感受到了改革大潮在農資行業激起的壯美浪花。

  十年,中國農資行業在改革中傲然崛起,十年,中國農資人沿著歷史的足跡向未來追尋。

  今天,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起打開這部中國農資行業的歷史畫卷。

♦ 歷  程

  開 篇:39號文件

  1998年11月19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國發〈1998〉39號)。

  這份被稱為“39號文件”的改革通知,在隨后的十年里對化肥行業乃至整個農資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農資行業變革的十年里,從化肥生產企業到省級農資流通企業,再到基層經銷商,都迎來各自不同的命運。

  “39號文件”的主要精神是打破原有的供銷社系統對于化肥的統購統銷,形成以生產企業、供銷社系統和農業“三站”共同組成的農資流通新格局,業內稱此為“三駕馬車”。這次流通體制的改革,對于農資行業生活在計劃經濟溫水中的人們來說,只有變革,沒有退路。

  1998年6月26日,作為農資行業第一份專業媒體, 《中華合作時報·農資專刊》創刊,在后來的10年中,《農資專刊》成長為廣受業內認可的代言人。

  

  黎 明:烽火漫天

  1997年,甚至更早,在這場改革來臨之前,全國各地已經出現了農資行業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激烈的“內部斗爭”,有些地方的矛盾甚至已經激化。

  1998年前后,農資行業硝煙四起。遼河化肥廠與遼寧省農資公司從合作伙伴走向競爭對手,昔日玉帛化為干戈;銀川化肥廠因為“虧本大甩賣”與賀蘭縣政府發生對峙,在賀蘭山下掀起軒然大波;青海省海東地區八個縣農資公司脫離省公司,一場“獨立”運動打破了原來的“魚水關系”……農資行業內部矛盾的大面積爆發加快了行業改革的步伐,改革已經箭在弦上。

  1998年7月,就在行業改革山雨欲來的當口,由本報召集的“化肥流通體制改革政策與發展研討會” 在北京舉行,會議現場氣氛熱烈。有人在會上呼吁:行業改革必須要走廠商聯合的道路。

  1999年6月,湖北省公安縣農資公司因資不抵債,宣布破產,成為中國農資行業第一家破產的縣市級農資公司。這一事件成為農資行業破產悲劇的序幕,隨后一些地市級農資公司,甚至省級農資公司先后在改革的洪流中退出大眾視野。

  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白立忱在公開場合上大聲疾呼:供銷社農資公司要背水一戰。

  行業改革在漫天烽火中進入不破不立的轉折時代。

  

  涅 槃:體制決定命運

  在十年改革中,體制改革是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本質性改革,體制改革的巨大力量最終推動了農資流通企業的涅磐重生。在農資系統尤其是供銷社農資系統,從省級農資公司到地市級農資公司,乃至縣級農資公司“一系列創造性的體制改革探索”,為農資流通企業的穩健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998年12月,廣東一位基層農資經銷商鄭楚東在媒體上呼吁:改革要從體制開刀。這是來自農資行業深處的一聲吶喊,這也傳達出農資行業體制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

  改革十年來,黑龍江省供銷社農資系統抓住地域優勢,展開了大刀闊斧的體制改革,通過一系列大膽實踐,逐漸形成了“立足龍江,鞏固東北,輻射全國”的穩健格局,實現了省社下屬的兩家農資公司比翼齊飛,在中國農資行業探索出一種廣受關注的“兩豐模式”。倍豐集團在黑龍江省內精耕細作,慶豐集團在東三省穩健拓展。倍豐至今已形成了遍布全省的營銷網絡,在黑龍江省市場占有率達到60%左右,慶豐公司以及其骨干經銷商在東三省市場份額已經占到40%以上。兩家兄弟企業各具優勢,而又優勢互補,從而實現了供銷社農資系統在行業中的主渠道地位。

  體制的改變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方向和活力,只有體制不斷改革創新,企業發展的方向才會更加明確,企業內在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釋放。山東農資、湖北農資、江蘇蘇農、安徽輝隆、四川農資,在開放辦社的指導思想下,供銷社農資系統進行了一場體制變革。

  體制決定命運,在體制改革的潮流中,一批農資流通企業獲得了新生。

  

  進 軍:農資連鎖

  十年改革,中國農資行業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經營發展模式,就是農資連鎖。

  2000年,北京金色谷公司依托中華合作時報的媒體平臺,提出了在農村建立以農資銷售為主的連鎖經營店的構想,開啟農資連鎖先河;其后,中農集團開始了將供銷社網點“升級”為農資小超市的改革實踐;“非典”期間,中化化肥在山東蒼山縣大爐鄉的第一家化肥專營店開張,宣告中國農資生產的“龍頭老大”也瞄準了連鎖經營。

