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夏熟作物生產,各項惠農政策和市場穩定利好,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有力,農民種糧積極性較高。目前,“立春”已過,在田作物將進入返青快長期。針對當前苗情特點,各地應切實加強分類指導,狠抓春季田管措施落實,力爭今年夏熟生產再獲豐收。
一、夏熟作物生產特點
1、秋播質量麥差油好。由于上年粳稻成熟、收獲、騰茬普遍推遲了7~10天以上,加之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出現了6~7次過程性陰雨天氣,導致小麥播種遲、進度慢、播期拉長,遲播晚播面積大。全省小麥適期播種比例僅為59%,比上年低13個百分點,是本世紀以來最低的一年。遲播小麥面積達1340萬畝,占38%,比上年增加13個百分點,全省開播至秋播結束長達2個月。晚茬、陰雨還導致機械作業難、人工大播量撒播、粗放種植。據統計,全省高產穩產的小麥機條播面積僅537萬畝,占15.2%,為歷史最高年份1999年的26.7%,小麥秋播質量不如往年。而秋播期間晴雨相間天氣卻有利于油菜播種育苗、搶種搶栽。據調查,全省油菜適期播栽比例為85%,與上年高5個百分點。由于氣溫較高、雨量均勻適中,油菜栽后活棵發苗快,秋播基礎較好。
2、冬前天氣條件好,苗情轉化升級快。據省氣象部門資料,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全省平均降雨105.7mm,比常年略減;其中淮北常年偏旱地區降雨充沛,為118.2mm,比常年增32.6%;蘇中地區降雨111.6mm,比常年略減;江南地區降雨81.4mm,比常年減40.5%。常年蘇中與江南稻茬麥地區擔心的連陰雨濕(漬)害并未發生,是全省歷史上少有的不旱不濕年份。而同期全省累計積溫1014.4℃,比常年增95℃,促進小麥同期出葉速度增加1.3葉,相當于彌補了推遲10天左右的播栽期,有利于晚播小麥和晚栽油菜苗情轉化升級,弱小苗比例逐步下降。據越冬期(12月20日)調查匯總,全省小麥平均基本苗23.4萬,葉齡4.4葉,畝總莖蘗48.9萬,分別比上年多1.5萬、多0.1葉、多5.5萬。旺長苗和一、二、三類苗分別占8.4%、35.8%、36.5%、19.3%,分別比去年增3.1個、增5.5個、減6.6個、減2.0個百分點,比11月中旬時分別增加2.8、5.0個百分點和減少1.2、6.6個百分點。全省油菜平均葉齡12.8葉、綠葉數8.7張、株高27.4厘米、根莖粗1.4厘米、開盤度40.8厘米,分別比去年增0.9葉、1.3張、3.7厘米、0.5厘米、5.4厘米。一、二、三類苗分別占45.6%、38.1%、16.3%,分別比去年增11.7個、減2.9個、減8.8個百分點。
3、越冬期前暖后冷,淮北局部有旱象,有利于促弱控旺。與上年越冬期旱凍疊加天氣對麥油生產造成極大危害相比,預計本年度越冬期平均氣溫與常年持平,越冬前期溫度偏高,但春節后氣溫明顯下降。降水量總體偏少,土壤墑情好于上年。淮北局部地區雖旱象露頭,卻有利于控制該地區較多的早播旺長苗生長。全省小麥、油菜冬季凍害發生程度普遍較輕,以葉片凍害為主,主要集中在淮北麥區以及少部分冬季提早抽苔的旺長油菜田,未出現上年大面積干凍死苗現象。
二、當前苗情研判與存在問題
通過冬前和越冬期的田管加工和轉化升級,當前我省在田作物苗情總體長勢正常,群體充足、葉齡適中,預計“立春”前后的苗情指數和一、二、三類苗排隊情況好于上年、接近常年。但在田作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苗情不平衡性大,兩頭苗(旺長苗和弱小苗)比例高。小麥旺長苗、弱小苗面積預計分別達到300萬畝和600萬畝左右,特別是旺長苗比上年增加200萬畝,葉齡和群體過大,易提早拔節、加重倒春寒凍害,后期易倒伏。二是旱象露頭地區弱苗轉化難。淮北及沿淮地區由于冬季持續少雨,越冬后期和初春低溫,局部已出現旱象和干凍,雖然有利于抑制旺長苗生長,但對弱苗轉化也帶來不利影響。三是雜草基數大。特別是部分遲播田塊冬前未能及時化除,目前雜草基數較大,如果春季雨水偏多,草害、漬害易發生并蔓延,影響產量。
三、春季田間管理意見
“立春”過后,日均溫連續5天穩定在3℃以上,小麥、油菜即開始進入返青生長階段,此后全省由南而北將陸續進入油菜抽苔期和小麥拔節期,轉入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的關鍵時期,是生長速度最快、需求肥水最多的時期,也是在田作物高效管理促進產量形成的最重要階段。春季高效田管既能鞏固小麥有效穗數和油菜有效角果數,更可減少小麥小花和油菜花芽退化,增加每穗(角)實粒數,實現大穗壯角、提高粒重。春季隨著氣溫升高和雨水增多,病蟲草害和漬害發生幾率也將加大,由于冷暖空氣交匯于我省南北過渡地帶,每年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倒春寒。因此,各地要充分認識到春季高效田管的重要性,迅速行動起來,廣泛宣傳發動,加強分類指導,切實加強夏熟作物春季田間管理工作,因地因苗制宜,依次抓好以下關鍵措施的落實:
