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臺的一份《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高標準糧田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一批畝產超噸糧的高標準糧田百畝方、千畝方和萬畝方。
“《指導意見》明確傳遞出糧食要增產,更要安全增產。”河南省農科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土壤研究室主任、博士黃紹敏告訴記者。
她說,把土壤比喻為人,土壤只施化肥,就相當于人只吃蛋白粉。一個人不吃五谷雜糧,只吃蛋白粉能健康嗎?
要建設高質量、高產量、安全增產的良田,離不開“五谷雜糧”有機肥。
然而據了解,目前河南省也有幾家企業在生產有機肥,但效益都不算好。當前少量土壤有機質提升工程也都是在政府補貼下進行的。
缺少產業化運作的有機肥市場,當前需要政府出資,引導扶持。這也出于保證糧食長久安全的考慮。
有機肥需政府推廣
市場為何缺少挑起有機肥生產的旗手?
去年,河南省農科院做了有關實驗。相同一畝地,分別施用800公斤、400公斤、200公斤、100公斤有機肥,結果施用800公斤有機肥的地塊還減產了。
實驗證明,化肥必須得用。沒有化肥,糧食立刻就會減少。而施用200公斤的有機肥再加上40公斤的化肥,作物成長效果才是比較好的。
實驗負責人說,按照市場價有機肥很貴,成本很高,而且施得量少了,沒有效果。
有機肥的確是農民的好幫手,但是,當前缺少產業化運作的有機肥生產。
黃紹敏建議,因行業沒有高附加值、高產值,要把這個事情做好,需要國家來投入,專門來做,甚至要帶點兒公益色彩。比如說畜牧業有廢棄物,可以讓政府拿錢,來降低企業成本。
如果國家有補貼,通過工廠化來生產有機肥,把價格降下去,有機肥推廣就會容易些。
要實現《指導意見》中的提升河南糧田土壤質量,黃紹敏認為,適量施用化肥,推廣秸稈還田,加上深耕、輪做,是可以保護河南糧食長久安全的。
秸稈還田 長久安全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集中打造6000萬畝的高標準糧田,實現高產穩產,良種覆蓋率、測土配方施肥等達到100%,土壤有機質明顯提升。
根據《指導意見》,今后幾年,秸稈快速粉碎還田腐熟技術將會重點推廣。在沒有秸稈直接還田條件的區域重點推廣秸稈薄膜覆蓋堆肥、生物快速腐熟堆肥技術;在豫南砂姜黑土區重點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技術;在稻田類型區重點推廣增施有機肥、綠肥翻壓還田技術。
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焚燒秸稈的現象。每到一定季節,河南省就會有部分地方焚燒秸稈,造成事故。但如果掌握了技術,能把秸稈變廢為寶,幫助土壤提升有機質。
黃紹敏介紹,秸稈是最直接的有機質。在河南,改善土壤質量,保證糧食長久安全,減少對化肥依賴,少不了秸稈還田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