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增值稅或引發鉀肥產業“連鎖效應”


農資網 2014年10月13日 10:24 【
關鍵詞:鉀肥
日前,有關部委對于化肥行業恢復增值稅征收召開意見會。有專家預測,國家相關部門將針對化肥出口,以關稅調節慢慢過渡為增值稅調節。對于出口關稅和生產環節增值稅“兩稅合一”的思路,得到了氮肥、磷肥行業的默許,卻在鉀鹽行業引起軒然大波。

  或許“這一信號再次表明政府簡政放權、用"市場之手"調節行業發展的決心”。但是,對于起步晚、基礎低以及市場化程度不同步的鉀鹽行業,特別是中國特殊國情使鉀肥無法形成出口,“一刀切”施行增值稅征收政策,對于鉀鹽企業將產生一連串連鎖反應,產生巨大影響。

  立意差異 鉀肥“躺槍”

  按照新財稅制度,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鉀肥部經理王蓓分析認為:“簡單地說,就是有增值則征、無增值不征。”她告訴記者,但在實際計稅過程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因此,中國采用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稅款抵扣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后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從2001年8月1日開始,國家對于尿素以外的氮肥、磷酸二銨以外的磷肥實行免征和返還部分增值稅政策。但是,隨著化肥產業的發展、新型復混肥的不斷涌現,目前尿素和磷酸二銨以外的氮肥和磷肥的生產原料無法準確界定。此次恢復氮肥、磷肥的增值稅統一征收,重在理順產業,將尿素、磷酸二銨以及氮肥、磷肥置于同一個財稅平臺,將有利于市場管理。同時,政策的出臺更兼顧了坊間所傳“將氮肥、磷肥的出口關稅調節過渡為增值稅調節”。

  有企業認為:“由于企業不繳納增值稅,對于下游工廠來說,就沒有可以抵扣增值稅的憑證,工廠方面就會有一些顧慮。”江蘇中農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秀麟認為:“如果化肥企業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下游企業就進行增值稅抵扣,這樣也就降低了下游企業的稅賦。”對于出口環節,同樣抵扣后的增值部分也會相對降低。

  但是,鉀肥一直實行增值稅先征后返,國情現狀決定了鉀肥產品更新慢、更不可能形成批量出口。但是,取消增值稅優惠政策的“立意差異”,導致鉀肥生產成本出現“平地起高樓”的陡增態勢。原因在于鉀鹽產業集中了礦產開發和肥料生產的雙重產品特性。青海鉀鹽龍頭企業代表認為:“鉀鹽行業的特殊性,使產業上游銷項難以形成,增值稅的抵扣優勢無法體現。”

  作為國務院拉動內需十項舉措中推行時間最為明確的一項,增值稅轉型被賦予了厚望。從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轉型改革開始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相對于生產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對企業的正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固定資產所含的進項稅款可以從當期銷項稅額中予以抵扣,從而使企業當期繳納的增值稅額減少,這相當于等量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入;二是由于增值稅的減少引起以它作為稅基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的減少,這會節省企業的現金流出。

  但是,有投資分析人士認為,對于礦產資源企業,其投資大、設備折舊期長,特別是投資中購入設備類在整個投資中所占的比例較小,抵扣設備稅項相應較少。同時,對于投資回報期長的行業,相對于征收的基數來說,每年抵扣的比例也相對較小。在銷售額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總額增加,相應地就要多交稅。簡單地說,由于基本無進項,形成無銷項可抵的局面,并導致最終下游產品價格的上漲。

  國產鉀肥企業大多屬于資源型企業,由于上游無法抵扣,且產品大部分直接面向終端,也導致下游沒有用于抵扣的鏈條,所有稅賦只能“加載”于農民消費環節。一位鉀鹽領軍企業管理者告訴記者,增值稅對于鉀肥生產企業來說影響巨大。“由于是資源性產品,抵扣項較少,最終將導致大約10%以上的成本增加。而對于氮肥、磷肥企業則微乎其微。”

