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中小農藥生產企業的生存環境較為艱難。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而市場銷售不暢,企業的利潤空間有限;另一方面,我國農藥行業本身存在產品結構不合理、盈利模式單一和產能過剩等問題。因此,我國農藥生產企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以實現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認為,從當前農藥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國內農藥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進行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和對優質資產進行整合,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同時也要調整產品結構和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此外,在企業盈利模式的改變和管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也要重視。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農藥行業存在技術水平落后、自主創能力不足、農藥品種重復、企業布局分散、生產效率不高、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單體規模小等問題。目前國內生產的260多個農藥原藥品種中,只有二十幾個品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他大部分農藥品種都是仿制產品。因此,現在國內農藥企業的市場綜合競爭能力不強,利潤水平不高。
常軼智指出,由于我國農藥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高,現在國內農藥原藥生產企業大都是以生產國外過期專利或不受保護的專利產品的仿制藥為主,盈利模式較為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差。因此,未來我國農藥企業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水平,以盡快轉變單一的盈利模式和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農藥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農藥產品大體上可以分為原藥和制劑兩大類。目前由于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制劑領域的研發壁壘相對較低等原因,國內已有部分龍頭企業能夠開展一些制劑方面的研發工作,而原藥生產企業的主流盈利模式仍然是以仿制已過專利保護期的產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