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28日,省植保總站在枝江市舉行全省下半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根據各區域測報站調查的病蟲基數,結合全省歷史資料、耕作制度、品種布局、作物長勢和氣象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下半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計下半年水稻病蟲害總體呈中等至偏重發生趨勢,其中主害代“兩遷”害蟲、二化螟、紋枯病等病蟲害偏重發生,局部稻區有大發生的風險,感病品種上的稻瘟病、稻曲病大流行風險較高;玉米螟、玉米紋枯病、大斑病、小斑病感病品種偏重發生;棉盲蝽、枯萎病、黃萎病、伏蚜局部偏重發生;果茶作物上,茶小綠葉蟬和柑橘紅黃zhizhu、茶尺蠖、柑橘煤煙病、柑橘炭疽病等局部偏重發生,其它病蟲害中等或偏輕發生。
一、水稻病蟲
1. 稻飛虱。
中稻五(3)代3級,鄂東、江漢平原中南部局部4級,六(4)代4級,局部5級;晚稻七(5)代4級,局部5級。累計發生面積約2800萬畝次。
主要依據:
(1)遷入偏早、但遷入量偏少。
我省通城縣4月4日燈下見白背飛虱2頭,比常年早7-27天。4月份累計單燈誘白背飛虱35頭。天門市4月9日燈下見白背飛虱1頭,比常年早24-35天。孝感市4月11日燈下見白背飛虱1頭,比去年早9天。
截止6月19日,我省燈下累計見稻飛虱1519頭,比去年同期(2337頭)低35%,比近三年平均(1873頭)低18.9%。
(2)見蟲范圍廣,田間蟲量偏低。
6月上旬普查,全省平均百叢蟲量8.7頭,比去年同期(32.2頭)低73%,最高400頭(去年同期605頭)。
6月下旬普查,全省平均百叢蟲量60頭,比去年同期(164頭)低63%,最高2500頭(去年同期10000頭);
(3)褐飛虱比例偏高。
6月上旬全省褐飛虱平均比例4.4%,比去年同期(0.1%)高97.7%,截止6月19日,我省燈下累計見褐飛虱265頭,比去年同期(179頭)高48%,比近三年平均(202頭)高31%。
(4)南方遷入蟲量較少,但后期上升較快。
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通報,稻飛虱在華南和江南早稻區遷入峰期偏遲,前期遷入量偏少,今年越南中南部蟲源遷入華南的蟲量較少,兩廣、貴州、湘南贛南上燈量和田間蟲量都很小;但滇西南和滇南前期遷入蟲量較大,4月中下旬有數千頭的上燈峰,月末勐海燈下出現9500頭的遷入峰。5月下旬末以來,稻飛虱持續遷入,主降區集中在華南北部、西南東部和江南南部稻區,多地出現遷入高峰,高峰日單燈誘蟲量過千頭。其中云南元江、丘北出現單日誘蟲量過萬頭的高峰,廣西大化、鳳山,福建新羅出現單日誘蟲量超過5萬頭的高峰。
(5)氣象因素。
氣候條件總體對稻飛虱遷入為害無明顯不利影響。據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預測,預計2017年汛期(5-9月)降水量大部偏少。主汛期(6-8月)降水量除鄂西南南部和鄂東南偏多1-2成外,大部較歷史同期偏少1-3成,旱重于澇。梅雨期(6.1-7.20)降水量南多北少,鄂西南南部、江漢平原南部及鄂東偏多1-2成;鄂西南北部至鄂西北、鄂北崗地偏少1-2成。梅雨強度較常年偏弱。7-8月鄂西北北部氣溫正常略低,其余大部正常略高。
