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產品和假貨同時出現在市場上,誰能生存得更好?這個本來不用回答的問題,現在卻未必就敢斷定名牌產品一定勝出。前些天,一位經營著國內兩個知名品牌化肥的經銷商向筆者訴苦:現在沒法和假冒偽劣化肥競爭,眼看經營就要維持不下去了。
名牌化肥競爭不過假冒偽劣化肥,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聽完這位經銷商的訴說,只能說是無奈。據這位經銷商介紹,現在他所在的地區假化肥多如牛毛,不管怎么檢查、整治,卻總也見不到明顯效果,假化肥仍那么大模大樣地出現在市場上。這些假化肥往往能逃避檢查,以各種花哨的包裝和低得驚人的價格欺騙農民,實際上有效含量很低,和品牌化肥相比,制假售假者賺取的是暴利。
這位經銷商說,這些假化肥通常都是一些小作坊生產的,但因為已經疏通了當地有關部門,每次上邊有人來查,賣假貨的商戶都能提前得到通知,早把假貨藏得嚴嚴實實。而賣名牌化肥的商家卻享受不到這種'待遇',一逢檢查,肯定會被抽到。他還透露這樣一個秘密,商家要銷售某個牌子的化肥前,當地有關部門就會索要一筆不菲的'費用',然后可以受到保護。如果這個牌子化肥的生產廠家是家小企業,往往為了占領市場就會交上這筆錢,然后以'偷含量'方式把損失補回來。而名牌化肥則比較'牛氣',覺得貨真價實不怕檢查,通常不會交這筆錢,所以就會遇到連續不斷的檢查,甚至下雨天來抽查含水率、查氯離子、查重量、查標識……,只要有一點點問題就會被重罰。大概這就是很多名牌化肥在地方行不通、而假冒偽劣化肥卻越查越多的原因。
名牌化肥和假貨同時出現在市場上并不奇怪,但如果經過競爭出現了'劣勝優汰',這是必須警惕的。因為這不僅欺騙了農民,攪亂了市場秩序,而且將遏制優勢企業乃至整個化肥行業的健康發展,最終影響農業的良性發展。因此,這是個重大問題,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
筆者認為,要防止出現名牌打不過假貨的局面,就要徹底割斷監管部門與造假者的利益鏈,改變管理部門直接向管理對象收費罰款的方式,去除加在地方工商、質監部門身上的'收費指標'……只有在完善監管制度上下功夫,才有可能讓監管真正公正起來,也才有可能規范市場,讓名牌打倒假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