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寂了兩年之后,2011年可替代氟蟲腈等產品的烯啶蟲胺產銷量有所增長,預計全年總產量將從2010年的約500噸增加到600噸左右;同時,制劑產品登記趨熱,農業部新批準了北京燕化永樂、陜西標正、山東聯合農藥、南京華洲藥業、連云港立本、南通江山、上海裕農生物7個烯啶蟲胺制劑產品登記,主要登記作物防治對象為稻飛虱和棉花、柑橘蚜蟲,烯啶蟲胺市場生機初顯。
烯啶蟲胺是一種高效、廣譜、新型煙堿類殺蟲劑,隨著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和氟蟲腈退市,烯啶蟲胺作為被全國農技中心和有關省市植保部門推薦的替代產品之一,應用越來越多。
烯啶蟲胺登記趨熱的原因有四:一是性能優異,對各種蚜蟲、粉虱、水稻葉蟬有卓越的活性,并同時具有高效、低毒、內吸、無交互抗性、對作物無藥害等優點,可廣泛用于水稻、小麥、蔬菜、果樹、茶葉等作物防治多種害蟲。二是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稻飛虱等水稻害蟲防治所需農藥量大,尤其是高毒有機磷農藥和氟蟲腈的禁用,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國內烯啶蟲胺市場需求將達到20億元左右。三是病蟲抗性倍數低。隨著煙堿類農藥大量推廣應用,許多病蟲對煙堿類農藥吡蟲啉、啶蟲脒等具有一定的抗性,由于烯啶蟲胺是近年來新推出的換代產品,病蟲對其抗性較低。四是基礎原料供應充足。烯啶蟲胺主要原料為2-氯-5-氯甲基吡啶,近年來隨著煙堿類農藥的研究與生產熱潮興起,國內該原料工藝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有相當數量出口。
2010年全國烯啶蟲胺原藥總產量約500噸,而全國的需求量為3000噸,東南亞、歐洲和南非對烯啶蟲胺也有一定的消費量,烯啶蟲胺目前處于嚴重供不應求狀態。據專家預測,未來2~3年內烯啶蟲胺國內市場需求可達1萬噸/年左右,出口在3000噸左右。
目前國內烯啶蟲胺在農業部登記的原藥生產企業有山東京蓬生物藥業、連云港立本、南通江山、江蘇常隆化工、江蘇常熟市農藥廠、廣西田園6家,產能在 1000噸/年左右,其中不少為新建裝置。烯啶蟲胺制劑生產企業有山東嘉誠、山東澳得利化工、河南春光農化、山東綠霸化工等15家,主要劑型有98%原藥、10%可溶性液劑、10%~50%顆粒劑、10%~20%可濕性粉劑、50%可溶粒劑。
當前,制約烯啶蟲胺生產量和銷售量增長的瓶頸仍存。首先是劑型生產工藝極其復雜:熔點較低,太陽暴曬就能使其熔化;遇水極易分解,在潮濕氣候環境中不能生產。目前很多企業受設備限制很難克服這兩個弊端,對生產量影響很大。其次是烯啶蟲胺價格雖然逐年降低,但仍遠高于傳統產品。2008年烯啶蟲胺原藥價格為50萬元(噸價,下同),2009年為40萬元,2011年跌到21.67萬~23.15萬元,但同類產品吡蟲啉原藥價格僅為13萬元,啶蟲脒原藥價格為10萬元,傳統殺蟲劑毒死蜱為4.5萬元,殺蟲單為2.1萬元。農民對價格很敏感,一般選擇藥效好、價格低廉的藥劑。價格較高制約了烯啶蟲胺的大規模推廣使用。最后是烯啶蟲胺作為近幾年新推出的產品,盡管已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廣大農民對其認知度還不高,農民缺少接觸和了解烯啶蟲胺的機會,不會輕易使用,亟須廠商加強推廣和宣傳力度,增加農民接觸和了解烯啶蟲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