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農業互聯網,還是要談信息化,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制高點,也是現代農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它對現代農業既有一個引領的作用,又有一個驅動的作用。”7月22日,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在2015中國互聯網大會的農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表示。
在王小兵看來,信息透明度和數據流動性的不斷增強,是“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內在動力。
北京中博融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亮也在論壇上發言時就談到,當前我國農藥市場中的問題和矛盾不斷增多,而信息化水平較低,正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大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農藥作為一項重要的農業投入品,在國內的農業病蟲草鼠防控貢獻率達到70%至80%,目前我國有農藥生產企業1800多家,常年生產300多種農藥,農藥市場份額達到3800億元。
“但從企業角度來看,目前其信息化水平比較低,管理手段比較落后,無法準確掌握市場動態信息,進而影響到產品上,就表現為農藥產品識別率較低、信息承載有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藥身份認證難的問題。”閆亮表示。
由于農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無法跟企業之間形成交流和互動,往往只能依靠經驗去選擇農藥,這就導致其對于農藥的藥性、使用量等都沒有較好的認識與把握。
據閆亮介紹,互聯網因素的融入和信息化的推動,將使這種情況將得到較大改善,如該公司打造了一個名為“農藥通”的立體化農藥身份認證平臺,由手機應用 APP、產品管理系統和云服務構成,可以給農民、農藥經銷商甚至是農藥監管部門提供一個全面了解信息的渠道,也為企業和農民之間搭建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
“這樣一來,農民可以在平臺上了解并掌握更多種田和用藥的科學知識,可以買到放心、安全的農藥,并且通過平臺將其所需、所求與企業進行互動,在種植過程中避免亂用濫用農藥,從而降低對土壤大氣的污染,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閆亮表示,目前農藥市場顯示有12%的假冒偽劣產品,通過“農藥通”移動服務端可以進行防偽查詢并對假冒偽劣產品進行舉報,為相關部門的監管提供便利,同時也給環保部門對農藥包裝回收提供依據。
王小兵在現場還對當前“互聯網+”現代農業的一些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其中包括:農業門戶網站群基本建成,涉農網站現在已經達到4萬多個,農業電商平臺不斷涌現,致力于農業信息服務的12316服務熱線現在已經覆蓋到全國三分之一的農戶。
“農業信息化的推進明顯加快,一些新的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廣非常明顯,尤其是農產品(000061股吧)電商發展迅速,截至去年,其網絡零售產生額達一千億元,約占整個農產品經營總量的3%。”王小兵表示。
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戰略負責人劉希富對此頗為贊同。他舉例稱,阿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江蘇省沙集鎮“雙11”當天,成交額將近6000萬元,該數據超過了2009年阿里整個“雙11”總成交額5500萬元的數值。“現在一個鎮一天就達到了這個額度,由此也可以看到接下來整個農村電商發展的巨大潛力。”劉希富感嘆道。
京東農村戰略負責人李賀明則在會上透露,目前京東正積極在“農業+智能供應鏈”方面進行探索,預計要做一個品牌捆綁模式,即將新希望的肉禽產品和海爾的智能烤箱做一個捆綁。
“比如消費者喜歡吃龍蝦、喝啤酒,那么生產龍蝦的地區是不是可以和啤酒品牌做一個捆綁?”李賀明介紹,這也是他們在模式方面的探索。
“農產品電商的發展,體現了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規律,將會給農業發展帶來一個巨大的變化。”王小兵認為。
也有專家提出了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劉茂先就在論壇上提出,要搞好“互聯網+”,離不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新硬件建設,如果硬件硬不起來,也就什么都加不起來,這一問題在農村更加突出,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發展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