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我國化肥行業進入新世紀(13.07 -0.09 -0.68%)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國民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影響加劇,出口市場價格疲軟,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不斷,全行業堅持“穩中求進”的大方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
去年三月份以來,行業下行壓力逐月加大,主要化肥品種價格持續下滑,企業效益大幅下降。由于市場需求不旺,生產增幅明顯放緩。去年1至11月,我省共生產合成氨756.5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產16.47萬噸,增長2.23%,為多年來最低增速。生產氮肥(折純)541.7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產 30.85萬噸,增長6.04%。生產尿素(實物)1044.3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產70.25萬噸、同比增長7.21%。生產磷肥79.3萬噸(折純),同比降低2.37%。生產磷銨(實物)19.85萬噸,同比下降5.79%。生產三元肥(實物)443.63萬噸,同比下降1.32%。
尿素等主導化肥品種雖然多次出現價格回調,但每次持續時間都不超過一個星期,而且回落后的價格普遍低于回調前的價格,化肥市場已經不是震蕩運行階段,而是單邊下跌的態勢。
影響市場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產能過剩十分嚴重 2013年中國合成氨和尿素總產能分別達到7408萬噸和7948萬噸,從而使氮肥產能過剩達30%以上。2014年我國尿素產能將進一步增加,預計將超過8500萬噸。中國磷肥總產能2360萬噸(折純P2O5,下同),消費量僅1200萬噸。
國內需求增長緩慢 在化肥產能不斷增長且過剩逐年加劇的情況下,國內化肥需求量在持續數十年增長后,很難再有明顯增長。
出口形勢難以樂觀 前幾年,已經產能嚴重過剩的中國氮肥、磷肥行業,之所以尚未感到“切膚之痛”,是由于出口拉動有效的緩解了國內供求關系。去年一年,我國化肥出口一直表現為增量不增價。1至11月全國化肥出口1721萬噸,同比增長13.8%,但是出口金額同比卻下降9.7%,平均單價同比下跌21%。2013年前11個月山東口岸出口化肥548萬噸,價值16.6億美元,出口量增加24.5%,但出口值卻下降了2.9%。其中尿素前11個月出口均價為309.6美元/ 噸,下跌17.4%,進而拉低了國內價格。年底前國家大幅下調了化肥出口關稅,在政策層面上使得化肥全年出口成為可能,但能否依靠國際市場化解國內過剩產能,關鍵還取決于國際市場需求及我們自身的成本競爭力。
新建化肥產能陸續釋放,國內需求難再增長,出口形勢日益嚴峻,標志著化肥市場持續十多年的慢牛走勢已經結束,行業全面進入了調整期。
山東基礎化肥生產一直處于國內領先位置。近幾年眾多大型化肥生產裝置在西部能源產地和西南磷礦產地建設,山東化肥企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競爭環境嚴酷、社會壓力增大、外部推動力強,逼迫山東化肥產業結構調整較早的行動起來。
經過近幾年調整,行業面貌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一是原料結構發生重大調整。落實長期、穩定、可靠的煤炭原料供應,是山東氮肥生存的基礎。我們通過引進晉城煤業、陽泉煤業(6.45 0.00 0.00%)兩大煤炭集團,對我省部分氮肥企業進行參股、控股,實現了煤化兩家的合作雙贏。煤企聯合的企業目前為11家,占全省合成氨產能的39.8%。我省兗礦魯南、華魯恒升(6.11 -0.09 -1.45%)采用水煤漿氣化技術建成氣化裝置13套,魯西化工(3.86 0.00 0.00%)、瑞星[微博]集團采用干煤粉氣化技術建成氣化裝置3套。這些新型煤氣化(7.51 -0.02 -0.27%)裝置形成合成氨產能215萬噸,占全省合成氨總產能的22.3%。顯著緩解了山東化肥對山西無煙煤的依賴。
二是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五年來我省先后退出尿素企業9個、碳銨企業12個,氮肥企業總數由2009年初48個減少為目前的27個,累計淘汰合成氨產能191萬噸、尿素產能169萬噸、碳銨產能228萬噸。經過幾年調整重組,我省氮肥企業設備水平顯著改善,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魯西化工、瑞星集團、華魯恒升、山東聯盟、明化集團等企業合成氨產能均已超過一百萬噸。