  國情差異 市場不一

  關于化肥行業恢復增值稅征收的提議,始于2010年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臨沭縣農業局農經中心劉建文在全國“兩會”期間交的“取消化肥行業增值稅優惠的建議”提案。他認為,隨著目前化肥市場、定價機制及行業發展的變化,廠家或經銷商一方面享受著國家稅收的優惠,另一方面卻根據市場供求自主決定銷售價格,使稅收優惠無法直接惠及農民群眾。其結果是生產廠家、經銷商成為優惠政策的獲利者,而稅收政策的優惠對象卻由于國家取消最高限價而沒有得到預期的實惠。

  直取其意,就是取消限價,最終將化肥產品市場化,順應民意、理順市場。顯然,按此立意恢復增值稅征收,最終落腳點也在于推進化肥行業的市場化進程、完善市場化稅收體制。

  一位雄踞青海的鉀鹽龍頭企業負責人認為:“多年以來,國家針對鉀肥施行增值稅先征后返政策,對于國產鉀肥產能提升具有重大積極作用。增值稅先征后返,使國產鉀肥產能占到國內用量2/3的比例具有很大支撐作用。同時,也降低了國際鉀肥市場對于中國的話語權,減少了鉀肥進口。不僅為中國節省了大量外匯,同時也為發展中國農業、實現糧食爭產起到關鍵性作用。”

  不可否認,增值稅政策以“稅收促發展”點燃了中國鉀鹽產業飛速疾馳的發展引擎。可是,對于進口、國產、國內代理商的多重覆蓋的中國市場,特別是國情特殊、實現自給尚且立足未穩的中國鉀肥產業來說,市場化尚在多渠道“較力”的映射之中。

  鉀肥是涉及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物資,同時,中國又是一個嚴重缺鉀的國家,甚至可以用鉀肥“貧瘠”一詞形容中國國土面積中的鉀鹽儲量。我國鉀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鹽湖和新疆羅布泊,總儲量達4.5億噸折純量,約占世界鉀資源總儲量的2.6%。其中,較易開采可溶性鉀資源比例較低。可以說是我國對外依存度達50%以上的稀缺資源。

  中國鉀鹽不同于氮肥、磷肥的發展歷史,其具有特殊的歷史性。在國內鉀鹽開發沒有形成之前,中國市場飽受國際供應商的價格“蹂躪”。也許,中國鐵礦砂談判給中國的鋼鐵制造的“切膚之痛”,讓中國鉀鹽產業也深深體會到何為“如鯁在喉”。從2006年開始,在國家商務部的指導下,在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的組織協調下,聯合中農、中化等國際采購商采取聯合談判的方式,協同配合、統一采購國際鉀肥,共同抵制國際供應商的價格“默契”,結束了中國長達十幾年以來每年花費“巨額外匯用于購買鉀肥”的局面。與此同時,2009年國家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在境外尋找鉀鹽投資開發的時機。如今,中國已經有9個企業相繼在老撾、加拿大、剛果(布)等國家購買了鉀礦進行投資開發。

  中國國產鉀鹽產業的發展成果更是來之不易。經歷了被國際供應商牽制、打壓、博弈等幾個艱難發展的歷程,今天,中國的鉀肥產業在經過“任人宰割”、“花費大量外匯”之后,逐漸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同時,在經歷了第三階段的博弈期之后,逐步具備并保持了“中國洼地”的優勢,這是中國政府和幾代鉀鹽人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中國農民消費者之民心所向。

  盡管如此,中國鉀鹽行業發展到今天,國產、進口、境外開發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僅僅是初步形成,整體建設進度、規模和投資收益還難以預見。在中國國產鉀肥成本還難以和國際供應商抗衡。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取消,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將是釜底抽薪;中國鉀肥價格上升,對于國際鉀肥供應商來說,就意味著增大漲價空間。不僅拉動國際市場價格上漲,中國鉀肥采購也將回歸成本“大支出”時代。國際鉀肥壟斷寡頭一家獨大的情況下,中國鉀肥充分市場化也就無從談起。

  國產、外商“協同”漲價?

