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在上周于合肥市召開的安徽化肥工業協會2013年年會上,與會專家提出,以規模大小作為產能退出和準入的門檻不盡科學。破解產能過剩,一方面有賴于政府制定更為切實可行的措施,另一方面有賴于企業科學認識,著力在結構調整和節本增效上做足文章。
據悉,2012年磷復肥行業產量和銷售額雙增長,但經濟效益不增反降。與此同時,氮肥過剩局面也在加劇。據統計,到2015年,國內有大約80套大型合成氨裝置陸續上馬。
上海達門化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於子方在發言時表示,現行調控措施在兩個方面有待商榷:一是在落后產能退出上,有關部門以產能大小作為衡量裝置落后與否的主要依據,而事實證明,小企業在能耗、效益上未必低于大裝置;二是在準入制度上,現行辦法同樣以規模為導向,客觀上造成產能迅猛擴張,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即便淘汰掉所有的小裝置,也無法化解過剩矛盾。
面對過剩,安徽省重化辦主任李朝東提出,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辯證分析。宏觀上,化肥產能確系全行業過剩;而對特定企業而言,微觀層面的市場則未必過剩,核心在于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提高產品競爭力。
安徽省原副省長、安徽化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明提出破解產能過剩,以化肥為主體、向兩邊撐開的“一體兩翼”設想:一翼是研發適應不同土壤、氣候、作物的肥料,在減施增效上下功夫;另一翼是發展材料化學品,由無機化工向有機化工延伸。
近些年安徽化肥行業大力實施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據安徽化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楊青元介紹,安徽的氮肥原料路線改造已走在全國前列,同時,一些化肥企業在實施差異化發展和 “一廠一品” 戰略上取得長足進步。比如,安徽金禾實業公司的AK糖和安徽曙光精細化學品公司的氰化鈉產量均已居全球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