三是產業鏈橫向擴展。以合成氣深加工為龍頭,以氨醇產品為平臺,開發建設了雙氧水、三聚氰胺、有機胺類產品、硝酸鹽類產品、苯胺、甲醛、聚甲醛、甲酸、醋酸及下游產品、工業及食品級二氧化碳等一系列化工產品,不少產品已成為市場的主導,初步形成多條產品鏈并行發展的園區化格局。
四是化肥產品在縱向上延伸,研發并生產了一批新型化肥產品。
2008年省化肥協會編制《山東化肥工業調整和振興指導意見》時,就規劃了以臨沂地區為基礎,建設山東新型肥料產業集群。此后,經科技部批準,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我省金正大(20.43 0.12 0.59%)集團。近幾年山東新型肥料得到全面快速發展,一批新型功能性肥料正在改變著化肥市場的品種格局。
新型肥料的研發與生產,是基礎肥料在產品結構調整上的重大突破。各類新型肥料的蓬勃發展,體現著兩個需要:一是基礎肥料復合化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延伸自身服務功能,實現市場差異化的客觀需要。二是現代農業特別是現代高端農業的發展對于肥料個性化、功能化要求的需要。山東新型肥料所以能較好發展,正是具備這兩個需要。一是基礎肥料生產實力雄厚,二是農業現代化進程發展迅速。
就新型肥料的發展,提三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1、要擺正基礎肥料與新型肥料之間的關系。
各種類型的新型肥料都是適應農業生產發展不斷提出的新要求而出現的,是肥料在施用功能上的延伸,而不是對基礎肥料的替代。無論新型肥料如何發展,都不意味著基礎肥料過時了,恰恰證明基礎肥生產更重要了。新型肥料是錦上添花,基礎肥料是雪中送炭。基礎肥料解決作物養分有無的問題,新型肥料改善的是肥料施用形態和利用質量。新型肥料在市場開拓和對外宣傳上,不應該與傳統肥料對立,而是應該讓農民理解,這是在傳統肥料基礎上的提高、創新。
2、新型肥料要加強服務、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新型肥料所以新,一是功能新,二是服務新。作為一個新興的肥料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要經歷一個過程的。尤其是我國的農民,要他們在短時間內接受價位相對較高的新型肥料比較難。近年來,在一些企業的努力推動下,新型肥料市場有所增大,但是目前新型肥料施用仍然占很小一部分,且新型肥料應用主要集中在收益相對較高的經濟作物上,新型肥料難以走進大田。常規肥料的技術成熟、市場穩定,新型肥料必須走差異化道路。認真做好市場拆分,根據作物種類、種植方式、耕種群體、市場趨勢等,對拆分出的目標市場充分調查,制定不同的產品類型和價格類型。以環保、個性化、專用化為“賣點”,為客戶量身訂做肥料。以高端產品做品牌、中段產品做利潤、低端產品做市場。中國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恰好為新型肥料個性化、專用化的服務提供了便利。
3、重視并認真解決新型肥料自身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一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一些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危害農民的利益。這就要求化肥行業強化自律,切實采取規范、保護、監督和管理措施。
二是一些企業急功近利,在新產品增效機理不清,添加物難以檢測,缺乏嚴格的農田應用試驗的情況下,過早投放市場,靠炒作開拓市場。
三是成本偏高。目前采用的包膜材料、緩釋劑、增效劑、生物調理劑等仍需要深入研究增效機理和對土壤、作物和農產品(7.98 0.04 0.50%)的安全性。篩選成本低、效果好的材料和添加物。要嚴格按照國家及行業產品標準組織生產。
盡管化肥工業整體上面臨著產業調整的巨大困難,但新型肥料是化肥工業調整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毋庸置疑的。從肥料看,傳統化肥品種過剩,新型肥料市場并未飽和。
產能過剩倒逼化肥行業整合加速,使競爭焦點從單純的價格競爭,上升到規模、技術、品牌、服務、誠信等全方位的競爭。越是產能過剩越需要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打造品牌、樹立誠信、提升服務才能有效抵御市場風險。要向金正大公司學習,把技術創新擺在企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把新型肥料的研發推廣由“山東制造”轉變為“山東標準”、“山東創造”。讓山東化肥工業健康發展,為農業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測土儀特點:液晶漢字顯示,自動打印,微型電腦控制系統,68種農作物專家配方,一次可測9個樣品。成本低廉,傻瓜型操作。一年包換,終身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