  農資連鎖經營既滿足了政府部門規范農資市場的迫切需求,又滿足了優勢流通企業做大做強做規范的愿景。自金色谷開始,從中農到中化,再到倍豐、蘇農、輝隆、九禾、惠多利、邦力達,以及福建浩倫、陜西亨通等,各種力量排山倒海,一起匯成了農資連鎖的大合唱。濫觴于農資小店的連鎖經營,如今已徹底改變了中國農資經營的面貌,還必將推動這場改革走向更加深入、更加徹底。

  農資連鎖在中國才走過短短10年的歷程,我們不能忘記“德農” 連鎖轟然倒地的巨大震動與行業悲情;我們不能忽視農資連鎖本身亟待完善的諸多因素。

  農資連鎖是農資零售業的一個革命性方向,農資連鎖必將成為農資零售的主渠道。事實證明,農資連鎖已經成為農資流通崛起的重要載體,經歷了十年的開拓求索,中國農資人正在向農資連鎖的更高境界大踏步進軍。

  

  融 合:入  世

  2006年12月11日,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開放化肥批發零售市場,這是繼2004年中國的農藥和農膜市場分銷對外商投資企業開放后的再一次開放。被許多人稱之為狼的新生力量終于來了。

  同年10月24日,商務部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北京共同舉辦了“中國對外開放化肥市場的機遇與挑戰高層研討會”,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明確指出:履行承諾,擴大開放。而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常務副主任周聲濤更是亮明觀點:我們不怕競爭,我們歡迎競爭。

  經濟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轉,國際資本在洶涌大潮的裹挾下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中國農資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國際舞臺,內外資企業在資本、技術、營銷等層面的交流與合作是大勢所趨。其他領域內外資融合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外資進入將會更快地推動中國農資產業的整合,進而提高農資行業的整體水平,讓大家在合作競爭的過程中實現共同發展。

  農資入世將近兩年,我們并沒有看見“洪水猛獸”,而美盛、運安、瑞士金健等一批老牌外資的穩健運作卻給中國企業帶來不少成功經驗。

  以開放的懷抱,以學習的心態迎接所有新生力量的到來,這是每一個自信的中國農資人應有的心態。


--------------------------------------------------------------------------------

♦ 亮  點

  亮 點1:中流砥柱

  盤點十年,中國農資亮點頻現。在中農、中化領跑行業的大背景下,一批省級農資流通企業以及一批區域農資企業逐漸成長為行業的中流砥柱,從而成為十年改革的重要亮點。

  浙江農資集團是改革十年成功的一個范本。1996年,四十出頭的鄭軍進入浙江農資集團,迎接他的是企業改革的壓力。在經歷了激烈的大討論之后,浙農的一系列改革逐漸推開。在推進企業改制時,公司先在非化肥部門進行員工持股創業試點,把業務部改為員工持股的有限責任公司,鼓勵員工在企業體制內創業。到2003年,通過六年的努力,集團各經營部門和外地分子公司相繼改制,形成了18個由集團控股的子公司。浙農的多元化發展也是企業改革的重要亮點。公司先后進入的行業包括塑料、汽車、外貿、房地產、再生、醫藥、石油、煤炭、家電、糧油等眾多領域。在逐步熟悉的基礎上,公司先后選定了五大主業板塊和一個適度發展行業。

  從“部門試驗田”到集團整體改制,從員工創業到多元化崛起,浙農集團的企業改革之路為許多農資企業提供了經驗也帶來了希望。

  在膠東半島, “煙臺農資圈”的集體崛起,“煙臺農資現象”的形成,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產業的精神,一座城市的靈魂。煙農、五洲豐、眾德、豐農……“森林效應”讓煙臺所有的農資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煙臺農資企業枝葉相連,攜手并肩,共生共榮,實現了區域農資的集體崛起。

  

  亮 點2:化肥淡儲

  在市場化不斷加深的改革路上,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也相伴而行。誠然,一些政策因為與市場規律的不完全適應并未收到預期效果,但是大多政策還是得到了行業與市場的認可。化肥淡儲政策就是諸多產業政策中的一大亮點。

  自從2004年國家化肥淡儲建立以來,儲備量逐年加大,儲備政策逐年完善,同時,在國家淡儲的推動下,各地的省級以及地區化肥淡儲也逐年加大。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淡儲政策對于我國化肥市場供應以及化肥價格起到了良好的調控作用。

  在近幾年化肥淡儲過程中,各承儲企業積極參與,履行責任,順利完成淡儲任務,有力保障了各地農業生產。作為農資流通主渠道,供銷社系統農資企業承擔了化肥淡儲的重要角色。

  

  亮 點3:大整合

  改革所產生巨大的能量讓農資行業發生深層巨變,從生產到流通,從流通到生產,一場大整合悄然發生。

  從中農、中化、中海油到云天化、宜化,再到浙農、浩淪,不同重量級的企業都在因為同一個產業鏈的目標開始擴張整合。事實證明,農資產業的最終強大需要一場大整合來形成新的秩序。

