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5月31日,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農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調整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推動技術創新使國內農藥工業有了長足發展,但產業集中度不高、部分產品產能過剩、創新能力弱、產品同質化嚴重、“三廢”處理技術滯后等問題依然突出。面對新形勢,“十三五”期間需著力調整產業組織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技術水平;繼續調整產品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和節約資源,力爭在產業集中度、產品發展、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新成績。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全國農藥產量374.4萬噸,可生產500多個品種,常年生產300多個品種。2014年農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 3008.41億元,實現利潤225.92億元。2011~2014年,我國農藥銷售收入年均遞增17%,利潤年均遞增23.9%。
“十二五”期間,農藥工業一是產業布局更趨集中,江蘇、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五省的農藥工業產值占全國的68%以上;二是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全國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農藥生產企業有10家,2014年則達到38家;三是產品結構更趨合理,2015年全國農藥產量為374.4萬噸,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產量占農藥總產量的比例分別為21%、9%和70%,農藥產品中,高效、安全、環境友好型新品種、新制劑所占比例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四是技術創新取得一定成績,30個創制品種進入了國內外市場,累計推廣面積3億畝以上,部分產品的銷售額超過2億元,“十二五”期間累計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
在全球農藥及中國農藥發展的新形勢下,《規劃》提出“十三五”發展四個目標:第一,農藥原藥生產進一步集中,到2020年,農藥原藥企業數量減少 30%,其中銷售額在50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5個,銷售額在20億元以上的農藥生產企業有30個。第二,產品發展目標是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產品結構更趨合理,提高對農業生產的滿足度。高效、安全、經濟和環境友好的新品種占據國內農藥市場的主導地位。第三,到2020年,農藥創制品種累計達 70個以上,國內排名前十位的農藥企業建立較完善的創新體系和與之配套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創新研發費用達到企業銷售收入的5%以上。 第四,到2020年,農藥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將有較大提高,大型企業主導產品的生產將實現連續化、自動化。《規劃》還提出為保障順利實施配套的產業政策及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