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區甘蔗種植結構情況、結合蟲源基數及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21年上半年甘蔗主要病蟲害為中等局部偏重發生,其中甘蔗螟蟲中等局部偏重發生,桂南蔗區比上年稍重,桂中蔗區與上年持平;薊馬、綿蚜中等偏輕程度發生,地下害蟲、蔗龜、黑穗病、梢腐病等病蟲偏輕至中等偏輕程度發生,與上年持平。
一、甘蔗病蟲害發生預測
(一)第一代甘蔗螟蟲
根據各地越冬調查、性誘監測和發育進度調查,結合歷年資料及氣象情況綜合分析,預測我區第一代甘蔗螟蟲發生程度為中等局部偏重,發生面積600萬畝,主要以二點螟、條螟發生為主,第一代螟蟲為甘蔗主害代。桂南蔗區重于桂中蔗區。
今年崇左、百色、南寧等桂南蔗區甘蔗螟蟲發生期與歷年相比提早,第一代螟蛾盛發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螟卵盛孵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幼蟲防治適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興賓、柳城、柳江等桂中蔗區普遍推遲一旬,即:螟蛾盛發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螟卵盛孵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5月上旬,幼蟲防治適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
(二)甘蔗薊馬 發生程度中等偏輕局部中等,發生面積450萬畝。
(三)甘蔗綿蚜 發生程度中等偏輕,發生面積200萬畝。
(四)甘蔗黑穗病 發生程度中等偏輕局部偏重,發生面積200萬畝。
此外,蔗龜、蔗根鋸天牛、白蟻、甘蔗梢腐病、鼠害等甘蔗病蟲害在蔗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二、預測主要依據
(一)宿根蔗面積仍然偏大,橋梁田多
截至3月13日,我區甘蔗種植面積1036.07萬畝,其中,糖料蔗面積1015.47萬畝,果蔗面積20.6萬畝,宿根蔗達80%以上。2020-2021榨季收榨較早,雖然蔗莖、蔗梢上的蔗螟蟲源隨原料蔗入廠較快會相應減少,但各甘蔗收割進度不一,宿根蔗面積仍然比例偏大,宿根蔗和新植蔗的生長不齊,橋梁田多,非常利于甘蔗螟蟲、地下害蟲的轉株為害。
(二)冬后蟲源基數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江州區植保站2月21日-3月15日性誘監測點誘獲螟蛾4361頭,以條螟居多,與歷年同代蛾峰期誘蛾量比較,螟蛾誘獲總量是2012年以來最高值,根據江州、扶綏、上林、柳城、興賓等縣(區)近日調查,田間蟲量較大,其中江州區3月15日調查宿根蔗田,畝卵量一般107-213塊,平均151塊,扶綏縣調查宿根蔗冬后殘蟲密度一般30~50頭/畝,高的75頭/畝。
(三)氣候適宜病蟲害發生
據廣西氣象信息顯示,2020年11月以來,廣西各地降水量明顯偏少,進入 2021年1月份,大部地區氣象干旱迅速發展,根據氣象干旱綜合監測指標進行監測,2021 年2月7日,廣西有107個縣(市、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其中特旱53個,重旱43個,中旱8個, 輕旱3個。雖然2月8-10日,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作業的共同作用下,我區普降大雨到 暴雨,局部大暴雨,有效解除了前期嚴重旱情,但是,對土地墑情緩解仍然有限。2月份我區多數時段以晴暖干燥天氣為主,氣溫偏高,日照時數偏多,雖然月降雨量偏多,但降水時間分布不均,桂南蔗區降水明顯不足。因此,去冬今春氣溫、降水量、日照等非常有利于甘蔗螟蟲越冬、繁殖。根據災害調查顯示,降水量偏少,土壤墑情明顯下降,部分蔗區甘蔗側芽壞死、節間受損,田間植株長勢弱,抵抗力差,易受病蟲為害。氣象部門預測,3月降水量桂北桂中偏多2~3成,桂南偏少1~3成;平均氣溫桂西偏高 0.1~0.5℃,桂東偏高 0.5~1℃,氣象條件對甘蔗病蟲害偏重發生仍然有利。
三、防治意見
(一)加強病蟲監測 各地植保部門要切實做好甘蔗主要病蟲害的監測工作,密切注意其發生動態,及時發布情報,加強技術指導防治工作。
(二) 開展綜合防治
1、農業防治 做好蔗田的清理工作,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進行集中深埋,減少病原;加強栽培管理,合理使用氮肥,注重培育甘蔗長勢。在蔗龜盛發期,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放水漫灌畦面10分鐘,驅趕或捕捉成蟲和幼蟲的辦法。蔗根土天牛和蔗龜發生區,在成蟲盛發期,畝挖5~6個深20~30cm的坑,可自動誘集成蟲。
2、物理、生物防治 蔗根土天牛、蔗龜等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大力推廣使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推廣性誘劑誘殺螟蟲;推廣赤眼蜂防治螟蟲。
3、 使用安全、高效、對口農藥 對甘蔗病蟲防控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主治重要害蟲,兼治次要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