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這一年,因為化肥價格的迅猛增長和出口的劇增,被業內人士稱為“化肥行業的癲狂之年”。波瀾不止化肥市場留給了行業2007化肥市場之最,復合肥:成本壓力之最;磷酸二銨、一銨:出口增長速度之最;鉀肥:資源最緊缺;硫磺:價格上漲幅度最大;尿素:價格最無常;出口關稅:歷年最高。這一年,雖然原材料價格上漲給很多企業帶來了生存的壓力,帶來了挑戰。但是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受國際市場的影響,這一年,對于農資行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人們在回顧2007年農資市場之時,也對2008年的市場進行著深刻的思考。
我國資源短缺的現狀在短期內不能扭轉,鉀肥受制于人,硫磺產量微弱,我國化肥價格將會在一定時期內受原材料緊缺的制約而居高不下。
在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下,化肥價格將理性回歸,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緩解國內化肥價格過高的局勢,從而保護農民的利益。但是,2008年,如果產能持續增長,出口受限、原材料成本降不下來,企業將面臨更加艱難的競爭局面,如果國家沒有其他輔助的手段,企業競爭難度增大,將會重新使企業陷入國內價格之爭的惡性循環之中。2008年乃至今后兩三年,磷肥行業將進入步步艱難的境地。
在中國的國情環境下,也許貼近農民才是生存的根本。同時這也對國家提出新的課題,如何保證國內化肥的供應和化肥價格的穩定,如何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相關政策出臺后將怎樣控制連鎖反應?
資源短缺與價格上漲致化肥市場
旺季不旺 淡季飛漲
2007年,受資源短缺的制約,國內化肥價格的波動成為最牽引人們神經的事情。受煤、電等上游產品價格的上升和國家惠農政策的影響,化肥價格普遍規律性上升,尤其是從10月份開始,化肥價格表現出令人吃驚的迅猛增長勢頭。
尿素一直以來作為化肥價格的方向標,影響著其他化肥品種的價格。但是2007年尿素價格卻脫離了往年“淡降旺漲”的規律性表現,“旺季慘淡、淡季飛漲”。2007年春天,經過“冬寒”之后的尿素終于嗅到一點“春天”的味道,從2006年底接近成本價的1500元/噸,上升到1600元/噸左右。但價格并沒有給人們持續的喜悅,在吊起農資人一點點希望之后,尿素便開始橫盤整理。到七八月份用肥旺季時,尿素市場陷入“悲慘的世界”,價格整體下滑,在1400元/噸的成本邊緣徘徊,后市一片迷茫。市場恐慌之余,掀起一場“賠錢賣尿素”的風潮。然而10月以后,本該進入淡季的尿素卻一反常態,奇跡反彈,在國際尿素高位價格的刺激下持續逆市上揚。至12月,尿素價格升至1900元左右,相比11月份時價格,平均每星期漲100元,市場甚至一度 “價高貨空”,給市場帶來一定恐慌。
由于受硫磺價格上漲的影響,2007年磷銨價格也一路高歌,年初之時,磷銨價格2300元/噸;進入四月份,64%含量的二銨價格出廠價格已在2500—2600元/噸左右;七八月份時,由于政府取消了磷酸二銨等產品出口退稅,控制資源性產品出口和惠農政策的實行,使得國內磷酸二銨市場價格未能隨國際市場價格同步上升,同時由于原料硫酸的漲價,導致成本提升,利潤縮水,磷肥產業面臨生存困境。雖然國際磷肥價格猛漲帶動國內磷肥價格的上升,市場價格升至2800—2900元/噸左右,但售價受農民購買力影響及政府宏觀調控,價格漲幅仍低于成本升幅,同時受復合肥發展形勢的沖擊,國內銷售產量也不甚樂觀,全行業面臨虧損。造成“誰在國內賣得多,誰就賠得多”和“賣得熱鬧,卻不賺錢”的現象。適逢國際市場磷肥需求增長,進入10月份后,硫磺價格的大幅上漲帶動磷肥價格大幅上漲。企業帶稅出口仍有“不菲”利潤,這為面臨困境的磷肥企業找到一個發展出口。磷肥企業出口勢頭猛增,一時造成國內資源緊缺,市場價格的高漲;11月下旬,國產磷酸二銨出廠價高達3200元/噸,目前,部分磷肥企業磷酸二銨出廠報價已達每噸3500~3600元,比上半年上升1000元左右,人們開始擔心肥價上漲過快可能會影響明年春耕。
