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副院長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鐘華
2013年對中國農藥產業是挑戰嚴峻、機遇閃爍。因此我認為今年很可能是農藥產業的轉折年。
首先是大環境對產業要求更高。食品安全要求不斷提高,從資源、環境著手的產業政策監管也趨于嚴格。其次是產業轉移加快。浙江、上海、蘇南企業向蘇北、江西、安徽等中西部地區轉移,園區外企業向專業園區或工業產業聚集區轉移,向能源產地轉移。第三是全球市場格局變化大。跨國公司專利產品搶灘中國市場、農業生物工程技術發展、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戰等國際農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北美、澳洲、歐洲市場進入門檻很高,中東、非洲、中(東)亞地區匯率風險高,中國農藥企業缺乏定價權,國內農藥企業面臨國外反傾銷,例如澳大利亞對國內企業草甘膦制劑啟動反傾銷調查。
但是農藥產業的利好也令人矚目。農藥剛性需求增加、政府積極支持和引導、農產品和生物能源需求增長等有利因素支撐農藥行業平穩增長。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顯現復蘇,國內農藥市場價格逐步理性回歸,致使中國農藥進出口量利齊增,價格波動降低。核準門檻、環保要求、登記要求、經營許可等要求的提高進一步凈化了國內農藥市場,使農藥生產、銷售、使用更加合理。
我建議國內農藥企業實施資本運營戰略,加快企業重組步伐。調整產業、品種結構,加強技術提升和自主創新,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關注轉基因工程技術的影響。開拓國內外市場,專業化服務,樹立企業品牌意識,加大環保投入力度。關注國際農藥法規制定,應對非貿易壁壘的限制。
必須強調的是,行業要主動為農藥正名,幫助全社會更理性客觀地評價農藥的價值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