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鉀肥
近期,俄羅斯最大的鉀肥企業烏拉爾鉀肥公司宣布,將退出全球鉀肥兩大壟斷聯盟之一的BPC,這對于曾經由壟斷集團控制的鉀肥市場無疑是顆重磅炸彈。那么由烏拉爾公司帶來的這次變動,將會給國際和國內鉀肥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國際市場鉀肥價格下跌
在過去的幾年里,國際市場上鉀肥的價格經歷了較大起伏。根據中宇資訊化肥網數據統計,國際鉀肥價格獨聯體離岸價自2004年143美元/噸漲至2008年現貨FOB均價948美元/噸,而后跌至2010年7月份的FOB330美元/噸,到2011年年底又漲至480美元/噸,而當下獨聯體FOB均價在390美元/噸。
事實上,多年來,國際鉀肥市場的價格都是靠壟斷組織“維持”,其市場供需并不平衡。中宇資訊分析師李艷君對《中國貿易報》記者表示,去年,全球鉀肥產能是5990萬噸,而在世界各地仍有一些項目擴產和投產。但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鉀肥交易量僅維持在5180萬噸左右,鉀肥市場存在一定的供大于求。而烏拉爾鉀肥公司發表聲明稱,未來,鉀肥價格將在300美元/噸甚至更低。
如此來看,烏拉爾鉀肥公司退出BPC,對全球鉀肥市場沖擊巨大。尤其是在價格談判方面,以往,在壟斷組織作祟形成的“一對一”的單項選擇,現如今將改為“一對二”的雙向選擇。對于鉀肥需求國家而言,利益的天平將傾向買方市場。
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行業研究員楊敏也表示,在國際市場上,鉀肥的供給將提升,而價格將下降。在不受鉀肥聯盟約束的情況下,未來,國際鉀肥企業極有可能會將策略從“價格優先”變為“數量優先”,企業將通過增加產量來獲得市場競爭力。由此,國際鉀肥市場供給將明顯提升,鉀肥價格將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鉀肥價格的下跌可能會觸發更高的市場需求。
鉀肥進口價格或降低
中國是世界鉀肥進口大國。而有據統計顯示,中國邊貿口岸最大的鉀肥供貨商就是烏拉爾鉀肥公司。
2013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的氯化鉀總量為363.4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來自俄羅斯的進口量達173.4萬噸,約占進口量的一半;來自加拿大的進口量為106.3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9.2%。中國鉀鹽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魏成廣表示,對中國市場而言,俄羅斯鉀肥供應具有優勢,因為雙方距離較近且運輸費用較低。歷年來,中國進口俄羅斯鉀肥價格都比加拿大鉀肥便宜,中國自滿洲里進口的俄羅斯鉀肥價格為330美元/噸至350美元/噸,而通過海路進口的加拿大鉀肥到岸價達到380美元/噸。
這樣來看,中國市場對于烏拉爾鉀肥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烏拉爾鉀肥公司表示,預計今年與中國貿易量達到250萬噸(不包括海運),該數字僅僅低于2007年陸運鉀肥進口量274萬噸。烏拉爾鉀肥公司退出BPC后,最大的籌碼則要放在中國市場,該公司也宣布要著力搶灘中國市場。而這樣一來,其他國外企業想要獲取合同優勢也必將下調合同價格。對于中國進口企業來說,壓價的牌借此又多了一張。
烏拉爾鉀肥公司表示,退出BPC的決定,可能導致全球鉀肥價格在2013年下半年從目前的每噸400美元降至每噸300美元甚至更低,預計未來全球的競爭更為激烈。李艷君表示,國內鉀肥市場近期以弱市下行為主,而后期市場的主要關注點將是中外大合同的價格。
國產鉀肥或推動價格再次走低
盡管烏拉爾鉀肥公司在加快進軍中國市場,但是,隨著國產鉀肥生產能力上升,中國鉀肥市場自給率也將攀升。據了解,到2012年,中國鉀肥市場自給率已達到57.73%,而2013年鉀肥生產形勢喜人:青海鹽湖預計產量達300萬噸,藏格產能達180萬噸,新疆羅布泊硫酸鉀產量在150萬噸左右,而中信國安、地礦化工、鹽湖化工等青海十幾家小廠產量總計在170萬噸。分析稱,2013年,國產鉀肥生產能力達800萬噸,而國內鉀肥總需求量預計為1200萬噸至1300萬噸,進口量僅僅在400萬噸至500萬噸就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在進口鉀肥貿易商欲通過降價吸引客戶采購的同時,國產鉀肥與進口鉀肥的相互競價也將成為必然。有機構認為,隨后,國產鉀肥將是推動國內鉀肥市場價格再次走低的主力軍。以山東市場為例,當地邊貿俄羅斯產62%白鉀到站價為2200元/噸,港口俄羅斯62%白鉀到站價為2250元/噸至2300元/噸,而國產60%氯化鉀出庫價為2300元/噸。僅從價格來看,國產鉀肥雖然養料成分低,但報價卻高出進口鉀肥。若不采取降價措施,在生產企業中推廣國產鉀肥將變得十分困難。
對于“聯儲聯銷”的國內鉀肥生產企業,銷售壓力將日漸增大。卓創資訊鉀肥分析師李峰表示,未來,國內鉀肥市場是否會趨于健康化,評判的標準是鉀肥市場能否徹底放開。中國是一個大型需求平臺,允許國產、邊貿、港口鉀肥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應讓買方市場決定價格走勢,但中國鉀肥市場想做到這點還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