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種業
不久前,知名農化企業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安化工”)出資6200萬元獲得山東鑫豐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豐種業”)51%的股權,打響2011年“種業新政”實施以來農化企業并購種子企業的第一槍。
如此橫向并購,在種業界并不陌生。世界種業發展史,就是一部農化企業兼并史,全球前三大種子公司孟山都、杜邦、先正達均有農化背景。在國內,這樣的兼并亦有先例,而且隨著農化市場競爭激烈,種子行業環境逐漸趨好,農化企業投資種業的案例并不鮮見。只是它們的聯姻能否真正實現農藥種子產品互補,并通過農化服務增加用戶忠誠度,業內觀點不一。
農藥種子捆綁銷售
鑫豐種業主要從事玉米等農作物種子銷售,2011年主營業務收入4516.43萬元,凈利潤247.56萬元。而草甘膦巨頭新安化工2011年主營業務收入48.53億元,凈利潤1.73億元。實力差距懸殊,讓這起并購顯得輕而易舉,卻也引出新安化工“緣何瞧得上如此小業務量的公司”的疑問。
有人指出,新安化工是為了改變盈利狀況,201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虧損在2800-3000萬元,而種業、生物技術等概念還能提振股市。對此,新安化工董事會秘書姜永平表示,“此次收購并不是為了即時提升集團銷售額和利潤,集團早在2001年上市之初就表明要進軍生物技術,而種子是最好的載體。”目前,新安化工儲備的育種人員和管理團隊已經進駐鑫豐種業。
自2011年,種業被提高到“國家戰略地位”,企業免稅、經費扶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開始向種子企業傾斜,隨后兼并重組拉開種業整合大幕。
南方農村報記者了解到,除了種子企業間的縱向并購外,糧食加工、農化等其他行業企業也對種業感興趣,農化企業尤為積極。今年,中國農資集團就出資2億元成立中農種業控股公司,與山東匯德豐種業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山東中農匯德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高調進入種業,還有青島海利爾等多家農化企業正在醞釀,南通江山、江蘇克勝等農藥企業也表示不會拒絕進入種業。
在種業資深人士、北京屯玉種業副總經理韓俊強看來,農化企業進軍種業具有內生原動力。而世界種業的發展似乎已印證此觀點。
20世紀70年代,世界農化行業趨于成熟,行業利潤率降低,受雜交種子行業高回報率的吸引,主要投資制藥和化工的少數大公司,通過并購迅速擴張種子業務,并逐漸主導整個種子產業。大型農化企業并購種子企業的案例集中發生在世紀之交,并由此定下跨國公司種業發展格局。
以跨國巨頭孟山都為例,1996年以來通過系列整合并購,由一個農化公司轉型成為種業巨頭,近20年收購了大大小小56家不同類型種業公司。2000年,孟山都在年報中提出種子與農藥的整合銷售模式。農達(草甘膦)是孟山都推廣的一種廣譜性低殘留除草劑,隨后孟山都篩選出了抗農達的基因,并轉入到玉米、大豆種子上,成功培育出對農達具有專門抗性的種子。這種專一性使得農場主購買孟山都種子的同時,必須購買其除草劑產品,農藥與種子捆綁銷售,兩者業務相互促進使孟山都獲得了豐厚的商業利益。
目前,國際前三大種子公司杜邦、孟山都、先正達均有農化背景,排在第七位的是農化巨頭道化工,拜耳、陶氏的種子業務雖暫未排進世界前十位,但其母公司強大的經營能力,實力不可小覷。
橘生淮北難為橘?
