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湖北省農科院獲悉,隨著國內首個生物農藥工程技術國家級研究中心近期落戶湖北,一種旨在剔除“農藥殘余”的生物農藥進入產業化研發。
殺蟲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玉米生長過程中,玉米螟的危害無疑是致命的。這種俗稱鉆心蟲的害蟲,以瘋狂啃食玉米植株地上各部位為生,不過科學家發現,一種微生物卻能侵入玉米螟體內,殺蟲于無形之中。“殺死害蟲的是一種名叫蘇云金桿菌的微生物。”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自文介紹,通過藥劑噴灑,這種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被玉米螟食用并進入其體內,讓其患上敗血病死亡,而對其他昆蟲和動物無害。
去年,該中心在東北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進行了20萬畝生物農藥示范推廣,采用蘇云金桿菌高含量原藥防治玉米螟,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
一公頃農田土壤中微生物超過十幾噸,這其中就包含具有殺蟲活性的微生物。“提煉這些殺蟲活性的微生物,就能獲得無毒環保的生物農藥。”楊自文表示,目前該中心已建立起系列生物農藥研發、試驗、推廣的“鏈條式研發體系”。
環保
取代化學農藥成大勢所趨
上世紀60年代,“農藥公害”問題日趨嚴重,生物農藥進入公眾視野。近年來,生物農藥取得了迅猛的發展,效益日益顯著。
“生物農藥無毒環保,但因效果沒有化學農藥直觀,在推廣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阻礙。”湖北省科技廳農村處副處長吳勇杰表示,我省作為科教、農業大省,在發展農業生物技術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科研技術提升生物農藥效益,幫助農民增收,成為推廣生物農藥的先決條件。
本月1日,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加快推進農業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研究”在文件中被多次提出。
楊自文表示,目前中心正在著手研發“微生物種子處理劑”,經過處理的種子未來將增強植物自身抗病蟲害能力,大大減少甚至取代農藥的使用,不久的將來,沒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將端上公眾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