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遠在加拿大的礦區與中國農民地里的糧食,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其所連接的300萬噸鉀肥項目以及對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巨大價值,讓參加最近召開的論證會的學者們難以平靜。
我國鉀肥資源嚴重不足
鉀肥(氯化鉀)作為一種重要肥料,對中國的糧食產量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但現實是,我國鉀鹽(提取鉀肥的礦物原料)資源嚴重不足,2010年國土資源部確定鉀鹽為我國緊缺的8種大宗礦產之一。
根據中國無機鹽協會2011年提供的數據,2010年我國鉀肥年消費量1200多萬噸,國內年產量約540多萬噸,每年近700萬噸需要從國外進口。中川國際礦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川國際)國際業務總經理、中國歐美同學會加拿大分會會長閆長明估算,如果加拿大300萬噸/年鉀鹽項目建成,能夠影響國際鉀肥的價格,假設未來每噸價格少上漲100美元,折算下來一年也能給國家減少近20億元的進口開支。
國務院參事、國家開發銀行信息總監胡本鋼認為,我國企業“走出去”開發鉀礦,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因為鉀肥價格上升,將導致農民種糧實際成本上升,最終農產品價格上升,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國家要從糧食安全的角度出發建立鉀肥儲備制度,儲備鉀肥就是儲備糧食,就是儲備耕地資源,我們要從戰略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全國人大常委、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尹成杰表示。
“這個項目(中鉀項目)的實施意義重大,第一是保障糧食安全;第二是打破跨國公司對資源的壟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
要打破國際鉀肥市場的壟斷
中鉀項目所依據的礦產資源在KP-488礦區。該礦區位于全世界鉀鹽資源最豐富的加拿大埃爾克波因特盆地中心,產礦區面積96平方公里。這一礦區的東部、西部、北部,是必和必拓公司的鉀礦區塊,南部是俄羅斯阿康肥料公司的鉀鹽區塊。鉀鹽礦區幾乎被鉀肥國際巨頭瓜分完畢。
民營企業中川國際經過艱苦的努力,于2009年獲得了KP-488礦區的探礦權,2010年獲得了采礦權。這被有關專家評價為:“相當于我們在前邊有了立足點,以后再買礦、再發展就好辦多了。”
近年來,國際鉀肥市場價格持續上漲,鉀肥價格從2002年的150美元/噸飚升至2008年的700美元/噸。閆長明認為,一些鉀肥國際壟斷巨頭限產提價,我國在世界鉀鹽市場上基本沒有話語權,只能受制于人。
“我們始終有一個夢,要讓中國農民用上質優價廉的鉀肥。”中川國際董事長孫昔銘說。
2008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中心主任鄭綿平親自帶隊,在加拿大的埃爾克波因特盆地中心選定“靶區”。4年來,為了這個礦,中川人和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所的科學家們常年往返礦區,零下30多攝氏度時照樣施工勘察。
2009年2月,鄭綿平、王志紅、吳必豪等12位院士對KP-488項目進行論證,論證結果表明,“KP-488鉀礦具有優質的大型鉀鹽資源遠景,有建立大型鉀肥基地的前景”。
2010年2月,加拿大北環勘探咨詢公司(North Rim)出具北美礦業通用的地質儲量評估報告,表明KP-488區塊氯化鉀資源量為9.03億噸。
“國際鉀肥市場的壟斷比歐佩克石油組織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壟斷還要厲害,壟斷程度更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認為,300萬噸鉀肥項目如果建成,對確保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意義重大,有利于打破國際鉀肥市場的壟斷。
現在是難得的機遇期
十七屆中央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玉臺強調,到了下決心的時候了,要搶抓機遇。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要落實,把項目真正啟動起來。
該怎么解決資金問題?論證會上,多名專家呼吁民營企業與國企強強聯手,共同建設海外大型鉀肥基地。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合作,有利于雙方發揮各自體制優勢,實現資源、技術互補。
孫昔銘透露,目前,已有幾家大型國有企業有意與他們合作建設300萬噸鉀鹽項目,具體細節正在洽談中。
鄭新立建議,中川在穩步推進中鉀項目的同時,一定要加強風險控制,“穩扎穩打,投進去一部分錢幾年收回,收回以后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