  十年成長過程中,中農集團與中化集團的崛起值得關注。中農集團作為供銷社系統企業,在十年改革發展中擔當了農資流通主渠道的重要角色,企業遍布全國的網絡支撐起了其逐年攀升的經營量,近年來與一些省級流通企業的戰略合作更為其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在資源上適度介入也為其長遠發展建立有力保障。十年時間,中化化肥從一個幾十人的團隊發展到上千人,近年來,“中化擴張”為其控制化肥資源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化化肥在香港上市更是為企業發展融資帶來機遇,同時,中化流通網絡建設腳步正在加快,從資源到資本再到網絡,中化的產業鏈戰略全面推進,這為中化的穩健成長鋪平道路。

  在產業大整合的潮流中,中農中化成為十年行業改革的最大贏家,兩家龍頭企業各展所長的發展思路不僅推進了各自企業的成長,也為整個中國農資行業的全面崛起奠定根基。


--------------------------------------------------------------------------------

♦ 收  獲

  收 獲1:生產:改天換地

  十年化肥流通改革是一場渠道的改革,而渠道的改革加速了上游生產源頭的改天換地。

  盤點十年,我國農業生產用肥每年以5%的速度遞增,而化肥生產每年以8%-9%的速度遞增,基本與農業生產的需求保持同步,化肥市場在缺失了政府指令性計劃后不但沒有出現短缺,更沒有發生“肥荒”,基本上實現了化肥市場供應的平穩發展。

  目前,我國化肥年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1/3,表觀消費量約占世界總量的35%,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從氮肥、磷肥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中國化肥工業關鍵的跨越期就在這改革的十年。

  貴州甕福、安徽六國、中阿公司、湖北洋豐、魯西化工、山西豐喜、鹽湖鉀肥等一批中國化肥產業的中堅力量迅速崛起,全面將產業改革發展推向縱深。

  與此同時,一批中小企業也在市場大潮中應運而生,他們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準確定位,求新求變,用自身發展證實了作為行業一分子的重要意義。一些新興肥料企業的誕生與崛起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力量。以煙臺五洲豐、成都玖源為代表的BB肥產業,以山東金正大為代表的緩控釋肥產業……都已經進入了行業發展的新時期。

  生產繁榮的背后是中國農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而生產繁榮直接推動的就是農資流通的改革與成長。

  

  收 獲2:流通:百花競放

  十年改革是中國農資流通市場化加速形成的重要時期。十年來,中國農資流通領域改天換地,以供銷社農資企業為龍頭的各種形式、各種體制的農資流通企業悄然崛起,農資流通行業顯現出巨大的活力和生機,經營主體、經營渠道、經營模式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無論從產業縱向發展還是在與其他產業的橫向聯合上,農資流通產業都已是“百花競放”。

  在農資流通的大舞臺上,以四川農資、開元集團為主體的盆地效應,吉林省農資、湖北省農資、遼寧省農資的絕地反擊,還有江蘇蘇農、新疆農資……在農資流通的大舞臺上,供銷社農資企業憑借自身的實力,終于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主渠道。目前,已經全面鋪開的“新網工程”再次為供銷社農資流通企業發展提速,在市場化大潮中,供銷社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供銷社農資流通企業崛起的同時,一些新興力量的異軍突起也成為十年化肥流通體制的最大亮點。“南有九禾,北有錦禾”,生產企業也開始在農資流通領域生根開花;四川開元、福建浩倫等社會資本的介入,也為農資行業增添了活力。

  在改革進程中,一批省級農資流通企業全面崛起,而遍及全國的區域農資流通企業以及星羅棋布的基層農資經銷商,也從改革中不斷學習和進步,在市場競爭中開拓出企業成長的新天地。

  十年流通巨變,展現給我們的不僅是新格局、新氣象,更為中國農資人帶來新的希望。


--------------------------------------------------------------------------------

♦ 結束語

  回望十年改革路,從化肥工業的全面崛起到農資流通的迅速成長,再到農資產業對于農業發展的巨大貢獻,行業改革帶來的活力與動力顯而易見。改革給了中國農資人發展的“通行證”,同時,一些科學有效的配套政策也將改革思路進一步落實。行動永遠大于理論,這十年改革,是農資行業從理論向實踐過渡的十年,更是農資企業從實踐向目標挺進的十年。

  十年改革只是行業成長漫長道路的一段,未來行業的成長依然期待新的改革。

  化肥行業 “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國家將培育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肥料產業集團。到2010年,爭取達到20家大型企業集團控制全國50%化肥產量的集中度,并形成2~3家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大型企業集團。同時, “十一五” 規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將培育10家年銷售額在100億元以上的大型農資流通經營企業,進一步提高農資企業的經營規模和市場競爭力。

  可以預見,未來的中國農資行業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與整合時代,這也將是一個新農資英雄誕生的時代。面向即將出發的未來,我們期待著更新更深更宏大的行業改革與中國改革大潮一起到來。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