2007年,國家對磷酸二銨征收出口關稅并沒有能抑制磷銨二銨的出口數量,價格仍然有升無降。相反,企業將視線轉移到沒有任何稅收制約的磷酸一銨上,磷酸一銨的出口勢頭短期猛增,至年末,價格也從八月份1900元/噸左右升至3600元/噸。這加劇了國內資源的緊張,調控失誤,磷酸一銨的稅收政策遺漏造就了政府的“難言之痛”,也為2008年磷銨一銨出口關稅的征收埋下伏筆。
磷酸二銨價格較高時,曾一度被復合肥及其他肥料搶占市場。但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復合肥價格并未能輕松“水漲船高”。年初之時,45%復合肥主流價格在1800—1900元/噸,七八月份用肥旺季時,價格普遍上漲至2000元/噸左右,但因當時尿素價格的探底,復合肥市場遭遇沖擊。進入10月份,隨著各種原料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終于導致復合肥價格的“不能承受之重”,重壓之下,復合肥成為了市場漲幅最大的肥種之一。至年底,主流價格上漲至2800元/噸左右,由于受資源短缺和價格上漲的影響,目前已有部分減產或停產,市場“價高貨空”。高肥價時代來臨,農民改用其他肥種趨勢日漸明顯。雙重壓力之下,復合肥市場何去何從?
業內人士認為,肥價上漲主要原因:國際市場化肥價格持續上漲的拉動及煤、電、運費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推動,其次由于國際市場化肥價格大幅上漲,企業加倍出口導致。其中,化肥的大量出口是近兩個月來國內化肥價格猛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持續增長的出口可能導致化肥價格的進一步抬高。目前國際尿素價格達到355美元,折合人民幣2600元以上,國際磷酸二銨的價格高達511美元,折合人民幣達3800元左右。國際磷酸一銨的價格已經高達505美元。這將刺激化肥企業加大生產,加倍出口。
伴隨化肥的大量出口和產業的持續高速發展,整個化肥市場處于漲價與出口的“癲狂”狀態。然而,我國化肥成本約占農產品總成本的20%左右,化肥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到農民的收入,也會影響到農民施肥量以及購買化肥的意愿,從而打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據了解,由于2007年尿素出口量及磷酸二銨出口數量的增長,我國來年春耕尿素供應會偏緊,磷酸二銨供應緊張已成定局。為此,國家相關部門出臺2008年化肥出口關稅政策,以期以此抑制出口,控制國內肥價。有權威人士認為,農民若不能承受高肥價時代的來臨,可能導致明年的化肥市場用量減少,屆時,出口受限,產能難以釋放,國內市場將再次陷入惡性競爭的循環境地。
化肥漲價已是必然的趨勢,農民用肥存在困難。產能過剩、高成本重壓、國際高價位刺激和國家宏觀調控限制等多重影響下,后市迷茫。
產能過剩和資源短缺的碰撞
2007年是產能過剩和資源短缺矛盾最為突出的一年。氮肥、磷銨、復合肥產能過剩;我國進出口歷史上出現拐點,由氮肥、磷肥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但是硫磺和鉀肥資源卻相對匱乏。
前3季度,我國氮肥產量為3140萬噸(折純量),同比增長12%,其中尿素的產量4082萬噸(實物量),同比增加13%,至2007年底,估測尿素產能已達5400萬噸,比去年新增產能400多萬噸。我國尿素需求量為4600萬噸,全年供大于求在800萬噸以上。目前我國還有一批尿素新增裝置在興建,今后幾年尿素產能還會保持較高幅度的增加。
