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年產4萬噸硫酸鉀企業為例,生產1噸硫酸鉀的成本為2465.2元左右,而其目前的出廠價格卻僅為2250元/噸左右,全國硫酸鉀行業呈現出成本與價格倒掛的反常現象。更為嚴重的是,主要原料氯化鉀的價格極有可能繼續上漲,但硫酸鉀的價格卻提升乏力,我國硫酸鉀行業正在上演“生存大挑戰”。
原料成本飛漲
據了解,我國原料氯化鉀資源匱乏,產業發展滯后,鉀肥供給長期依賴進口。2005年我國鉀肥施用量700多萬噸,產量只有176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76%。隨著國際鉀肥壟斷集團的形成,加拿大、俄羅斯、約旦、以色列等少數幾個氯化鉀資源大國為了謀取超額利潤,使得原料氯化鉀的價格節節攀升,導致我國硫酸鉀生產企業的成本不斷上升。10年前,氯化鉀每噸的價格大概在800元—900元,目前已經漲至2200元/噸;而每噸硫酸鉀的售價在10年前是1800元—1900元,目前的售價是2250元/噸左右,僅上漲25%,而原料氯化鉀的價格卻漲了一倍多。與此同時,生產硫酸鉀的另一種重要原料——硫酸的價格也一直呈上漲之勢。中國硫酸工業協會會長呂慶勝說,由于國內硫資源嚴重不足,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依靠硫鐵礦、有色金屬副產硫精砂和冶煉煙氣生產硫酸,限制了硫酸工業發展。2005年我國進口硫磺830萬噸,進口量已占世界硫磺貿易量的30%左右。據權威部門統計數字顯示,國際市場硫磺價格自2007年初41美元/噸(離岸價格)攀升至目前95美元/噸(離岸價格),上漲幅度達到130%多,硫磺價格的暴漲也影響到我國硫酸鉀的生產成本。“目前,生產硫酸的硫磺是資源型產品,隨著國內硫磺制酸增長過快,我國在對硫磺出口國談判中沒有話語權,價格隨著國際市場變化,所以直接增加了我國硫酸生產成本,這些成本又會傳導給硫酸鉀生產。”青上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文柱說。
目前,國內50余家硫酸鉀生產企業,除一兩家擁有鉀資源的企業外,其它都是以氯化鉀為原料的加工型硫酸鉀生產企業。目前無論是產能最大的青上集團,還是產能一二萬噸的小型企業,都認為加工型硫酸鉀企業已經在生死線上掙扎。
供求嚴重失衡
據記者了解,1998年以前,我國的硫酸鉀基本依賴進口。1998年,以臺商企業——青上集團為龍頭的硫酸鉀國產化工藝路線開始啟動。與此同步,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促進了精細化農業發展,氯化鉀改善特色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品質的作用得到更多人認可,硫酸鉀市場逐步形成。另外,從1998年—2005年這段時期,由于原料氯化鉀與硫酸鉀之間有可觀的差價,一些企業從中品嘗到了利潤的甜頭,而且農民也從施用硫酸鉀中得到實惠,國產硫酸鉀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硫酸鉀生產廠家已達50多家,裝置能力為208萬噸左右,2006年的產量為130萬噸,再加上全國硫基復合肥折合成硫酸鉀大概為210萬噸,而我國硫酸鉀的總需求只有100萬噸,供過于求成為不爭的事實。據統計,目前加工型硫酸鉀企業的產能只有50%釋放,有一些企業已經因為成本與價格倒掛而停止生產。如果氯化鉀價格繼續上漲,而硫酸鉀出廠價持續低迷,一些以氯化鉀為原料的硫酸鉀企業將會被市場無情“清洗”。
在產能過剩導致硫酸鉀行業頻頻告急的關頭,擴大硫酸鉀產能的步伐卻沒有停止。“國投新疆”120萬噸硫酸鉀項目猶如行業內的重磅炸彈,中小企業談之色變,但更讓業內人士坐立不安還有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硫酸鉀項目。首次參加鉀鹽會議的新希望集團投資部王經理告訴記者:“新希望集團決策層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在甘肅金昌投資建設80萬噸PVC/年和120萬噸硫酸鉀/年項目。雖然目前硫酸鉀行業面臨困難,但新希望集團生產PVC的副產品——硫酸鉀擁有一定的優勢,公司高層已經考慮到面臨的困難和機遇。”
硫酸鉀優劣互見
