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苗病情
2007年全國冬小麥秋播藥劑拌種面積大,大部麥區適期晚播,加之條銹病主要發病區秋季持續陰雨、低溫,導致小麥生長緩慢、苗齡小,適宜條銹病侵染時間明顯縮短,大部麥區條銹病秋苗發病晚、病情輕。截止2007年12月初,甘肅、寧夏、新疆、陜西、云南、四川、貴州等7省(區)秋苗見病。其中,甘肅、寧夏和云南發病較為普遍,發病面積分別為234萬畝、125.4萬畝和86.6萬畝;新疆伊犁、阿克蘇,四川西北部的綿陽、廣元、阿壩和遂寧,貴州西部畢節,陜西關中西部和中西部等地見單片病葉和少量發病中心。
二、冬季發病動態
入冬后,云南、四川、貴州、陜南、鄂北、豫南等地小麥常年仍能緩慢或正常生長,條銹病菌不斷再侵染,為我國重要的冬繁區。2008年1月中旬以前,云南、四川等地條銹病擴展較快;但貴州、湖北、陜西等地的干旱氣候對病情擴展起到一定抑制作用,貴州發病面積較去年同期減少,陜西漢中、湖北襄樊、河南安陽僅見零星病葉。1月中旬以后,貴州、湖北、河南、陜西等省出現了近30年來罕見的持續雨雪冰凍天氣,近20天氣溫在0℃以下,對小麥生長和條銹病侵染不利。目前陜南、鄂北等冬繁區由于積雪覆蓋,氣溫偏低,條銹病處于潛伏狀態,病情尚未擴展,在未受低溫凍害的云南、四川等地,病情仍在發展。
至1月25日調查統計,云南省條銹病發生126.3萬畝(比去年同期少17.7萬畝),平均病田率14.5%、平均病葉率15.4%;病情總體為中等偏重發生,與去年相當,是2002年以來發生較重的一年。主要在保山、玉溪、德宏、普洱等市(州)發生,早播地小麥發病嚴重。貴州西南部的畢節、六盤水和黔西南有10余個縣(市)發病,發病面積約70萬畝(比去年同期少50萬畝);病情多處于單片病葉或發病中心階段,程度略輕于去年同期。四川已在西北部、中部和攀西的17個市(州)的61個縣(區)見病,發生面積26萬畝,病情處于點片發生階段,平均病田率7.3%,平均病葉率4.1%,總體發生重于去年和常年同期。
甘肅、寧夏、新疆等西北高海拔地區為條銹病菌非越冬區,入冬后大部發病麥葉枯死;低海拔地區有少量菌源可越冬。入冬后,寧夏未發現有越冬的條銹病葉。1月10日后,甘肅出現了持續低溫陰雪天氣,降雪時間長、范圍廣、雪量大,有利于條銹病菌在尚未枯死的麥苗上潛伏越冬。
三、春季發生趨勢預測
當前天氣情況表明,西南、西北、江漢和江淮流域降水(雪)偏多,部分地區積雪覆蓋較厚,土壤墑情優良,有利于條銹病菌潛伏越冬和春季擴展。據國家氣候中心2008年長期氣候預測,春季氣溫除貴州比常年同期稍偏低外,我國大部麥區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春季降水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東部、陜西北部、山西大部、新疆西北部等地較常年同期偏多,將有利于條銹病在以上西南和西北麥區的擴散和流行。
根據秋苗和當前病情分析,今年小麥條銹病已具備中等或以上程度流行的菌源,結合各地小麥品種抗病性、當前和未來長期天氣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08年小麥條銹病在四川西北部和中部及攀西地區、云南中部、貴州西部、陜西南部、甘肅隴南和天水及中部晚熟麥區呈偏重(4級)流行態勢,重慶、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南部、陜西關中西部、甘肅隴東、寧夏南部、青海東部、新疆北部等麥區有中度(3級)流行的威脅,魯西南、冀南、晉南等黃淮海麥區有偏輕(2級)發生的可能。
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害測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