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省各地植保站監測調查結果,結合歷史資料、栽培、氣象等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我省玉米螟將偏重發生,發生程度不均衡,重點發生區在中、西部玉米主產區;發生期接近常年,成蟲羽化盛期相對集中,大部分地區約在7月中旬。
預報依據:
1、蟲源基數回升,冬后存活率稍高。去年秋季扒桿調查,全省有43個縣份百桿越冬活蟲量高于40頭,較上年多6個縣份;有11個縣份高于100頭,較上年多2個縣份。玉米螟百桿越冬活蟲量全省加權平均為75.8頭,較常年低38.3%,處于我省歷史較低水平,但較上年增加12.8%,仍較大幅度的高于40頭的防治指標。今春調查冬后存活率全省平均為86.44%,較上年下降5.7%,高于常年0.6%。
2、化蛹羽化進度接近常年,期間死亡率較低。據各地扒桿調查,至7月初,二代區肇源、肇州、泰來越冬幼蟲化蛹率接近100%、羽化率達到80%、死亡率平均為28.7%,化蛹羽化進度略快于常年同期。一代區越冬幼蟲化蛹率、羽化率、死亡率調查,肇東分別為61.63%、30.5%、18%,雙城分別為57.6%、24.2%、23.2%,雞東分別為69.1%、38.2%、10.9%,北林33.3%、11.1%、5.6%,化蛹羽化進度基本與常年持平。總體看,今年各地化蛹羽化進度接近常年同期,化蛹羽化期間螟死亡率全省平均為18.7%,與去年及常年比分別下降3.6%、31.8%。
3、作物長勢與氣象條件無不利影響。近期我省多高溫少雨天氣,玉米生育進度加快,玉米生育期基本與玉米螟發育進度吻合。另據省氣象部門預測,7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略少,平均氣溫正常略高,對玉米螟發生為害無不利影響。
綜合分析,今年玉米螟蟲源基數回升,存活、發育較好,預計大部分地區發生程度將重于去年,一些玉米螟基數較高、玉米長勢較好、雨水適中的地區將造成較重為害。為此,各地要高度重視玉米螟的防控,加大田間調查監測力度,及時發布防治預報,對預計高于防治指標的地塊,指導農戶適時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玉米螟為害。
防治建議:
一、誘殺成蟲。玉米螟化蛹高峰期,在玉米秸稈垛周圍設置投射式殺蟲燈或投射式殺蟲燈上加掛性誘芯,每天晚9時至第二天凌晨4時開燈,誘殺玉米螟成蟲。
二、放蜂治卵。根據玉米螟化蛹羽化和田間落卵調查結果,在玉米螟落卵期間,田間釋放赤眼蜂2-3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每畝地每次放兩點,總放蜂量15000頭。
三、防治幼蟲。玉米心葉末期,利用自走式高桿作物噴霧機田間噴灑生物藥劑BT(蘇云金桿菌)粉劑25克/畝(50000UI/毫克),防治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