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供應日益緊張
傳統的合成氨裝置采用固定床造氣技術,所用原料為無煙塊煤或焦炭,電石和焦化生產所用原料則以肥煤為主。無論肥煤還是
巨大的需求與有限的資源形成反差,使我國肥煤與無煙煤供需矛盾日漸突出。又由于這兩個煤種產地集中,用戶分散,而我國鐵路運力又十分有限,加劇了供需矛盾。目前,不少地方的化肥企業無煤可用,焦化企業無煤可焦。隨著需求量的進一步放大和資源量的減少,傳統煤化工產業今后面臨的原料供應問題將愈發突出,甚至會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和產業的持續發展。
新型煤化工形成沖擊
新型煤化工指以先進煤氣化技術為龍頭發展起來的煤化工產業,包括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烴以及煤制合成氨等。與傳統煤化工產業相比,新型煤化工裝置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環境友好、原料來源廣泛、產品附加值高。以合成氨為例,傳統煤化工技術比新型煤化工技術的合成氨綜合成本高出700元/噸,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地位不言而喻。
再拿傳統煤化工另外兩個產品電石、焦炭,與新型煤化工的代表產品甲醇相比,雖然供應偏緊引發電石、焦炭價格飆升,但受原料漲價及成本增加影響,其利潤大多在300元/噸以內。而以煙煤為原料的新型煤化工造氣技術制取甲醇,其完全成本約2000元/噸,今年以來的甲醇出廠價最低也在2700元/噸(目前已達3300元/噸),利潤在700元/噸以上。如果再延長甲醇產業鏈,生產二甲醚、醋酸、甲醛等產品,則利潤會更高。
雖然新型煤化工產業不會與傳統煤化工爭奪日益緊缺的肥煤和無煙煤,但其對劣質煤的大量需求推動了煤炭價格的全面上揚,無疑支持并推動優質煤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抬高了傳統煤化工產業的成本,使其競爭劣勢更加明顯。節能減排壓力陡增 在國家發改委確定的8個高耗能產業中,傳統煤化工的電石、焦化位列其中;在石油化工行業確定的5大高耗能產業中,同樣有焦化、電石以及合成氨。隨著我國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節能減排:正作的推進,焦化、電石、合成氨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2004年以來,國家產業政策已經發生了改變,對電石、焦化產業的發展進行嚴格限制。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外部環境對電石、焦化產業發展的制約會愈發明顯,企業的安全環保及節能減排的投入會越來越大,成本陡增,利潤空間愈來愈小。2005年以來,已累計有8000萬噸焦化和200萬噸電石產能因能耗高、污染嚴重而被淘汰。在全國400余家小氮肥企業中,受原料供應、成本激增以及安全環保和節能減排壓力加大而改產或停產的企業也超過了200家。
可以預期,隨著更多新型、大型、先進化肥裝置的相繼建成投產,以無煙煤為原料的傳統合成氨裝置將逐步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內燃式電石爐和規模小于60萬噸/年的焦化企業,也將在2010年前被徹底“掃地出門”。傳統煤化工產業正面臨“大換血”和前所未有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