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水肥一體化:插小棍做記號眼見為實咱信了


農資網 2015年8月13日 09:41 來源:農民日報
7月的內蒙古高溫干旱,田里的玉米多已打蔫,但在赤凌一級路道邊的玉米卻葉色墨綠、長勢正盛。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鎮農科站站長姚仲軍說,這1000畝玉米水肥一體化示范區,已澆水4次,追肥2次,再過一周就要進行下次追肥了,及時有效的水肥供應使這片玉米免受干旱影響。
  近年在國家和自治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內蒙古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積極推動水肥一體化技術落地。截至2014年,內蒙古已建成滴灌819萬畝,噴灌750萬畝,噴滴灌面積已占全區水澆地的1/3以上,其中已有164萬畝實現了水肥一體化。2015年初,由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三級土肥系統20余名技術骨干,組成了“三級聯創”技術服務組,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開展駐村蹲點工作,全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
  據有關專家預計,如果內蒙古800多萬畝滴灌田都實現水肥一體化,比滴灌設備僅做節水灌溉年可節約化肥約1.2萬噸,年可增產糧食約25億斤,同時內蒙古地區適宜建設膜下滴灌的面積約5000萬畝,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那么,在水肥一體化的推進過程中,農民的意愿究竟多被看重?他們是如何轉過思想認識的彎,來接受這項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
  1
  推廣重要憑據:必須緊密與農民意愿相結合
  “農民的需求為大!比珖r技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博士常跟農技推廣人員強調,水肥一體化要注重調研,摸清農民需求,緊密與農民的意愿相結合。自治區土肥站站長鄭海春介紹說,自治區農牧業廳“三級聯創”技術服務組駐村蹲點數月,首先就是入戶調研,對500余個農戶開展專題調研,全面摸清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中的問題,詳細列出農民的需求清單,因地制宜,因戶施策。
  7月中旬,全國水肥一體化現場會在赤峰市舉行。“農民最看重的就是效益。”乃林鎮農情農意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王紅軍說,他150畝溫室大棚在實施了水肥一體化后,可以節水80%,省工80%,節肥50%,增產20%,現在他不用下地,打個電話就能給80多個溫室大棚澆水,種出來的蔬菜品質好、銷路暢。
  由于是新型技術,起初好些老百姓怕花錢、費事就不太接受。即使在財政項目補貼的情況下,當地還是有好幾座溫室沒有安裝水肥一體化設備。但當其他溫室使用經年并見了效益,這幾戶后悔了,雖然財政項目已經結束,這幾戶仍然自掏腰包拿出全款給自家溫室安裝了設備。
  60多歲的劉全是乃林鎮興隆莊村一組的看井人,剛開始對水肥一體化抱著將信將疑態度。今年玉米剛拔節,他悄悄找了兩根小木棍,分頭插到水肥一體化和大水漫灌的地里,標上玉米株高記號。過了7天他用尺子一量,發現水肥一體化的玉米長高了15厘米,而大水漫灌的玉米只長了5厘米。之后,劉全逢人就說水肥一體化好,咱眼見為實了。
  2
  把經濟賬算好:水肥同步需要本地化技術產品
  鄭海春站長一直認為節水未必增糧,重點是要實現水肥一體,水肥一體化最核心的技術,就是在輸水的同時對作物施肥,實現水肥同步。
  乃林鎮農民一年只種一茬玉米,圍繞玉米種植的投入與產出,就是他們一年生計所系。姚仲軍站長告訴記者,現在老百姓還是很認可玉米膜下滴灌的,澆水方便,增產效果也好。目前水肥一體化最大的問題就是施肥,雖然施肥技術規程設計明確,但配備的施肥罐容量小需要經常加肥,用起來費事,老百姓嫌麻煩。而且,乃林鎮山坡地較多,常規的壓差式施肥罐不好用。
  彌鴻大學畢業后從陜西老家出來,當上了內蒙古聯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2015年過完年后常駐乃林鎮,每天主要跟著姚仲軍他們下地做水肥一體化技術培訓與支持。興隆莊村五組的井房內,彌鴻向農民介紹注肥機的使用方法:“這是300升容量的施肥桶,100公斤水溶肥往施肥桶里一倒注滿水,打開攪拌機,有5分鐘左右就能完全溶解了。然后打開注肥開關,根據提前設計好的施肥時間調節流量計的大小,注肥泵就能按照設計把肥料泵入管道,通過滴灌管輸送到玉米根部土壤了。”注肥機是在滴灌過濾裝備的基礎上設計的施肥系統,安裝和使用都很方便,一方面可以控制施肥速度和施肥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管道壓力,山坡地用起來效果也很好。
  目前,類似內蒙古聯業這樣的專業裝備制造商都在大力研發本地化的技術產品,一套本地化后的注肥機市場價2.3萬元,可給200畝玉米地施肥,能連續使用10年。這樣,每年畝種植成本相當于只增加了11.5元,而實現水肥一體化每畝可增產100~150公斤玉米(14%含水量),同時省種、節水、減肥、省藥、省工效益明顯,每畝可增加純收益300~500元。
  3
  培養全局觀念:適度規模化經營是推廣前提
  水肥一體化的大面積推廣離不開農業規;洜I緊密跟進。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乃林鎮成立了20余家專業種植合作社,已有1萬余畝耕地實現了規模化經營,占全鎮耕地的1/10以上。合作社為農戶提供了從播種到收獲包括種子、化肥、地膜、農機等各項服務,農民可以根據自家情況自愿選擇,自治區土肥站副站長林利龍將這樣的合作社形容為提供“套餐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經營主體。規;洜I一方面方便了水肥一體化的實施,同時因統一管理增加了水肥一體化效益。
  然而,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姚仲軍站長苦惱地告訴記者,2015年乃林鎮農科站與康禾合作社合作搞示范,探索新的經營方式,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托管協議,土地由合作社代種,合作社保障相當于農戶自己種植玉米時每畝800元純利潤的最低標準,如果合作社收獲后畝純利潤超過800元,合作社再與農戶進行3∶7分成,農科站為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事實上,還是有農戶不相信這種經營方式能夠保證自身利益,始終不參加合作社。記者現場看到,100畝的示范田里出現了“插花”局面——有的田畦膜下鋪著滴水管,有的就沒鋪,非常影響水肥一體化技術整體效應。
  姚站長表示,做老百姓工作需要耐心,讓老百姓在規模化經營中得到好處,才能打破老百姓心中的疑慮,才能借此培養他們的全局觀念,才能走上規;洜I、推廣水肥一體化的道路。
  看到水肥一體化農業技術人員在當地開展農戶調研,建設水肥一體化示范片區,進行水肥技術創新試驗和培訓,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節水處處長杜森風趣地總結:“內蒙古土肥站全稱是土壤肥料和節水農業工作站,看來‘節水農業’這4個字不是虛加的,而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
(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