磷肥產量增長的速度也非常快,2007年前三季度累計產量達到963萬噸(折純量),同比增長15.75%;至12月底,預計產量1330萬噸,超過2006年(1210萬噸)120萬噸,我國磷肥需求量約1270萬噸。供大于求約60萬噸左右。其中磷酸二銨表觀需求量約600萬噸左右,2007年磷肥產量約720萬噸,今年又有云南富瑞、三環及貴州開磷三套年產60萬噸磷酸二銨裝置投產。2008年磷酸二銨產量預計將突破800萬噸。
2000年至2006年,我國復合肥產能年均增長35%以上,目前已形成約4000家企業、3億噸實物量產能,但實際產量僅2000萬噸左右,產能發揮率低于20%。高塔復合肥在短短三年間產能即達到700萬噸。
目前我國氮肥、磷肥基本實現了自給,在面臨產能過剩的同時,擴產增能的趨勢仍將繼續,2007年以后我國仍將有大量新增產能,其中尿素新增產能729萬噸,2008年,磷肥產能估計會達到1500萬噸以上。屆時,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產能都將超過國內需求600萬~700萬噸,氮磷肥的產能過剩問題將越來越突出。
與此同時,我國鉀肥、硫磺等資源短缺現象嚴重。
前三季度,我國鉀肥的產量是197萬噸(折純量),同比增長32%,我國鉀肥需求量1000萬噸左右,供應量350萬噸,70%依靠進口。目前,我國鉀肥仍然需要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雖然國內幾大鉀肥項目逐步投產,但缺口仍然較大。2007年盡管有新疆、青海、等多個企業新建項目在建設,但仍難以解決近700多萬噸的短缺問題。
硫磺,目前全球硫磺年消費量為6000萬噸,我國需求量大約在1500萬噸左右,其中500萬噸依賴進口,預計到2010年,這一缺口將增至800萬噸。目前,四川達州正積極籌建我國最大的硫磺生產基地,以年開采天然氣200億立方計算,凈化脫硫后可產硫磺450萬噸,占據全國總產量40%以上,到2010年投產之時,我國在幾年內仍將面臨資源短缺的問題。
由于鉀肥、硫磺資源短缺,我國鉀肥、硫磺進口依存度較高,價格受制于人。在2007年的化肥市場上,鉀肥價格從年初的1900元/噸左右,一路上揚,目前,氯化鉀價格已經普遍達到3000元左右,比月初上漲300元以上,12月上旬,進口鉀肥到岸價每噸340美元,比10月上漲近1倍,比上年同期上漲近5倍,進口價格逐月上升。有關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鉀肥緊缺,國內很多企業已經沒有多少鉀肥的庫存,能夠維持到明年3月份的也寥寥無幾,鉀肥價格猛增之勢仍將不減。
2007年,硫磺價格高燒不退,不折不扣的一路上揚。年初時,硫磺的進口價格為700元/噸,至十月份,硫磺價格就像“脫韁的野馬”,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從170美元/噸,上升至400美元/噸。相比于2006年700元的價格,增長幅度成倍翻漲。目前我國硫磺進口依存率已經達到60%,年進口量已經接近1000萬噸,導致國際硫價格不斷攀升,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硫磺進口國,同時也是世界上硫磺價格最高區。
產能過剩和資源短缺的碰撞,使國內化肥市場在價格上漲和競爭加劇的矛盾中扭曲發展。2007年化肥市場因此而呈現出“淡旺失常”的無規律性表現。
全球化步伐加快國內稅收政策改變
2007年,受國際化肥市場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企業加大了化肥出口力度,助推了國內化肥價格的步步高漲。行業人士呼吁,應保證國內資源供應,防止資源外流。這種形勢下,國家相繼出臺多種化肥產品關稅政策,以期通過關稅政策對化肥市場進行有效調控。
2007年化肥產品的出口稅收政策是:從2007年7月1日起,尿素和磷酸二銨兩個品種,不再享有出口退稅政策,同時征收出口關稅。2007年我國對尿素出口征收的是季節性暫定關稅,具體標準為1—9月按出口額的30%征收,10—12月按15%征收。磷酸二銨從2007年6月1日開始征收,具體標準為1—9月出口關稅稅率為20%,10—12月為10%。
2007年的關稅政策的出臺,曾在行業內引起很大反響。
