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下稱“中海油”)召開重組大會宣布,根據國資委的通知,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簡稱“中化建”)將被整體并入中海油。
專家指出,由于中海油曾和旗下主營化肥業務的中海化學簽訂了不競爭協議,因此中海油只能在下一步將中化建資產注入中海化學。而中化建模式將成為未來國有企業上市的主要途徑。
中海油上下游產業鏈打通
跨國公司的經驗證明,完善產業鏈是抵御油價風險的最好手段。作為中國第三大國家石油公司和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中海油一直圖謀在化肥、天然氣發電等下游市場突破。截至去年,其總資產為1914億元、凈資產為1055億元、銷售收入889億元。
此次中化建整體并入,中海油總資產將上升為1941億元、銷售收入將達931億元,并將獲得提速打造下游產業鏈的能力。
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表示:此次強強聯合后,中化建在化肥生產、化工科研、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實力可以使中海油更為有效地實施科技領先、人才興企和低成本戰略,打造核心競爭力,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新資產將被注入上市公司
中海油還宣布,將根據業已確定的發展戰略,把中化建納入集團整體運作體系,實現最大的整合效應。光大證券研究中心的專家裘孝峰認為,由于中海油在上月底,將主營化肥業務的中海化學分拆上市,并在其招股書列明,已與中海油集團簽訂了不競爭協議,因此中化建資產只能被注入中海化學。
由于擔心在今年底石化市場開放后,中東等低成本的石化產品大舉進攻國內市場,自去年起,中海油開始在化肥領域大舉擴張。根據該公司的戰略部署,在收購了天野化工等其他A股化肥公司后,今年9月,中海油分拆出中海化學在香港主扳掛牌上市,使其成為港股中唯一一家內地的化肥公司。
上市之后,中海化學股票繼續攀升。而即將注入的中化建擁有兩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并有數十項國家級研究成果和專利。裘孝峰表示,預計重組完成后,中海油將成為三家國有石油巨頭中化肥業務最強的公司。
多家石化企業有望復制中化建模式
專家指出,中化建模式有望繼續復制,成為其他國有企業上市的主要途徑。
即便把中化建重組后,被國資委監管的石化企業也還有11家。咨詢機構畢馬威指出,中國石化業最大的風險和挑戰是市場過度割據。因此導致了物流成本高達總成本30%,遠遠高于其他國際公司。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在今年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表示,要將現有的167家央企改造成80至100家主業突出和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每個行業只留3到5家,不能讓國有企業之間惡性競爭。
本月中旬,國資委副主任邵寧也在公開場合表示,由于中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特殊地位,引入戰略投資者往往遇到控股權的障礙,因而實現股權多元化的主要途徑是重組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