另外,今年夏季將有5-7個臺風從華南和東南沿海登陸我國,初次登陸我國的時間較常年偏早,平均強度較常年偏強,可能導致“兩遷”害蟲在局部地區出現大規模的集中遷入為害。
2. 稻縱卷葉螟。
五(3)代3級,局部4級;晚稻六(4)代4級。累計發生面積約1800萬畝次。
主要依據:
(1)田間蟲量偏低。
6月下旬調查,平均畝蛾量2.9頭,平均畝幼蟲量3.5頭。均輕于去年同期平均畝蛾量40.9頭和平均畝幼蟲量251.8頭。
(2)南方稻區蟲源量較大。
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通報,5月底以來,稻縱卷葉螟田間蟲量開始增加。華南稻區畝蛾量一般200-500頭,高的1500-3500頭。畝幼蟲量一般1800-4500頭,高的1.1-6.3萬頭,桂東南個別田塊畝幼蟲量達到12.88萬頭,比上年同期田間平均畝蛾量和畝幼蟲量分別增加30.6%和55.1%。
(3)氣象因素。
據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預測,預計2017年汛期(5-9月)降水量大部偏少。主汛期(6-8月) 降水量除鄂西南南部和鄂東南偏多1-2成外,大部較歷史同期偏少1-3成,旱重于澇。氣候條件總體對稻縱卷葉螟的發生為害無明顯不利影響。
3. 二化螟。
二代4級、局部5級,鄂西2級。三代4級。直播田輕于其它稻田。發生面積約2300萬畝次。
主要依據:
(1)蟲源基數。
6月上旬普查,一代二化螟在南部稻區發生基本定局,在中部稻區進入為害期,全省平均幼蟲量138.7頭/畝(去年同期353.8頭/畝),最高3880頭/畝(去年同期19000頭/畝)。
當前全省平均畝殘蟲量191.9頭,比去年同期(326.9頭)低41.3%。平均枯鞘枯心率1.2%(去年同期1.6%)。蟲量總體低于去年同期。
(2)水稻生育期不齊、橋梁田多。
中稻、晚稻播插期長,水稻生育期不整齊,鄂東南、江漢平原南部早、中、晚稻混栽面積大,橋梁田多,食料豐富,有利于二化螟的發生為害。
(3)抗藥性增強。
據監測,我省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酰胺、毒死蜱、三唑磷、阿維菌素等常用藥劑的抗性有不同程度上升,利于二化螟的發生為害。
(4)氣象因素。
據氣象部門預測,7-8月降水鄂西北和鄂東南偏多1-2成,其余大部偏少1-2成。7-8月鄂西北北部氣溫正常略低,其余大部正常略高。天氣因素對二化螟發生為害沒有明顯不利影響。
4. 三化螟。
三代鄂東、江漢平原北部稻區2級,局部3級。全省發生面積約150萬畝次。
主要依據:
(1)畝殘蟲相對較低。6月中旬調查,全省平均畝幼蟲量6.7頭,比去年同期(27頭)低75.2%。
(2)混栽面積大,播插期不一致,水稻生育期不整齊,部分生育期適宜的田塊,容易集中受害。
5. 稻瘟病。
早稻穗頸瘟3級,局部4級。中晚稻稻瘟病3級,鄂東南等常發區4級,其中感病品種和常發區有大流行風險。累計發生面積約1000萬畝次。
主要依據:
(1)田間發生情況。
6月中旬平均病葉率1.2%(去年同期0.6%),部分田塊高達22%(去年同期最高85%)。發生面積比2016年同期減少59.2%,發生程度輕去年同期。6月中旬普查,武漢、十堰、宜昌、襄陽、荊門、黃岡、咸寧、荊州等8市州12縣區發病,發病縣區比5月下旬(7縣區)增加5個。5、6月份,我省各地多階段性降雨,溫濕度適宜,有利于早稻稻瘟病發生流行。