業內人士認為,尿素作為化肥行業的“領頭標兵”,在出口關稅演變的歷史軌跡中有著代表性的作用。在2004年的出口熱潮曾拉動了國內尿素價格的迅速上漲,損害了農民利益。為有效保護農民利益,國家出臺了尿素出口高關稅政策。2005年、2006年的尿素出口量大幅減少,每年只有100多萬噸。2007年,我國尿素產能突破5400萬噸,我國尿素需求量約4600萬噸左右,出口量400萬噸,占全年常量不足1/10。產能過剩,國內企業陷入惡性競爭環境。特別是在7—8月份時,尿素價格始終在成本價格附近徘徊,許多尿素企業建議國家降低出口關稅,以解決尿素市場所面臨的危機。企業認為,我國目前尿素產量已足可以保證國內供應,適量出口可緩解我國尿素行業的激烈競爭狀態,同時為中國氮肥行業的發展尋找一個突破口。
在這一年,磷酸二銨出口關稅的征收,成為關稅之爭的重點。部分企業認為,加征關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內資源外流,保證了國內生產在旺季的正常需要;但是國內磷資源目前是富裕的,隨著磷礦資源發現和開采利用技術的進步,我國磷肥產業發展的資源之“痛”已逐步得到緩解,中國將成為世界磷肥生產大國。而且目前國內磷肥產能嚴重過剩,磷肥企業競爭激烈,適當出口有利于淡、旺季均衡生產,消化部分過剩產能,可以緩解國內市場的無序競爭,同時又給企業一個發展的機會。2007年9月,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向國家有關部門遞交報告,希望國家從行業發展角度出發,免征磷酸二銨臨時出口關稅。
隨著國際磷肥價格的大幅上漲,大多數企業認為,2007年的磷酸二銨出口關稅的征收并沒有從實際上改變磷銨出口的現狀,國內外價差較大,國際高價位拉動了磷銨的出口。相反,由于磷酸二銨的征稅,企業將出口重心轉移到磷酸一銨,磷酸一銨既免征增值稅,又不征收出口關稅,它的出口利潤更大。事實也是如此,從截止到11月份的同比增幅來看,磷酸一銨出口增加3倍以上,磷酸二銨出口增加1.7倍以上。可見,磷酸一銨出口勢頭有蓋過磷酸二銨的趨勢。
同時,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磷肥價格的猛漲,硫磺是“罪魁禍首”,硫磺進口增值稅的征收,無疑對化肥價格的猛漲、磷銨的出口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硫磺價格的猛漲和國內消費水平的抵觸,使得磷肥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企業提出,硫磺進口增值稅的征收和磷銨出口關稅的征收是相互矛盾的。同時呼吁,我國硫磺資源短缺,國家應減免部分增值稅,以鼓勵這些資源性產品的進口。
據了解,磷肥工業協會已就硫磺增值稅的問題向國家遞交相關的報告,國家相關部門仍需立專項研究。世界硫磺價格持續上漲,成本上漲又推波助瀾,未來的化肥市場走向究竟如何,硫磺增值稅的減免究竟能對國內化肥行業的發展起到什么樣的調節作用,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還是業內人士都在思考。
在人們沸沸揚揚的爭議之中, 接近年底,人們關注已久的2008年尿素、磷肥等出口關稅問題終于塵埃落定了。尿素產品,2008年第一季度關稅按照30%征收,第二三季度35%,第四季度25%;2008年將加征磷酸一銨的出口關稅,減免了磷酸二銨的增值稅。磷酸一銨、二銨關稅相同,第一季度按照20%征收,第二三季度按照30%征收,第四季度按照20%征收。而對于硫磺進口增值稅的問題仍有待研究。
業內人士認為,磷酸二銨的增值稅,是歷史的遺留問題,取消是必然的。國家出臺的出口關稅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化肥供應緊張的局面。但是對于全面放開的市場大環境,僅靠強制的關稅政策限制尿素和磷銨產品的出口已經難以解決問題,國家的調控政策既要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又要符合市場規律。征收關稅是為了解決國內外差價的問題,而不是調節季節之間的差價,關稅的出臺應符合“淡儲旺供”市場規律。