  鉀肥行業增值稅先征后返既有象征意義,更有實質意義。基于增值稅征收對于鉀鹽和鉀肥行業的重大影響,引來生產、流通、進口環節的一致詬病。

  王蓓認為,大約10年前化肥行業實行征收增值稅稅收政策,后來作為優惠政策施行免征。先征后返政策僅限于國產氯化鉀硫酸鉀先征后返各地執行不統一,不太普遍。流通行業、氮肥、磷肥都沒有增值稅。她認為,增值稅一旦征收就是整個化肥行業征收,最多分品種,不會把流通環節和生產環節斷開。進口鉀肥以往是在進口環節加稅,進口商賣出去再交差額稅款。她說:“對于進口稅來說,進口時直接加13%作為進賬,無疑直接加高進口成本,傳導到下游將使價格上漲。此外,生產企業大多處于虧損,如果加征13%,正常也會向下游傳導,最終要傳導至終端。”國家如果征收增值稅應有一些配套政策,例如增加農民直補,或者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市場化。由于中國鉀肥施肥不太合理,應該通過政策鼓勵農民施用鉀肥。“顯然,價格上漲不利于施用量的提升。國有取消稅負的目標是用市場機制調節化肥行業,但是結果將是進口鉀肥用量的減少。”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會長李剛認為,鉀肥行業一直施行先征后返增值稅政策,提高了國產鉀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為鉀鹽投資具有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的特點,取消增值稅優惠政策,勢必降低國產鉀肥的行業競爭力。”青海部分鉀鹽龍頭生產企業也認為:“由于企業的市場化運作和市場的傳導作用,將導致兩種結果:一是企業壓縮產能,導致國產鉀肥產能萎縮。二是,國際鉀肥隨風而動,導致國際鉀肥價格上漲,短期內降低國產鉀肥的競爭力。”此外,也可能國際供應商采取降價政策,打“持久戰”、拼成本,從而徹底擊垮民族產業。

  顯而易見,鉀肥生產企業消化這部分成本只有兩種方式,一是自身消化這部分成本,由于目前的市場價格在每噸1600元左右,已經有很多企業接近成本價銷售。“虧損則必然會使企業減產、限產。從微觀上說,減產的結果損害了民族工業,特別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投入幾百個億的技改項目成果將化為泡影,傷害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從國家高度來講,中國辛辛苦苦發展民族工業在國際上乃至中國進口談判上逐步獲得的“話語權”將會逐漸喪失。其次,企業采取將成本轉嫁下游企業是一種必然方式,將使終端價格上漲每噸160元左右,損害中國農民利益、傷及中國農業發展。有企業提出:即使采取直補方式,并非能使農民最終受益,糧食直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尚無更好的辦法解決農民種糧直補問題之時,草率恢復征收增值稅還有待商榷。”

  江蘇中農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秀麟提出,與虧損的尿素、一銨來講還不一樣,單純從增值稅的角度看鉀肥尚有盈利,從心理上講,確實增加了成本。“鉀肥有增值,每年每噸返還160-170元,一旦征收肯定對于行業產生影響。”另外,此舉必將導致國際供應商明年價格上漲10%,引起連鎖反應。“目前進口鉀肥征收1%的關稅,征收13%的增值稅必將增加成本。如果大家還是為了拋貨、資金周轉,不考慮盈利,最后是否能夠價格上漲還不明確。一旦價格偏高,進口和國內鉀肥價格差別太大,則大大減少鉀肥進口量。”增加13%的成本呈現剛性,受大環境影響,鉀肥應該增加成本、提高價格,但是市場是否接受還是問題。他坦言:“因為這個市場不僅僅涉及國內、國際市場,還有下游環節和終端農民。”

  作為邊貿陸運鉀肥進口龍頭企業,綏芬河市龍生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一兵告訴記者,目前增值稅征收可能是整個環節的增值征收,也就是說貿易環節征收也在其中。“對于鉀肥貿易商來說,國內生產企業的價格上漲,也會導致進口鉀肥價格上漲。這不僅帶動國際價格上揚,也會造成進口商采購價格的上揚。”

  據悉,目前烏拉爾鉀肥方面由于種種原因,通過陸運進口的鉀肥產量將比去年下降50%,意在拉高鉀肥價格、實現每噸400美元的遠期目標。國產鉀肥成本上升不僅形成意向“協同”,更可以最終實現價格上漲。毫無疑問,中國政府多年來爭取的國際鉀肥“價格洼地”的優勢將減弱,甚至不復存在。

  鉀肥征稅:毛焉?皮焉?