一些業內人士還提到了硫酸鉀本身的局限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當前的被動局面。據介紹,氯化鉀肥含有K一種營養元素,主要適用于水稻等喜氯的糧食作物;而硫酸鉀肥是氯化鉀的深加工產品,是通過化學方法將氯化鉀中的氯根換成硫酸根,使得硫酸鉀含有K和S兩種營養元素,特別適用于煙草、葡萄、西瓜等喜鉀忌氯的經濟作物。其中,高品質的煙草必須施用硫酸鉀,其對硫酸鉀的需求量最大。但近年來,全國煙草種植面積呈逐年下滑的趨勢。另外,在滿足葡萄、西瓜等經濟作物需求方面,硫酸鉀又面臨著硫基復合肥的沖擊,其價格上漲的空間進一步被壓制。“目前,硫酸鉀的價格比較混亂,市場上甚至出現了1200多元/噸的產品,這樣的產品要么是假貨,要么養分含量不足,這些低價產品拖累了整個市場。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硫酸鉀的可替代性,如果硫酸鉀的價格過高,農民覺得太貴就會選擇復合肥或者氯化鉀,硫酸鉀的需求難以增長,價格很難提升。”大連益農硫酸鉀廠的鄒治波廠長如是說。
少數企業從容應對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經過綜合測算后得出,目前硫酸鉀的生產成本是2465.20元/噸左右,而每噸硫酸鉀的出廠價僅為2250元/噸左右,每銷售1噸硫酸鉀虧損100多元(見表一)。
生產成本與出廠價格嚴重倒掛在硫酸鉀行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多硫酸鉀生產企業,特別是副產品——鹽酸賤賣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目前,沒有原料優勢而壓力相對小一點的企業一般都是鹽酸“喧賓奪主”,發揮了頂梁柱作用。大連益農硫酸鉀廠的鄒治波廠長說:“我的硫酸鉀不愁銷路,雖然價格不太高,但每噸鹽酸可以賣到500多元錢,所以經營處境相對好一些。而南方一些硫酸鉀廠由于當地鹽酸需求有限,每噸才賣到幾十元錢,等于白白送給人家,而硫酸鉀又賣不出價錢,經營肯定會十分艱難。”鹽酸主要運用于電鍍方面,由于受運輸不便、成本過高的限制,鹽酸主要局限于區域市場,所以一旦當地鹽酸市場空間較小,而供應過剩,價格自然會急劇下降。
在大部分硫酸鉀企業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刻,還有極少數占有資源優勢的大型企業“臨危不懼”。比如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憑借羅布泊豐富的資源,每噸硫酸鉀生產成本才900元左右,按目前的硫酸鉀市場價格,獲利依然豐厚。國投新疆是我國第三個百萬噸級鉀肥工程,去年,該公司120萬噸硫酸鉀工程開工建設,預計2010年工程可以全面建成投產。據該公司總經理李浩介紹,目前該項目建設提速,按照當前的工程進度,項目將于2008年年底建成試生產,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山西鉀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保華無奈地說:“我們準備轉產了,隨著‘國投’的120萬噸投產,僅這一家的產量就可以滿足全國的需求,他們成本優勢明顯,我們這些企業還怎么生存啊!”在大型硫酸鉀企業大肆擴充產能的同時,原料氯化鉀的價格走勢再添愁云。鉀鹽分會會長魏成廣透露:“下半年,原料氯化鉀價格還會上升,這無疑將使大部分企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為了緩解當前的嚴重危機,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征求各企業意見后,打算向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反映硫酸鉀行業的經營困難,建議取消目前的增值稅“先征后返”政策,恢復原來的對“生產、銷售硫酸鉀肥的企業免征增值稅”政策,以減輕生產企業的壓力。這一措施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但其他的應對提議卻引起諸多爭議,其中關于“最低限價”的討論最為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