(2)優質稻種植面積擴大,多數品種抗病性差,如豐兩優系列、Y兩優系列等,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遇上連續陰雨天氣,極有利于穗頸瘟的流行,特別是山區稻區,霧大露重,極易造成穗頸瘟的流行。
(3)氣象因素。
據氣象部門預測,7-8月降水鄂西北和鄂東南偏多1-2成,其余大部偏少1-2成。7-8月鄂西北北部氣溫正常略低,其余大部正常略高。今年階段性降雨較多,田間濕度大,總體氣候因素利于稻瘟病的發生。
6. 稻紋枯病。
大部分稻區4級,局部5級。全省發生面積約2100萬畝次。
主要依據:當前各地早、中稻上發生普遍,菌源廣泛存在。6月中旬調查,我省早稻紋枯病處于垂直擴展階段,發生較重,全省平均病叢率7.1%(去年同期7.7%),最高83%(去年同期100%);平均病株率3.1%(去年同期2.2%),最高72%(去年同期48%)。
7. 稻曲病。
中、晚稻大部分稻區3級,局部4-5級。發生面積約700萬畝。
主要依據:
(1)菌源充足。近年來稻曲病發生普遍,菌源廣泛。
(2)感病品種種植面廣。珞優、岡優、Y優、蓉優、揚兩優、豐兩優、華安501、兩優培九等品種高感稻曲病。
(3)中晚稻生育期不整齊,抽穗揚花期遇陰雨天氣的田塊發生較重。
(4)氣候因素無不利影響。今年階段性降雨較多,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病菌傳播和侵染。
8. 水稻其它病害。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細菌性基腐病等病害在部分地方將有一定面積發生,有局部流行風險。
二、玉米病蟲
(一)發生趨勢。
1. 玉米螟。
二代3級、三代4級;發生面積約700萬畝次。
2. 紋枯病。
鄂西南4級、鄂北崗地2級、其它產區3級;發生面積約400萬畝。
3. 大斑病、小斑病。
大部地區2-3級、感病品種4級,發生面積約400萬畝。
4. 玉米銹病。
大部3級,局部4級,發生面積約300萬畝。
5 . 玉米褐斑病。
鄂北3級、發生面積約100萬畝。
6. 玉米其它病蟲害。
棉鈴蟲、高梁條螟、桃蛀螟等鉆蛀類害蟲全省大部3級,發生面積約300萬畝次。
(二)預測依據。
1. 病蟲基數。
目前一代玉米螟發生面積147萬畝,江漢平原、鄂北崗地春玉米平均被害株率4.5%(通山)-19.1%(南漳),最高55%(棗陽),平均百株蟲量8頭(仙桃)-56頭(咸安),最高280頭(黃州區),一代殘蟲基數滿足發生條件。大斑病發生面積19.2萬畝、平均病株率0.9%(崇陽)-25.7%(當陽),最高70%(當陽)。小斑病零星發生、面積約2.5萬畝。
2. 品種抗性。
我省部分品種抗病性較弱,如鄂玉系列較感紋枯病、銹病,蠡玉系列品種感大斑病,特別是近年引進的北方品種,在鄂西山區及丘陵產區病害發生較重。
3. 天氣因素。
據氣象部門預測,7-8月降水鄂西北和鄂東南偏多1-2成,其余大部偏少1-2成。7-8月鄂西北北部氣溫正常略低,其余大部正常略高。天氣因素對玉米螟、大斑病等發生為害沒有明顯不利影響。
三、棉花
(一)預測趨勢。
1. 棉盲蝽。
三代、四代大部3級、混栽區4級,發生面積約200萬畝次。
2. 棉鈴蟲。
三代2-3級、四代3級、發生面積200萬畝次.
