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次由安徽省出臺的控失肥標準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所、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六國化工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起草,目前已進入最后審定階段,預計本月底前后正式發布。新的地方標準出臺后,意味著此前一直執行企業標準的控失肥產品在安徽境內有了統一的標準與合法身份,將大大促進控失肥的生產和使用。
據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國介紹,控失肥是肥料領域一項原創性技術,與傳統的緩控釋技術路徑不同,它是通過“網捕”并固定住化肥養分,減少其在土壤中的滲漏、徑流和揮發,從而達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數年的大田示范試驗顯示:使用控失肥的地表徑流氮磷鉀損失比普通肥減少47.8%,滲漏流失減少50%,氨揮發減少17%~32%。
王永國說,作為肥料領域一項全新的技術,肥料控失技術問世十余年來,盡管得到多個部門的認可,但由于與現行緩釋肥國家標準規定的技術原理迥異,無法納入該項標準,給肥料控失技術及其產品的應用推廣帶來一定影響。
事實上,與化肥控失技術的應用現狀一樣,近年來,由于肥料創新步伐加快,諸多新型產品由于受到現行標準制約而無法獲得合法身份,難以迅速實現產業化發展和大面積推廣。在王永國看來,根源之一在于政府管理模式與企業創新思維之間存在一定程度背離。他說,在新型肥料管理上,政府第一位的要求是合法性,其次是安全性,最后是有效性;而企業和科研單位在創新過程中的思路恰恰相反,他們首先考慮產品的有效性,然后依次是安全和合法。他認為,如果每個企業在創新之前先考慮合法與否,研發也就很難延續下去。
業內認為,在肥料標準建設上,既要通過完善標準讓真正的新產品及時獲得合法身份,以呵護企業創新精神;也要杜絕一些產品假借創新之名,鉆標準制定的空子,導致企業標準過多過濫。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商照聰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有相當數量產品按照企業標準在地方備案,而企業標準要升格至地方標準、行業標準乃至國家標準,首先要保證將新產品的技術原理闡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