  增值稅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令國產鉀鹽產能猶如冰上沖刺,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如今鉀鹽賴以生存發展的優惠政策“失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行業認為,鉀鹽產業“牽一發而動全身”,從資源到產業發展,從下游流通到最終農民用戶,整個鏈條無疑不受到重大影響。有人吐槽:“增值稅政策的重大變化對于鉀鹽行業來說,既不是逆流、順流,也不是往左走、往右走,而是往前還是往后的問題。”

  對于中國化肥市場來說,中國將逐步放開政府之手,強化市場措施。但是,對于鉀鹽產業恢復增值稅,是否有助于“弱勢”產業的發展還有待探討。價格理性“回歸”是國際采購商和國內生產商共同努力的結果,況且中國鉀肥產業剛剛走出價格“過山車”的陰影。在產業尚未根本改觀之時,采用強制手段提高價格,也有違當初“增值稅先征后返”的政策初衷。

  鉀資源總儲量極低,較易開采可溶性鉀資源比例較低。為此,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李曉妮曾經指出,行業應向著節約可溶性鉀資源,提高開發與加工技術,提高回采率和綜合收率的方向進一步發展。但是,成本上升對于國家目前正在實施的找鉀戰略、固體鉀鹽發展戰略,將是致命一擊。由于鉀肥增值稅的征收,將導致固體鉀鹽研發成本增高,導致前期投入“打折”,損害開發積極性。此外,鉀鹽行業征收增值稅,將引起相關投資、研發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青海鉀肥集群這個特殊的區域,承擔著國家循環經濟圈的建設,一些龍頭企業持續投入幾百億以上,產業利潤下降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前期投入“打水漂”、甚至功虧一簣。

  或是有所耳聞,鉀肥市場應聲漲價。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董事長李永東認為,對于氮肥、磷肥企業征稅導致的終端價格略微上漲,對于氮肥、磷肥市場是好事,可以提振市場信心,得到流通中間環節企業的“首肯”甚至響應。但是,也有國際鉀肥供應商認為,價格上漲對于產業傷害巨大,可能導致部分已經淘汰的落后產能重新開工,甚至導致假冒偽劣的重新孳生,最終損害農民利益。

  2005年7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改革和完善化肥價格調控機制的方案(草案)》中,就曾經明確提出:化肥市場化改革的目標是“一直補兩取消”,對于化肥行業市場化已經勢在必行。但是對于發展有“時差”、國情有差異的不同化肥品種來說,是否應當征求民意、多聽呼聲,考慮在施行時間、范圍乃至征收方式上避免“一刀切”。

  記者手記

  鉀肥增值稅的征收傳聞,引發了鉀肥生產、流通、貿易整個產業鏈條的一致詬病。為此,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聯合部分企業,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鉀鹽企業真實情況,并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截至記者發稿為止,有關部門已酌情考慮增值稅征收將不包含鉀鹽企業。

  近十年間,鉀肥產業發展迅速,我國鉀肥行業無論是在生產環節還是貿易、流通環節都受到了農業和工業方面相關的政策支持。但在國家對整個化肥行業調控的形勢下,我們也不應忽視政策改革背后的意義。

  無論此次對鉀肥征收增值稅的結果如何,都對鉀肥企業敲了一次警鐘。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講,我國氮肥和磷肥從起初的依賴進口到現在嚴重過剩,更應對我國鉀肥企業可持續管理資源、發展產業起到警示作用。從政府的角度來講,必要時,政策手段可以隨時影響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調控產業發展形勢。

  因此,鉀肥企業在享受國家政策優惠的同時,更應考慮如何優化企業管理、制定長期發展目標、規劃市場與企業利潤的平衡。

(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