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草甘膦這樣一個專業詞匯成為A股市場上最熱門的詞語之一。自2007年年中起,草甘膦價格從3萬元起飛,直至今年4月份一度高達10萬元/噸。而同期主要生產企業華星化工(13.05,-0.51,-3.76%,吧)、新安股份(26.91,-1.07,-3.82%,吧)、揚農化工(19.38,-0.62,-3.10%,吧)等股價無不翻番。而4月份以來草甘膦價格一路下行,目前價格已跌至6.5萬元/噸,一些小廠的價格甚至跌至5.5萬元/噸。
供需矛盾突出
草甘膦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滅生性除草劑,使用已逾25年。近年來,由于抗草甘膦的轉基因農作物大規模推廣,草甘膦的市場需求迅速增長,不斷替代其他類的除草劑,已連續多年占據世界農藥銷售的首位。
正是這樣一種常規農藥產品,去年上半年銷售均價約為3.36萬元/噸,今年上半年卻躍升到約8.21萬元/噸。
根據2007年底美國出臺的能源法修正案的新能源規劃目標,需要種植大量轉基因作物,而國外對環保立法的要求提高,則促使大量產業向中國轉移。國際原油價格去年以來不斷走高,也刺激了生物能源的投資熱情。隨著未來農作物尤其是轉基因類農作物耕作面積的上升,將不斷推升對草甘膦這種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需求。2006年全球的草甘膦需求量為53萬噸,市場預測,到2010年需求量將為100萬噸,需求增長率將在15%以上。
在不斷上升的需求之下,草甘膦的產能卻并沒有跟上擴大的步伐,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產企業孟山都甚至在2006年關閉了一條年產10萬噸的草甘膦生產線。
加上國外產能,估計2007年全球草甘膦有效產能約57萬噸,08年全國草甘膦產能預計新增14萬噸,占全球產能的24%。
“全球60%以上的草甘膦產自中國。”光大證券研究員張力揚說。2006年,我國草甘膦產量接近20萬噸,2007年底產能為38.2萬噸,2008年很快將再增加14萬噸左右,其中大多數在下半年投產。
2008年2月,巴西自2003年2月對中國產草甘膦實施了5年35.8%高額反傾銷稅率到期,將稅率降至11.7%,7月又再次下調至2.9%,有效期為自2008年2月起一年。這充分反映出作為轉基因作物種植大國的巴西,以及全球對于中國產草甘膦的高度依賴。
供需失衡之下,草甘膦價格從3萬元一路飆升到超過10萬元。
產能集中擴張
但好景不長,今年4月起草甘膦價格就開始大幅回落,目前市場價最低已經達到6.5萬元/噸,較最高價回落了35%。
“國外處于需求淡季以及國內產能擴張是近期草甘膦價格回落的主要原因。”張力揚說。
由于草甘膦行業利潤大幅上漲,吸引眾多公司紛至沓來,大小企業都紛紛上馬草甘膦項目,2007年至今國內的產能增加了7-10萬噸/年。國內農藥類上市公司幾乎都有草甘膦項目擴產的規劃,大量產能集中上馬。
華星化工年產1萬噸的草甘膦項目去年4月上旬竣工投產,產能由0.5萬噸上升到1.5萬噸,并將與阿根廷阿丹挪公司合建4萬噸雙甘膦項目;新安股份江南廠二期2.5萬噸草甘膦一季度已投產;江山股份(13.20,-0.36,-2.65%,吧)目前產能為2.4萬噸,今年9月擴大到4.5萬噸,預計2009年可達約8萬噸。
連一度關停了10萬噸產能的孟山都今年4月也宣布,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投資1.96億美元,擴建工程預計于2009年底至2010年初完成,屆時孟山都的產能將提高20%,約4萬噸/年。
對此長江證券(11.52,-1.10,-8.72%,吧)研究員徐斌解釋道,孟山都并非專做草甘膦,主要產品是轉基因種子,以前該產品的毛利率比草甘膦項目要高。因為在國外對環保要求較高,生產成本也較高。沒有料到草甘膦價格飛漲,又轉回頭擴大產能。
但張力揚指出,中國擴產草甘膦有成本優勢和原料優勢。孟山都的投資成本為0.49億美元/萬噸,遠高于國內平均1.3億元/萬噸左右的水平。
產能擴張的逐步釋放導致草甘膦供不應求的局面得到緩解,價格大幅回落。目前草甘膦的市場價最低已經達到6.5萬元/噸,較最高價回落了35%。而未來還將有10-15萬噸/年的新增產能陸續投產,草甘膦價格還將繼續下滑。
“暴利時代已經終結了,這個行業維持20%的毛利率是比較正常的。”徐斌說。而草甘膦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新安股份上半年的毛利率高達45.4%。
洗牌不可避免
“還需要經過半年至一年的洗牌,將小生產商洗掉。”徐斌說。目前國內有一半以上的產能是來自小生產商。
國泰君安研究員任靜指出,草甘膦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是因為進入的工藝技術壁壘不高,但其后續的三廢處理問題則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其較為嚴重的污染問題將會在國家新環保政策推行中更加突出,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會使得盲目上馬的中小廠商受到排擠,草甘膦產業無序化的狀態不可能長久。
徐斌指出,現在雖然價格急跌,但幾個大廠的訂單價格都不錯,新安股份前期的訂單已經鎖定了價格,大約為7-8萬元,而且原材料甘氨酸的價格近期回落,生產成本已經降低,雖然毛利率下降,但也屬正常狀態。新產能開始釋放,一些小廠可能因環保、成本、銷售等問題關停。
除了環保問題,小生產商在出口方面沒有政策優勢和價格談判優勢。草甘膦絕大部分用于出口,但海關限制嚴格,環保審批手續復雜,國外的大型制劑廠因為工藝控制成本和產品質量穩定,也傾向于選擇大型生產商和穩定的合作伙伴。因此不少小企業只能將產品賣給幾大主要出口企業,利潤進一步壓縮。
不過,業內對于草甘膦的市場前景仍非常看好,景氣度持續下去不成問題,從長期看,掌握技術、成本和環保優勢的少數企業將獲取行業絕大多數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