關稅變化折射中國化肥市場的變遷,在市場化進程中進發的中國化肥產業,仍需要時間和實踐來認識。
化肥出口創歷史新高
受國際化肥市場影響,2007年,我國化肥行業呈現新特點:進口呈現下降態勢;出口出現上升趨勢;氮肥磷肥實現凈出口;鉀肥進口依存度高;進出口價格雙上漲。原因,1、國產化肥競爭力提高,同質價低的國產化肥需求量進一步擴大。2、國際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抑制了化肥進口,刺激了出口。3、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海運費上漲,化肥生產成本提高,國外供貨商大幅抬價等導致化肥價格上漲。
2007年我國化肥進出口具體表現為出口呈反彈,出口數量出現了跳躍式的增長,而且增長幅度較大。進口化肥的數量則大幅度較少。前3季度我國尿素出口量為280萬噸,至12月底,尿素出口量達400萬噸,創歷史新高;至10月份,磷酸二銨出口量為140.6萬噸,同比增加159.41%;磷酸一銨出口量為112.7萬噸,同比增加268.42%,預計磷酸一銨、磷酸二銨至年底出口量均達到180萬噸左右;至今年10月份,復合肥出口50.7萬噸,同比增長267.7%;今年1~11月,尿素出口增加2.5倍,磷酸一銨出口增加3倍以上,磷酸二銨出口增加1.7倍以上。
前3季度,磷酸二銨進口量為54.9萬噸,2006年同期進口量為126.91萬噸,同比減少56.74%;進口尿素為478噸,這是一個非常微小的數據。這說明了我國的化肥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也標志我國轉變成為氮肥、磷肥的出口國。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國內市場都會受到影響。2007年,中國國內市場受國際市場變化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
2007年世界經濟的增長幅度較快,基礎性的能源產品增長得都非常快;其次是美元的貶值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的過剩,因此整個世界范圍內資源性、能源性產品價格大幅度上升,進而推動了以天然氣、燃油為基本原料的尿素價格的大幅度上升。美國生物能源的興起,導致玉米的種植面積增加,降低了其他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球農產品及與農產品相關的產品如化肥的價格上漲。
在各種國際市場因素的影響中,國際生物能源的興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對后市有著長久的影響。
據報告顯示,全球生物燃料發展勢頭勁猛。歐盟到2010年,生物燃料占交通燃料份額要達到6%;美國,2020年要達到20%;瑞典,2020年之后,燃料乙醇要全部替代石油燃料,徹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在生物能源發展的影響下,國際化肥供求關系發生了明顯轉變,供應過剩已經轉變為供應趨緊,尤其是磷肥受到磷礦石和硫磺的雙重影響,預計2009年以前化肥都會保持緊俏狀態。
相對國際市場的價格,中國仍是低價區域,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到,中國生物能源 2015年以后大發展。國內外經濟的不同步發展,決定了化肥價格不能夠同步上升,實現與國際市場的全面接軌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個時期內,中國化肥進出口熱潮將隨國際市場變化而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