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鉀資源缺乏,需求量巨大,國內生產量只能滿足1/3,大部分依賴進口。由于可自主控價的鉀肥量過少,國內市場鉀肥價格只能緊跟進口鉀肥價格。有關人士認為,作為農業生產大國,我國在鉀肥進口定價上缺少話語權,鉀資源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這將威脅國家糧食安全,應盡早規劃,在對國內鉀資源有計劃開發的同時,引導國內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國際鉀肥資源市場和資本市場,進行鉀資源國際戰略開發。
鉀資源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鉀肥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哪個國家占有就能擁有這一資源的戰略主動權。據統計,2006年我國鉀肥預測需求量達800萬噸,國內生產約300萬噸,需進口50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鉀肥進口量約占國際鉀肥交易量的1/4。我國鉀肥主要依靠從加拿大和俄羅斯、白俄羅斯進口,其共占我國鉀肥進口量的近80%,且其生產具有壟斷性質,鉀肥生產巨頭可通過限產控制出口價格。據青海鹽湖鉀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勤升介紹,由于我國鉀肥近70%依靠進口,進口鉀肥價格基本決定了國內鉀肥的銷售價格,我國在鉀肥進口價格上缺乏話語權,進而影響到我國在國內鉀肥銷售價格上的定價權。方勤升提出,我國可控價鉀肥至少滿足國內需求量的60%以上,才能掌握定價的話語權,改變當前受制于人的局面。 據悉,近年來我國鉀肥進口價格不斷上漲,2004年我國進口鉀肥價格為1200-1300元/噸,到2005年已升至1700-1800元/噸。今年7月,我國與俄羅斯、加拿大、以色列等國談判后決定,2006年我國進口鉀肥價格在2005年合同價格基礎上每噸上漲25美元。現在,進口鉀肥漲價的連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國內鉀肥價格已有小幅上漲。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最遲不超過今年12月11日,將向外商全面放開化肥批發零售及相關業務,我國化肥市場將進入“分銷領域國際開放”時代。方勤升等認為,屆時,我國鉀肥行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形勢將更加嚴峻,一方面,國際鉀肥價格高價位徘徊并呈一定的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國內的鉀肥需求量不斷擴大,這兩點對我國鉀肥安全非常不利。
國際合作是個方向
根據國家“八五”期間鉀肥戰略規劃,國內鉀肥需求量1/3由國內生產,1/3國際合作開采,1/3依靠進口,但現在國際合作開采還沒有起步。青海省鹽湖鉀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長山呼吁,我國應從戰略高度考慮鉀肥安全,防止出現鉀肥國際市場預期不足,在規范國內鉀肥生產的同時,引導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和團體進入國際市場,并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從資源和資本上對國際鉀資源進行開發。 首先,有規劃地開采國內鉀資源。我國鉀資源原本有限,國內鉀資源開發不宜過于分散,造成有限資源無序開采、浪費,國家應引導企業有規劃、有序地進行開發。 其次,建立鉀資源的間接戰略儲備體系。鉀肥屬于特殊商品,直接戰略儲備不容易,我國的鉀肥戰略儲備應該重點表現在戰略生產和戰略開發上。一方面,鼓勵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和團體直接進入國際鉀資源開采市場。在我國周邊國家(俄羅斯、泰國、老撾等國)都分布有豐富的鉀資源,可以從資源協作等方面盡快建立合作,從而保障我國鉀資源供應;以我國穩定、大量的鉀肥市場需求作為后盾,爭取在未來10-15年內建立起2-3個百萬噸級規模并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境外鉀肥生產基地。另一方面,我國可以嘗試參與國外重要鉀肥生產企業的股權開發,參與俄羅斯、加拿大甚至以色列、約旦等國的鉀肥企業股權開發,作為其股東甚至第二、第三大股東,在進行實質性的合作中,會減小我國將來的鉀肥供需壓力,在資本上進行合作,在市場上就有了一定的主動權。 第三,盡快制定支持國內企業進行境外鉀肥開發的相關政策。鄭長山說,我國鉀肥企業一直沒有走出國門,青海鹽湖鉀肥作為國內最大的鉀肥企業曾幾次嘗試進行境外鉀資源開采,最后都由于技術、環保等方面原因而未能成功。近幾年鉀肥價格一直走高,國內鉀肥企業獲利豐厚,現在一部分企業已經具備了進行境外開采的資金條件,生產工藝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企業走出國門進行鉀資源開采的時機已經成熟。然而,目前相關政策還存在一定的空白,國家應早日著手制定相關政策,讓國內企業進行境外鉀資源開發有章可循。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引導和鼓勵國內鉀肥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第四,幫助相關生產、經營企業搭建獲知國家鉀資源相關信息的平臺,并成立專門機構協調鉀肥企業“走出去”事宜。國內鉀肥企業對鉀資源豐富的國家的資源分布情況、產業情況、產業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等信息非常需要,我國相關機構應幫助企業搭建一個獲得這些信息的平臺,并在適當的時候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作出指導。鉀肥開發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國家利益,合作開發、生產事宜由國與國之間的主管部門來協調更容易一些。鄭長山建議,成立一個國家級的專門機構來規范與化肥相關的各方面政策,包括開發政策、生產政策、支農政策等,并由其協調統籌鉀肥相關企業”走出去”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