3. 伏蚜。
大部棉區3級、局部4級,發生面積約100萬畝次。
4. 棉葉螨。
大部棉區3級,發生面積約120萬畝次。
5. 煙粉虱。
大部棉區2級、棉菜混栽區3-4級,發生面積約60萬畝。
6. 枯、黃萎病。
老病區4級,發生面積約60萬畝。
7. 鈴病。
3級,發生面積約60萬畝。
(二)預測依據。
1. 病蟲基數。
各監測站6月20系統調查,目前2代棉鈴蟲主要在早發棉田為害,蟲量較低,累計百株卵量5.7粒(新洲)-11.9粒(武穴)、百株蟲量0.3(新洲)-0.5頭(棗陽)。棉盲蝽平均百株蟲量0.2頭(鐘祥)-1.3頭(武穴)。棉蚜百株三葉蚜量一般在17.3頭(武穴)-63頭(公安),一般有蚜株率1.8%(鄂州)-7.6%(公安)。棉葉螨一般三葉螨量7.8頭(天門)-132頭(新洲),有螨株率5.1%(公安)-32%(新洲)。枯萎病一般病株率公安3.7%、鐘祥3%,鐘祥重病田塊最高15%,其它縣區零星見病。黃萎病一般病株率鐘祥0.1%、公安2.2%、天門4.1%,公安縣重病田塊最高7%,其它縣區零星見病。
2. 作物布局及品種抗性。
棉區玉米、蔬菜種植面積擴大,棉花面積減少,棉花與瓜菜套種(插花)面積增加。棉田的縮減,插花田、橋梁田的增多易造成棉鈴蟲、棉盲蝽等害蟲集中為害。我省部分棉區棉花常年連作,枯萎病、黃萎病菌源大量積累,老病窩多。我省種植的棉花品種對黃萎病枯萎病抗性弱,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病害發生。
3. 田管因素。
我省種植的基本上是抗蟲棉,棉田化學農藥的施用次數和用藥量減少,減弱了對棉盲蝽、棉蚜等害蟲兼控作用。棉盲蝽為害時間比較長,發生期不整齊,世代重疊現象嚴重,防治較為困難;棉蚜、棉葉螨繁殖速度快,遇合適天氣極易暴發為害。
4. 天氣因素。
據氣象部門預測,7-8月降水鄂西北和鄂東南偏多1-2成,其余大部偏少1-2成。7-8月鄂西北北部氣溫正常略低,其余大部正常略高。棉區天氣因素對棉鈴蟲、伏蚜、葉螨、盲蝽等病蟲害沒有明顯不利影響。
四、柑橘、茶葉
2017年柑橘、茶葉病蟲整體中等至偏重發生,蟲害主要有柑橘紅黃zhizhu、柑桔大實蠅、銹壁虱、茶尺蠖、茶小綠葉蟬等,病害有柑橘煤煙病、炭疽病、柑橘瘡痂病等。具體預報見表1。
(一)柑橘、茶葉病蟲發生趨勢。
柑橘、茶葉病蟲發生趨勢見下表。
表1 柑橘茶葉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
病蟲名稱 |
發生級別 |
發生面積 (萬畝次) |
為害/發病高峰期 |
柑橘紅黃zhizhu |
3級,局部4級 |
200 |
8-9月 |
柑橘潛葉蛾 |
2-3級 |
80 |
8-9月 |
柑橘蚧類 |
2-3級 |
60 |
7-8月 |
柑橘粉虱類 |
2級 |
80 |
7-9月 |
柑橘銹壁虱 |
4級 |
80 |
7月 |
柑橘炭疽病 |
3-4級 |
80 |
7-8月 |
柑橘煤煙病 |
3-4級 |
50 |
7-9月 |
柑橘瘡痂病 |
3級 |
100 |
8-9月 |
茶小綠葉蟬 |
4級 |
100 |
7-10月 |
茶尺蠖 |
局部4級 |
30 |
7-10月 |
茶蚜蟲 |
3級 |
50 |
7-9月 |
茶炭疽病 |
局部3級 |
40 |
7-9月 |
(二)預測依據。
1. 病蟲基數。
各地6月中下旬調查,宜都矢尖蚧加權平均雌成蚧150頭/百葉、若蚧130頭/百葉,第二代柑桔粉虱加權平均320頭/百枝,柑桔紅zhizhu310頭/百葉,瘡痂病病葉率加權平均8.2%,炭疽病病葉率加權平均7.9%。丹江口柑橘紅zhizhu蟲量200-300頭/百葉,矢尖蚧6-8頭/百果,銹壁虱6-9頭/百果,英山茶樹尺蠖平均密度1.5頭/m2,茶小綠葉蟬百葉蟲量5-23頭。恩施利川茶尺蠖3.2頭/m2,綠盲蝽2.3頭/m2,小綠葉蟬18.6頭/m2。
2. 天氣因素。
7-9月份我省大部柑橘、茶業產區氣溫正常略偏高、降水略少1-2成,天氣因素對柑橘、茶樹病蟲發生為害沒有明顯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