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2014年前3季度,連云港口岸化肥進口量達77.68萬噸,貨值2.4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貨重增加234.25%,貨值增加145.92%,在前2個季度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圖為江蘇連云港碼頭工人從大型遠洋運輸輪上卸運進口尿素。
近日,商務部網站公布了2015年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分配原則及相關程序。自2014年12月15日起,受理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申請并發放2015年《化肥進口關稅配額證明》。2015年我國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1365萬噸。其中,尿素330萬噸;磷酸二銨690萬噸;復合肥345萬噸。
這標志著2015年我國化肥進口配額發放工作已正式啟動。那么,為什么化肥進口要實行配額管理?這些年我國化肥進口情況怎樣?對國內化肥市場的影響有多大?今后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為此,中國化工報專門組織人員進行了調研采訪。
配額總量已達上限
先來先領一視同仁
據中國化肥信息中心主任陳麗介紹,我國對化肥進口實行關稅配額管理,與WTO密切相關。我國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在加入WTO談判過程中,為保護關系到國計民生同時國內又比較薄弱的產業發展,我國明確要求對包括小麥、玉米、大米、棉花、食糖、豆油、棕櫚油、菜子油、羊毛等農產品和化肥、毛條等工業品實施關稅配額管理,以1995年至1997年作為基期計算關稅配額量。
關稅配額是指在配額內實行低關稅,配額外實行高關稅。關稅配額管理制度由配額基期準入量、配額年增長率、配額內外稅率、非國營貿易比例等要素構成。
根據達成的協議,我國對3種主要化肥(尿素、磷酸氫二銨、三元復合肥)實行配額管理,并給予5年的緩沖期,即開始的時候進口配額少,以后每年遞增,5年后達到最終配額量,此后不再變化。尿素基期準入量(第一年進口量)為130萬噸,第二年開始每年增加50萬噸;磷酸二銨基期準入量為567萬噸,年增長率5%;NPK復合肥基期準入量為283.5萬噸,年增長率5%。到2006年時尿素進口配額為330萬噸,磷酸二銨690萬噸,復合肥345萬噸,這也是最高配額量,自2006年以后,每年都是這個配額量不再變化。配額管理部門即商務部在每年10月份前后公布下一年的配額量及具體申領辦法。
這次商務部在公告中提出實行先來先領,直至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申領完畢,這充分考慮了市場公平原則,只要是有化肥進口資格的企業都可申領,是國有企業的申領國營貿易配額,是民營企業或其他非國有企業的則申領非國營貿易配額,先來先領,后來后領,配額發放完畢為止。
不管是國營貿易配額還是非國營貿易配額,兩者的進口稅率都是一樣的,都是1%,配額外為50%;只是兩者的配額量有差別,例如,尿素國營貿易額度是297萬噸,非國營貿易額度是33萬噸;磷酸二銨國營貿易額度是352萬噸,非國營貿易額度是338萬噸;復合肥國營貿易額度是176萬噸,非國營貿易額度是169萬噸。國營貿易額度與非國營額度之間的比例分配,是在WTO條款中早就規定好的。
為防止有些企業濫領配額,申領的配額量很大,實際完成不了那么多進口,造成配額浪費,商務部規定,2015年起始數量以2014年起始數量為基礎,并按以下情況進行調整:2014年核銷率在80%以上的企業,上調40%;2014年核銷率在50%~79%的企業,上調20%;2014年核銷率在25%~49%的,維持不變;2014年核銷率在25%以下的,扣減50%;2014年之前有業績,但2014年沒有申領化肥進口關稅配額證明的企業,起始量維持不變;新申請企業配額2000噸。
總量偏小市場平穩
鉀肥復肥進口量大
