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化肥漲價勢不可當。按常理推斷,化肥漲價苦了農民,愁了政府,而化肥企業肯定大喜過望。實則不然,化肥企業對這種離譜的價格波動深惡痛絕,也盼肥價能降一點、穩一點。
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化肥市場已經不是早些年那樣的賣方市場,化肥的漲價完全是由原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引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化肥價格被動上漲實際上是一個攤薄甚至剝光生產企業利潤的過程。首先,石油價格一直處于高價位,元旦過后,國際油價每桶突破了100美元。其次,硫磺價格一反常態,從去年初的每噸80美元上漲到現在的500多美元。另外,煤炭價格也一直處于高位,達每噸850元。化肥原料價格全面失守,造成化肥漲價不可遏制。而化肥產品的漲價總要考慮到農民的接受能力,因而大部分化肥企業并未從這一片漲聲中撈到什么好處。
有報道稱,今年,在煤、電、油、運、氣及勞動力成本進一步上漲的推動下,化肥企業生產成本仍將剛性增加,預計尿素成本將增加100~120元/噸,達1600~1720元/噸。而在硫磺價格的推動下,國內磷肥企業的產品價格也將進一步上揚。看來,雖然農民、政府、企業哪一方都希望化肥不漲價,但不管從國際、國內,還是從原料、利潤的角度看,價格上漲的趨勢一時還難以發生逆轉。
前一階段,國內豬肉、食用油價格上漲都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而事實上,化肥等農資產品價格的上漲帶來的震動會更大。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化肥的漲價必然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量的農業補貼似乎都讓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的漲價給擠占去了,這已經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
那么,在這樣的現實下,國家完全有可能取消對化肥的各項優惠政策,放開化肥價格而變為直補農民。化肥生產企業在不情愿地漲價的同時,必將接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強者注定更強,而弱者將難逃被清除出局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