1、適時控旺促壯。對早播早栽、葉齡偏大、苗數過多(超過預期適宜穗數2倍以上)的田塊,應在拔節前冷尾暖頭進行適度鎮壓,或于拔節、抽苔前施用矮苗壯、矮壯豐等化控制劑,以控制基部節間長度,增加粗度,提高植株抗凍抗倒能力。也可在小麥破口期葉面噴施“勁豐”抗倒劑,通過縮短穗下節間長度、降低株高和重心來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對于苗小苗弱、群體不足、脫力落黃的田塊,應及早施好返青接力肥,以每畝5kg尿素為宜,旱情較重的田塊要結合溝灌窨水,促進肥效。而對正常生長的田塊要嚴格控制早春肥料的盲目施用,為重施小麥拔節孕穗肥和油菜苔花肥創造條件。
2、及時防治春季病蟲草害。春季是田間雜草高發期,對草害達標(禾本科雜草50株/尺2、闊葉雜草10株/尺2以上)田塊要及時進行人工或化學除草,控制雜草危害。化除時間掌握在拔節、抽苔前的冷尾暖頭,日均溫在8℃以上搶晴用藥,以提高藥效,避免產生藥害。麥田防治春季闊葉雜草如豬殃殃、繁縷、大巢菜、薺菜等為主的田塊,每畝用20%使它隆50毫升或用75%的巨星1~1.5克防治;對于單、雙子葉雜草混生的田塊,畝用6.9%驃馬50毫升加20%使它隆50毫升,在雜草3葉期前后一次用藥。油菜田禾本科雜草可選用蓋草能或15%精穩殺得等防治,豬殃殃、牛繁縷等闊葉雜草,可選用30%好實多防治,或者結合春季中耕進行人工拔除。小麥紋枯病要在拔節初期對病株率達15~20%或發生侵莖現象的田塊,及時采用井岡霉素、已唑醇、戊唑醇等藥劑進行大劑量(每畝300~500克)、大水量(每畝100公斤)潑澆或噴霧,提高防治效果。中后期要加強小麥赤霉病、白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預測預報,及時用藥防治,最大程度減輕病蟲危害損失,努力奪取夏熟豐產豐收。
3、普施重施小麥拔節孕穗肥和油菜苔花肥。小麥一次施用拔節孕穗肥應掌握在倒3葉期葉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節間基本定長、第二節間開始伸長時,一般淮南地區在3月上中旬、淮北地區在3月中下旬,每畝施純氮4~6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鉀5~6公斤,以施用“復合肥+尿素”或專用配方肥為宜。群體不足的弱苗適當提前,群體偏大的旺苗適當推遲;對于高產創建小麥和中強筋小麥,在劍葉露尖至破口期再次施用孕穗肥,每畝以純氮3~4公斤為宜。沿江沿海地區弱筋小麥基地應遵循“控氮前移”原則,在倒3葉期一次性施用拔節肥,不提倡追施孕穗肥,以確保弱筋品質。長勢正常的冬壯油菜在油菜苔高8~10厘米時重施苔肥,每畝純氮5.5~7.5公斤、氧化鉀3.5~4.5公斤;長勢較差的冬養油菜及早追施蕾苔肥,促進春發生長;旺長油菜田應適當推遲苔肥時間,在短柄葉開始落黃、苔高25~30厘米時重施苔肥。對于前期未施用硼肥或易缺硼的田塊,應盡早補施速效硼肥或硼砂0.25公斤左右,防止出現“花而不實”。
4、清溝理墑防漬害。“尺麥怕寸水”,春季常遇連陰雨天氣,極易導致田間積水或飽和而發生漬害、濕害,造成根系發黃發黑、活力差,吸肥吸水能力下降,植株黃僵甚至死苗。“麥田一套溝,從種喊到收”。高標準配套好田間一套溝,做到三溝配套,溝溝相通,確保排水通暢,雨止田干,是奪取豐產豐收的重要保證。特別是拔節前后要及時深入排查,對無溝田塊要增挖、溝淺田塊要竣深、溝系坍塌淤堵田塊要清淤疏通,防止春季連陰雨天氣造成嚴重漬害。
5、預防和補救倒春寒危害。我省春季氣溫很不穩定、變化幅度大,易發生冷暖驟變,一旦小麥拔節、油菜抽苔后遇-1~-4℃的低溫,持續6~7小時,就有可能導致小麥幼穗凍死或幼穗受凍后變成畸型穗、油菜苔莖斷裂等倒春寒凍害,需提前預案、及時補救。具體做法是,在倒春寒低溫來臨2~3天后逐日田間剝查幼穗受凍程度,對主莖和大分蘗幼穗凍死率超過10%以上的麥田要及時增施速效恢復肥,一般凍死率在10%~30%的麥田,應每畝增施尿素5公斤左右,凍死率超30%的麥田每遞增10個百分點,每畝增施尿素2~3公斤,上限值不超過15公斤,以爭取動搖分蘗和后生高節位分蘗成穗,挽回產量損失。油菜蕾苔期如遇倒春寒凍害,可視苗情長勢適當補施5~7.5公斤尿素作恢復肥,初花期可結合菌核病防治,進行肥藥混噴,促進角果籽粒膨大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