根據國家海關統計數據,1995年我國化肥進口量為1574.96萬噸,2013年進口量為783.3萬噸,進口量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記者了解到,進口量最大的為2002年,共進口1669.18萬噸,這是加入WTO后的第二年,由于進口政策放松,當時市場進口熱情比較高,加之此時也進入了我國糧食產量較快增長期,農業生產對化肥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自2002年至2007年我國我國化肥進口量都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但2008年以后,隨著我國化肥產量的大幅增加,氮磷肥已能自己滿足需求并還可部分出口,只能鉀肥等少數品種需要進口,使得我國化肥進口明顯下滑,特別是2009年達到最低點,僅進口392.78萬噸,這一年主要是進口大戶氯化鉀要消化庫存,基本上沒有多少進口。自2010年以后,我國化肥進口進入平穩期,年進口量在700萬~850萬噸之間窄幅波動。
《中國化肥信息》雜志主編何暉分析說,從具體的進口情況看,WTO條款對3大肥種尿素、磷酸二銨、復合肥實行配額管理,但實際上我國加入WTO后,哪個品種都沒有達到過年度配額。這3大肥種均在2002年達到進口量最高,尿素進口79.07萬噸,當年進口配額是130萬噸;磷酸二銨進口492.5萬噸,當年配額是567萬噸;復合肥進口281.97萬噸,當年配額是283.5萬噸,這是兩者最為相近的,但也沒有超過。
而自此之后,則是實際進口量與配額相差更大,特別是尿素,大多數年份進口量都在10萬噸以下,有些年份甚至不足千噸,與330萬噸的進口配額相差甚遠,進口配額基本無用,主要原因就是我國尿素價格是世界洼地,比國際市場低出20~30美元/噸左右,國外尿素進不了中國市場。
何暉表示,加入WTO之前,國內化肥界普遍對加入WTO后國外化肥沖擊國內市場是很擔憂的,但實際情況遠比預想的好,主要原因是得力于國內化肥的大發展,在與國外化肥競爭中不僅未占下風,反而在有些方面還占了上風,頂住了國外化肥的沖擊。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我國化肥主要有兩大進口品種:一是氯化鉀,二是三元復合肥。我國是個缺鉀國家,自產鉀肥不足,需大量從國外進口,氯化鉀是我國的第一大化肥進口品種,正常情況下,每年進口量都在500萬噸以上,最高的2007年,達到了941.35萬噸。大量的氯化鉀進口為保障國內鉀肥市場供給發揮了積極作用。
復合肥方面,據廣州隆林農資公司總經理陳吉良介紹,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噸以上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進口,主要來自于挪威、俄羅斯、羅馬尼亞、比利時等國。這些進口復合肥大多含有硝態氮,用在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上見效快、效果好,在廣東、廣西、海南等沿海地區很有市場,盡管價格比國產普通復合肥高出一大截,但不少農民仍然喜歡買。這也帶動了國產高檔復合肥的發展,近幾年來,金正大、新都化工、深圳芭田、貴州開磷等許多廠家都在大力發展硝基復合肥,搶占了部分進口復合肥市場。
兩大因素利好進口
企業并非高枕無憂
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共出口化肥1829萬噸,同比增加42.5%;共進口化肥684萬噸,同比增加9.2%。出口量遠大于進口量,進口問題并沒有對國內市場形成大的沖擊,但這并不意味著今后就可高枕無憂,永遠不會出現進口肥沖擊國內市場的問題。
業內專家指出,今后化肥進口面臨的形勢比現在要復雜。盡管目前我國化肥出口占優,但形勢在不斷變發生變化,今后有可能出現進口占優,對此不可掉以輕心。
陳麗分析認為,今后的進口沖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低成本國際化肥產能增加,特別要警惕海灣地區和北美地區的新增產能。
一是海灣地區。由于海灣地區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硫黃和磷酸鹽原料,該地區正在成為全球氮肥和磷肥生產中心。在5月份由海灣石化和化學品協會(GPCA)舉辦的第四屆化肥大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年,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地區的合成氨產量已占全球供應量的16%,尿素占到全球供應量的近30%。
