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西各地玉米鐵甲蟲冬后蟲源基數,結合今年農情及氣候特點,參考歷史資料綜合分析,預計2021年玉米鐵甲蟲發生與上年同期偏輕到持平,發生程度為輕、局部中等,發生面積約11萬畝。發生主要區域為桂西大部、桂中局部玉米種植區。主要發生為害時段將出現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防治適期為4月上、中旬。
一、主要依據
(一)蟲源面積及蟲源基數
2020年全區玉米鐵甲蟲發生面積為10.48萬畝,分別比2019年、常年減少29.71%、57.43%。據各地冬后蟲源調查,蟲口密度與上年同期相比:除龍州、憑祥和巴馬等縣(市)較去年同期偏高外,其他縣區均與上年同期偏少或持平。
1、雜草地調查 17個縣(市、區)冬后蟲源調查有蟲縣為6個,占總數的35.3%。據有關縣(市)調查每平方米有蟲:龍州縣平均為0.03頭,高的1頭,均是上年同期的2.3倍;巴馬縣平均0.005頭,高的0.02頭,平均值是上年同期的1.5倍;憑祥市平均4頭,高的12頭,比上年同期增20%。其它縣區調查,每平方米有蟲平均0.01~0.9頭,多的1~6頭,較上年同期偏少或持平。
2、甘蔗地調查 17個縣(市、區)冬后蟲源調查有蟲縣為4個,占總數的23.5%。據有關縣調查百株有蟲:龍州縣平均0.05頭,高的3頭,平均值是上年同期的2倍;巴馬縣平均0.03頭,高的0.15頭,均比上年同期增50%。其他縣區調查,百株有蟲平均20~48頭,隆林縣最高達106頭(比上年同期減少54%)。
(二)農事活動
截至3月5日,全區春種玉米面積362.11萬畝。當前草地貪夜蛾已在玉米上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各地在防治草地貪夜蛾的同時對玉米鐵甲蟲的發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但玉米、甘蔗、桑樹混栽區長期并存、邊遠山區防治力度的不均衡等因素還是對玉米鐵甲蟲的發生為害有利,玉米鐵甲蟲將會在局部玉米種植區造成一定程度的為害。
(三)氣候因子
2021年2月全區平均氣溫16.9℃,較常年同期偏高3.8℃,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3高;平均降水量70.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成。據廣西氣象服務中心預報,3月天氣與歷年同期相比,平均氣溫桂西偏高0.1~0.5℃,桂東偏高0.5~1℃;降雨量桂南偏少1~3成,桂北桂中偏多2~3成;下旬主要降水時段大致出現在:21~24日,桂北有中雨,桂南有小雨;27~30日,有小到中雨,局部有大雨。氣溫偏高,利于玉米鐵甲蟲發生為害。
二、防治工作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玉米鐵甲蟲是廣西玉米的主要害蟲之一。各級農業植保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認真抓好玉米鐵甲蟲監測與防治指導工作,要做到早準備、早行動、早落實,確保玉米生產安全。
(二)加強監測,密切關注蟲情動態
各地農業植保技術人員要在調查草地貪夜蛾發生情況的同時,調查玉米鐵甲蟲發生情況,堅持“天天調查、五天一報、重大病蟲災害實時匯報”的工作制度,深入田間調查,掌握蟲情動態,及時準確發布情報。及時向當地政府和局主要領導匯報,通告需要開展應急防治的重點鄉鎮、重點村屯,同時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三)科學防治,推廣應用綜合治理技術
堅持以藥劑防治越冬代成蟲為主,挑治幼蟲(卵)和人工捕殺成蟲為輔的玉米鐵甲蟲防治技術策略。玉米鐵甲蟲防治指標是畝成蟲量350頭或畝卵量1.5萬粒。防治成蟲,在越冬代成蟲大量遷入產卵盛期前進行施藥防治或人工捕捉;挑治幼蟲和卵,在卵孵化率達15%~20%時進行施藥。如防效欠佳,殘蟲(蛹)量仍較大時,可進行人工割除蟲(蛹)葉掃殘,集中處理滅蟲,以減少第二代或來年的發生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