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發布《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同時,配套發布了《化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控制氮肥、磷肥產能過快增長,2015年我國化肥總產能將控制在7760萬噸左右。
工信部一位人士介紹說,化肥是農業的重要生產資料,化肥工業的穩步發展對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間,化肥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產業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化肥企業競爭力弱、能源資源約束大、傳統品種過剩、新品種發展不規范、生產與使用脫節等問題凸顯。因此,《規劃》的出臺旨在推進化肥行業上優汰劣,推廣節能減排技術,提高資源保障,優化化肥品種結構并建立規范標準,提升生產企業農化服務。
《規劃》提出了2015年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目標,化肥總產能控制在7760萬噸左右(折純,下同)。其中,氮肥5110萬噸,磷肥2150萬噸,鉀肥500萬噸。
《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化肥工業在滿足農業、工業基本需求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產量整體自給有余。其中,氮肥、磷肥完全自給并有少量出口,鉀肥國內保障能力達到60%以上,基本滿足科學施肥的需要。
《規劃》對化肥工業的企業數量和產品結構提出了要求。到2015年,氮肥、磷肥和復混肥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大中型氮肥企業產能比重達到80%以上,大型磷肥企業產能比重達到70%以上,2家大型鉀肥企業集團規模進一步壯大。到2015年,尿素占氮肥的比重達到70%左右,磷銨占磷肥的比重達到70%左右,無氯鉀肥滿足國內需求,單質肥復合化率、大顆粒尿素比重逐步提高。
《規劃》還指出,“十二五”期間相關部門將促進基礎肥料向資源產地和優勢企業集中。結合兼并重組、原料結構調整和上大壓小,支持企業在能源產地和有條件的糧棉主產區建設大型尿素生產基地。在滇、黔、鄂、川等磷資源產地,依托現有企業完善大型磷肥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