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56家成員單位的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消息說,經過多年努力,到去年為止,我國已從尿素進口大國轉為產需基本自給。但這一產業平衡狀態在未來幾年內將被新增加的產能所打破,國內市場將供大于求。已經列入“十一五”規劃的新建尿素產能已達1500萬噸以上。上月中旬記者在內蒙古西部采訪時了解到,就連鄂爾多斯市的一家知名羊絨衫企業也在建設尿素生產裝置,而且一下上馬了兩套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的大化肥生產裝置,2008年底建成投產。中國石化巴陵分公司銷售中心主任彭亮對記者說,國外化肥批零入境和國內化肥產能增加對氮肥企業是兩項等量其觀的挑戰,都是不可小視的。
目前,尿素出口稅率從15%提高到30%,極大限制了國內尿素出口,而尿素進口稅率則從4%降至1%,已近零關稅,這都有利于化肥進口。今年,我國尿素產量預計達到4147萬噸,產需基本平衡,如果未來幾年新增加的1500萬噸尿素達產,將大大超過國內市場需求。對此,國內氮肥企業希望通過行業協會向國家有關部門呼吁,從技術、原料、成本、市場、競爭力、環境容量等多方面分析評價新建尿素項目的可行性,避免因盲目決策而造成損失。
上述兩大挑戰為氮肥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外部因素,毫無疑問要對氮肥企業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再加上這些年國內幾家大型化肥流通企業通過收購等手段向生產領域拓展,更加劇了氮肥生產領域的競爭。對此,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負責人認為,國家政策固然重要,但發展的主動權并沒有完全從氮肥企業手中失去,關鍵還要看今后幾年內氮肥企業自身工作做得如何。
首先要繼續做好創名優產品的工作。目前,化肥行業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有近40個,其中氮肥行業有18個。這些支農產品基本上覆蓋了中國農業的主要產區,并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同。這是國外化肥所不具備的優勢,應當鞏固和發揚。氮肥生產企業只有繼續為打造名牌而努力工作,才能在此基礎上擴大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提升競爭力。
迅速建立鞏固、暢通、高效率的農資營銷網絡。只重生產,不重營銷的做法已經過時。氮肥企業應當將網絡建在鄉和村一級,讓農民近不出村、遠不出鄉就能買到稱心如意、質優價廉的化肥。同時要繼續做好農化服務工作。今年,國家加大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扶持力度,財政補貼資金從去年的2億元增加到5億元,而且將免費為4000萬以上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服務。這是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所采取的一項長期的戰略措施,同時也為化肥企業進一步做好支農服務提供了有利條件。
其他如進行原料結構、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的調整,加快自主創新,降低能源消耗、加強環境保護等環節,也都是企業必須要重視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