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農藥工業在調整中提高、取得全面發展的一年。農藥行業生產運行、責任關懷、新產品開發、園區建設、對外交流、法規建設、結構調整等方面成效顯著,亮點頻現。
亮點一:生產運行健康平穩,出口增速較高。
2011年中國農藥行業在克服種種困難的過程中仍然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生產運行總體平穩,市場價格趨于穩定,保證了農業生產用藥的需要。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1~11月累計生產農藥(100%計)237.5萬噸,同比增長19.3%。出口農藥66.5萬噸,同比增長37.1%;出口金額 20.1億美元,同比增長43.3%。農藥出口增速較高,高附加值農藥制劑產品的出口量增加較多,并開始進入歐美等高端市場。農藥行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生物農藥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11.5%,增長速度高于化學農藥;高毒農藥比例已經縮小到2%以下。
亮點二:責任關懷點面結合,節能環保扎實推進。
2011年,農藥行業廣泛開展了責任關懷活動,一批企業在實踐責任關懷的過程中與跨國公司實現了對接與合作,管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綜合競爭力增強。江蘇省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農藥工業園區2011年8月27日啟動了責任關懷行動,園區的40余家企業分別遞交了《實施責任關懷承諾書》。針對百草枯目前的困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2011年6月組織成立了中國百草枯生產企業產品管理與社會責任關懷工作組,由成員企業無償出資設立了百草枯社會責任關懷基金。
針對吡蟲啉生產過程中的廢水難處理問題,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行業積極推廣吡蟲啉的先進生產工藝和“三廢”處理技術;針對乳油中“三苯”類溶劑的環境危害問題,研究制定了《農藥乳油中有害溶劑限量行業標準》;針對草甘膦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草甘膦含鹽母液的處理問題,成立了草甘膦行業環保專項核查工作組,并設立草甘膦環保專項核查基金。
亮點三: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力度加大。
2011年,結合“十二五”科技攻關,許多農藥企業加入農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盟成員單位由最初的17家增加到48家。產學研結合進一步發展,很多農藥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發技術中心,農藥新產品創制也逐漸向以企業為中心的態勢發展。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大幅增加,特別是在農藥混劑專利申請方面,廣西田園、深圳諾普信等大型制劑企業,在某些品種上擁有的專利數量已超過世界六大農化巨頭。2011年,共評選出中國農藥行業技術創新獎8個。
亮點四:協作組工作卓有成效,大宗產品持續發展。
2011年,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組織新成立了吡蚜酮和三嗪類產品2個協作組,協作組發展到13個。各協作組以不同的形式組織了活動,如百草枯、草甘膦協作組組織的正式工作會議,吡蟲啉協作組組織的新技術研討會、阿維菌素協作組組織的餐會等,為行業自律作出了貢獻。2011年10月21日,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上海組織召開2011大宗產品論壇,邀請各產品協作組的組長單位負責人、行業管理者和科研、市場精英,共同分析2011年農藥大宗產品的新變化、新情況和新動態,探討下一步發展的對策與措施,延長產品生命周期,為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序環境。
亮點五:對外交流合作取得突破,國際化步伐加快。
2011年中印農藥界強強聯手,成為世界農化業矚目的焦點。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農藥交流會暨農化產品展覽會,吸引了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觀眾。在10月和11月,農藥協會組團分別前往歐洲與日本,對歐洲三大農藥公司和日本農藥企業進行考察和交流。不間斷的國際交流,對客觀、準確地向世界介紹中國農藥行業的情況、加強與國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拓展中國農藥的國際市場都起到了積極作用。11月,中國化工集團完成了對全球第七大農化企業以色列馬克西姆—阿甘公司60%股份的收購,在擴大企業規模的同時,實現了快速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