2016年,海灣地區化肥年產量將由2011年的2100萬噸增至3200萬噸,年均增長7.5%。屆時,該地區尿素類和磷酸鹽類化肥出口將分占全球總量的36%和24%。到2018年,海灣地區化肥產量預計達到4640萬噸。未來幾十年,該地區合成氨和尿素產量還將不斷增長,從而繼續提高其全球市場地位。
二是北美地區。以前美國是世界尿素生產大國,但隨著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上漲,成本急劇上升,美國大量的尿素裝置被迫停產,美國也由尿素出口大國變為尿素進口大國。但現在的形勢又出現了新的變化,由于美國頁巖氣開發取得成功,大幅降低了天然氣價格,從2008年6月的超過13美元/千立方英尺下降到2012年4月的不到2美元/千立方英尺,據專家分析,美國頁巖氣的合理價格在5美元/千立方英尺左右,約合人民幣1.1元/立方米左右。
目前美國肥料界又在蠢蠢欲動,擬利用其頁巖氣優勢來生產氮肥。9月23日,世界上最大和第二大氮肥生產企業挪威的雅苒國際和美國CF實業公司表示,他們正在就雙方的合并進行初期談判。分析指出,如果美國基于低成本天然氣成為尿素凈出口國的話,雅苒不斷向北美擴張將使CF實業公司受益。
另一方面,優惠政策的取消將會增加我國化肥生產成本。
目前我國化肥行業享有電價、天然氣價格、稅收、鐵路運價等多項優惠政策,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這些優惠政策都將陸續取消或大幅減少,這將導致我國化肥生產成本的增加,降低我國化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屆時不僅會出現我國化肥出口難度加大的問題,還可能出現化肥進口增加的問題。
有位沿海地區的化肥行業人士特別分析了取消鐵路運價優惠對化肥進口的影響。他說,現在新疆尿素到達華東、華南等沿海市場的鐵路運價在500元/噸左右,如果取消化肥鐵路運價優惠,預計將增加運輸成本300元/噸以上,而從國外進口化肥用船運到中國沿海地區,運價肯定比這個便宜。現在沿海地區有些發電廠,寧愿買進口煤,也不愿要內地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進口煤的運費比國內運費還便宜,對企業來說更合算,以后化肥市場也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化肥運價上漲幅度越大,越有利于化肥進口。
降低成本以產頂進
應對未來外部沖擊
那么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呢?
何暉的看法是,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消費國,隨著世界化肥產能的不斷增加,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化肥生產商把目光對準中國,希望從中國這個大市場中分一杯羹。面對著今后可能出現的進口壓力,中國化肥企業唯有節能降耗,不斷降低成本,強身健體,提高競爭力,才是正確的選擇。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們依靠低成本優勢,成為地度過了加入WTO后的困難時期,成功地頂住了國外化肥大量進入中國市場,相反我國還有大量的化肥出口到國外市場。今后我國也只有用低成本這個手段才能抵御國外化肥對中國市場的沖擊,和國外化肥展開面對面的正面競爭。
另外,復合肥應該實行“以產頂進”,廣西一家化肥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他談到了磷酸二銨的例子,以美國磷酸二銨為代表的進口磷肥進入我國市場較早,在21世紀之前幾乎一度壟斷了國內二銨市場,但后來我國大力發展磷酸二銨產品,實行“以產頂進”戰略,興建了多套大型磷酸二銨裝置,使得磷酸二銨的進口量大幅減少,如今我國每年還有400萬噸左右的磷酸二銨要出口到國際市場。
三元復合肥和磷酸二銨很相似。我國復合肥生產技術已大幅提高,不論是技術先進性還是產品質量,國產復合肥都可與進口復合肥相媲美。現在我國每年還有100多萬噸的復合肥進口,實際上這是沒必要的,大多數都可由國內復合肥廠家生產,國產復合肥完全可以去占領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