農化企業進軍種子業務,是從源頭上把握整條農業生產產業鏈,也是布局產品結構多元化最好的擴張方式。從孟山都和先正達的發展歷程看,業務領域具有很強互補性,有利于企業業績持續增長,主營種子和農化產品,既可以實現產品捆綁銷售,也能通過農化產品提供技術服務而增加用戶忠誠度。
姜永平也不諱言,“國外農化企業運作種子的成功經驗,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然而,同樣的模式,搬到國內,結果可能不一樣。
孟山都、杜邦、先正達種子農化業務捆綁運作成功,有其特性。南寧桂福園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鋼認為,首先國外采取農場式生產,農化產品最終消費個體數較少;其次國外種子企業品種單一;第三,種子品種特征明顯,方便與農化產品捆綁,業務互相促進。
“國內農資市場復雜,農化產品同質化嚴重,種子品種也很多,沒辦法捆綁。”他認為,從產品特性上尋找農化和種子產品的結合點,做到兩項業務互相促進,是兼并之初雙方企業必須深思的問題。
農藥、種子雙棲經理人王國軍分析,農藥產品在市場操作上拼的是價格、渠道和配送;而作物品種特性各有不同,拼的是品種優勢和質量,“兩者操作思路不一樣,農化企業做種子并不能通過分享管理優勢而獲得利益。”
韓俊強也認為,國內農化產品與種子產品的銷售渠道分離,農化企業賣種子,并不能完全依賴已經建立的銷售渠道。與此同時,“歐美農化企業發展完善,被兼并的種子企業可以很好地分享母公司資金和人才,是站在母公司肩膀之上發展”。我國農藥行業與種業一樣,一直受到外資企業擠壓,農化企業自身發展并不完善。
巨大的資金和時間成本投入也左右了國內農化企業的腳步。先鋒種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進行品種選育,每年投入幾千萬元,直到2004年才審定推廣第一個玉米品種。
眼下利益更實在?
盡管存在各種難處,但國內農化企業通過兼并涉足種業的腳步并沒有停歇。利潤被認為是最大的吸引力。韓俊強介紹,農化產品毛利率僅為種子的一半。
當前,國內農化企業之間競爭嚴酷,而在原藥生產、終端零售上也遭遇跨國農化巨頭極力壓榨。2011年農藥行業的整體平均毛利率為16.37%,盈利水平較好的20家化肥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也只有18.06%,化肥企業整體毛利率不足14%。反觀同處于農資行業的種子企業平均毛利率卻維持在30%以上。
有業內人士稱,先鋒種業在中國區的當家品種先玉335毛利率曾一度超過80%,至今仍處于50%左右的高位,隆平種業主推產品Y兩優1號毛利率也高達60%。
此外,轉基因、分子標記等生物技術在作物育種中廣泛應用,使得換代品種不斷涌現,相對于原藥成分多年不變的農藥,種子算得上是高科技。而高毛利種子、生物技術概念對上市農化企業來說,往往又能提振股價。
姜永平表示,收購鑫豐種業是一次戰略收購,看好鑫豐種業積累的種質資源以及在黃淮平原玉米種植大區建立的銷售網絡,新安化工重在進入種子行業,鑫豐種業只是一個跳板。
無論是迫于市場壓力還是企業自身發展需要,農化企業都亟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來提升盈利水平。
國內外農化企業與種子企業“聯姻”情況(部分)
時間 收購事件
國外 國外 國外 國外
1997、1999 杜邦兩次以合共77億美元收購當時最大的種子公司先鋒
1998 孟山都收購美國嘉吉國際種子業務(美國、加拿大業務除外)
1998 美國道化學公司收購Mycogen
1999 德國拜耳收購紐內姆
2000 美國道化學公司收購嘉吉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雜交種子業務
2000 瑞士諾華種子業務與捷利康農化業務合并,成立先正達 瑞士諾華公司種子業務與捷利康公司的農化業務合并成立先正達公司 瑞士諾華公司種子業務與捷利康公司的農化業務合并成立先正達公司
2005 孟山都以14億美元收購墨西哥圣尼斯
國內 國內 國內 國內
2001 南京紅太陽收購南京市種子公司
2005-2009 海南正業兼營種子 海南正業兼營種子,卻以失敗告終 海南正業兼營種子,卻以失敗告終
2009 中種集團加入中化股份后購買湖南洞庭高科、廣東金稻大量股份 中種集團資金實力極大提升,隨后購買湖南洞庭高科、廣東金稻公司大量股份
2010 四川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福華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福華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福華種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