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施用純氮約2000多萬噸,氮肥通過揮發、淋溶和徑流等途徑,每年損失的氮素高達945萬噸,相當于2050多萬噸尿素
據統計,在化肥品種中,對環境不良影響最為明顯的是氮肥。我國每年施用純氮約2000多萬噸,氮肥通過揮發、淋溶和徑流等途徑,每年損失的氮素高達945萬噸,相當于2050多萬噸尿素。
化肥流失導致環境污染
化肥的大量流失,直接導致環境污染和農田損害。據中國農科院在北方5省20個縣的調查顯示:有50%的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因過量施用氮肥而超標;全國已有17個省(區、市)氮肥平均施用量超過國際公認的上限225公斤/公頃。
化肥界開始進行化肥增效改良
嚴峻的施肥后果要求化肥界加快實施化肥增效改良,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在化肥生產過程中加入增效劑,生產改良肥種,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發達國家于上世紀中后期就已開始著手化肥改良增效的研究與運用。而隨著國內發展現代農業的熱潮,近幾年,改良化肥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發展。
化肥增效劑開始廣泛應用
目前國內化肥增效劑市場逐步向好,影響力越來越大,一些大型化肥企業開始逐步加大增效尿素產量。施用效果表明:增效劑可提高肥料利用率30%左右,可使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平均增產10%-15%,同時作物品質改善良好,環保效果顯著。很多化肥公司在增效劑中還加入了有機鋅等微量元素。
北京化工大學試驗表明,添加有機鋅等微量元素后,對化肥具有四方面改良優勢:一是施用后60天全部分解,可避免土壤板結和污染;二是能有效螯合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促進植物根系發達;三是具有緩控作用,有利于提高肥效;四是無毒性,不會通過食物鏈危害人。 利民
編后:我國農業整體種植水平較低,農戶長期超量施肥,超量施肥不僅造成浪費,而且還會導致土壤板結。有的地方因施肥過多,地塊已成為“死地”。編者認為,我們在發展農業生產的時候,眼睛不能只盯在增產創收上,更應該關注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出符合種植業需求的高科技新肥種及符合環保政策的改良肥種,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環境風險,使環境、農戶和企業三方受益不失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