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人的眼里,如今的化肥市場,早已是硝煙四起的戰場。而其中復合肥戰場則更是競爭混亂。筆者雖涉足化肥行業時間不長,也能明顯感覺到,復合肥市場是各類化肥品種中“競爭”最激烈的、最“混戰”的戰場。
從1980年代中期少量復合肥料開始投放市場,到如今在冊的復合肥企業生產能力至少在一億噸以上,中國復合肥行業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但由于我國復合肥市場起步晚,市場發育還不夠成熟,進入復合肥行業的門檻太低等原因,造成了如今的“混戰”局面,總體來說主要表現在品牌的混戰、價格的混戰和地域之間的混戰。
復合肥品牌混戰
近些年,國內的復合肥產能巨大,但是產品品牌更多。國內的復合肥企業為數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億元的大型企業只有13家;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億元以下、5000萬元以上的中型企業有43家;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000萬元以下的小型企業有667家之多。據筆者統計,較大的品牌就不下20個,如果以一個廠家一個品牌計算,國內的復合肥“諸侯國”就數不勝數,再加上很多更小的作坊式復合肥廠的“地方武裝”品牌,也就更加難以計數。
近兩年,隨著化肥行業的品牌建設的逐漸覺醒,品牌之間的“混戰”現在更多展現在廣告戰上。據筆者統計,各化肥行業內媒體的化肥廣告中,復合肥占據了2/3的“天下”,連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的天氣預報欄目,播報城市時的“視窗廣告”也有四個是復合肥廣告。投放各地方電視臺的復合肥廣告,更是紛紛邀請農民喜愛的明星進行廣告代言,一時群星燦爛,趙本山代言西洋復合肥、宋丹丹代言沃夫特、陳佩斯代言史丹利、朱時茂代言金沂蒙……基層農民消費者容易受廣告的影響,各個企業利用名人的廣告效應來引導農民對品牌的選擇。
但是,廣告只是一種促銷的手段,能不能真正樹立起品牌,能不能在品牌混戰中獲勝,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效果,看質量,看能不能讓農民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畢竟“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復合肥地域混戰
復合肥的地域之戰,一方面是生產地的混戰,由于復合肥受資源影響,區域分布不平衡,黃淮和華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復合肥生產基地。2005年,山東、江蘇、湖北、河北四省的復合肥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7.8%,而山東臨沂更是成了肥料生產基地,目前僅復合(混)肥生產企業就有60多家,年產量達800萬噸,幾乎占據了全國1/3的肥料產能。
另一方面,是復合肥的銷售地的爭奪。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和廣西六省區復合肥用量,占據全國總用量的50%左右。從地域上來說,春季的東北算是銷售的主戰場;而到了6~7月份,由于中原地區的玉米用肥和追肥,廠家又把戰場放在了中原地區。在這些地區的成敗往往直接關系到整個復合肥市場的成敗。
復合肥區域的混戰,其實也就是各企業在化肥流通環節的比拼。在主要的復合肥生產區,有相當大的數量銷往外省及其他區域,2005年山東的數據顯示,全年復合肥產量在700萬噸左右,本省銷售只有大約400萬噸,且其中外省復合肥產品還占有大約100萬噸銷量,復合肥流動量約400萬噸,再加上原材料采購,每年的物流運力需求超過1000萬噸,運力緊張,價格上漲,增加了經營成本,這些無疑最終都會轉嫁給終端市場。
如何在地域混戰中取勝,筆者以為就是要找到解決節約成本的策略。比如,美國的大田用固體肥料,從原料運到肥料二次加工廠,到摻混好的肥料運至田間施用,均靠散裝,極大的節約了成本。而我國肥料二次加工后均用精美的包裝袋行走在流通環節,每年的耗資在數十億元。相比之下,值得思考。
復合肥價格混戰
在各個化肥品種,復合肥或許是因為種類過多,因此價格的差異也是最大,有時候價差噸價在500元左右;還有一個明顯的例子是,進入六月份復合肥銷售旺季以來,部分較大品牌的復合肥上漲了40~50元,而一些小品牌卻降價40~50元。對于農民而言,化肥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對化肥的消費影響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往往會受到價格的誘導。而國家現在對于化肥限價的政策,還未涉及復合肥行業,政策相對寬松、操作空間大,也加劇了一些復合肥企業敢于打價格戰。
其實,價格戰背后的隱憂也是顯而易見的,現在生產原料的價格較高,復合肥的價格如果過低,質量自然就難以保障,難免粗制濫造,這也是為什么每次農資打假總少不了復合肥“惹禍”的根由。
當然,筆者以為“混戰”只是復合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且隨著不少大氮肥企業、磷肥企業投資擴建復合肥生產線,這些大企業的加入使得復合肥市場的優勝劣汰的步伐加快,短期內市場的激烈競爭格局不會改變。
另一方面,現在農民對復合肥逐漸接受,我國現在復合肥的施用量占化肥消費總量的33%左右,但這個總量與世界上50%的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與發達國家的70%左右的水平差距更大,發展空間還是廣闊的;政策方面,國家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對復合肥的推廣也是一個利好的消息;而近日,作為國內復合肥料基地的山東臨沂,成立肥料行業協會,此舉預示著占全國1/3肥料產能的臨沂肥料行業已由單兵作戰向集團化作戰進軍,對于改變小而散的混戰局面開了好局,也對化肥行業的步入“有序”作戰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