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5日,全國農技中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召開了下半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來自西北、華北和東北草地螟發生省(區、市)植保站、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和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對一代草地螟發生概況和特點進行了總結,并在分析目前蟲源基數、生態和氣象條件等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做出了二代草地螟發生趨勢預測。
一、一代草地螟發生概況和特點
今年草地螟越冬代成蟲和一代幼蟲在新疆阿勒泰、和田地區偏輕發生,其余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輕發生。初步統計,越冬代成蟲發生691.8萬畝,一代幼蟲發生219.7萬畝,是自1996年第三個暴發周期以來發生最輕的一年。
(一)越冬代成蟲發生范圍小、蟲量低,僅局部燈下和田間現蛾峰
自4月下旬始,越冬代草地螟成蟲陸續在山西、內蒙古、河北、新疆、陜西、寧夏、吉林等地發生,發生面積分別為6.5萬畝、149.3萬畝、103.3萬畝、364.4萬畝、3.5萬畝、10.9萬畝和53.9萬畝,多集中在荒灘草地、田埂雜草及苜蓿等喜食作物田。日單燈和田間百步驚蛾量多維持在幾頭至幾十頭的低量水平、無明顯發生高峰,僅河北、內蒙古等省區的個別縣站監測到蛾量峰值,如河北康保縣、內蒙古化德縣6月7日單燈誘蛾達1300多頭,河北康保縣6月7日百步驚蛾最高達1000多頭,內蒙古海拉爾區6月17日百步驚蛾最高達1500-2000頭。
(二)一代幼蟲發生期偏晚、發生面積小、蟲口密度低
一代幼蟲發生比常年明顯偏晚,如新疆和田的低海拔平原區和阿勒泰在6月上中旬陸續發生,內蒙古莫力達瓦旗6月18始見,內蒙古托克托縣和河北康保縣6月20日始見,始見期比常年晚10天以上。幼蟲主要在新疆(和田、阿勒泰)、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呼和浩特)、河北(張家口)、寧夏(石嘴山和銀川)、吉林(白城和松原)、陜西(榆林)等地28個縣發生,共發生219.7萬畝,6省(區)發生面積分別為148.2萬畝、48.3萬畝、11.1萬畝、9.5萬畝、2.1萬畝和0.5萬畝,其中,農田38.1萬畝,草場175.3萬畝,林地6.3萬畝。幼蟲平均密度,河北、寧夏、陜西、吉林不到0.5頭/m2;內蒙古1-8頭/m2,最高達36頭/m2;新疆和田0.6-2頭/m2,阿勒泰1.2頭/m2,最高達38頭/m2。
(三)農作物受害種類少、程度輕
一代幼蟲在新疆、內蒙古、河北農田發生分別為17.2萬畝、10.0萬畝和9.1萬畝,吉林、寧夏分別發生1.0萬畝和0.8萬畝,其他幾省未在農田發生。幼蟲發生為害作物,新疆和田、阿勒泰分別為小麥套播玉米和苜蓿,內蒙古為玉米和大豆,河北為亞麻,寧夏主要為蔬菜。由于發生蟲量多未達防治指標,僅有新疆、內蒙古等地進行了防治,防治面積為16.7萬畝。
二、二代草地螟發生趨勢預報
(一)發生趨勢
根據以上草地螟蟲源量、寄主生長和天氣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全國草地螟二代幼蟲總體為輕發生,農田及其周邊發生面積為200萬畝,主要發生在新疆阿勒泰、和田,內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高海拔區域,吉林西部,陜西北部和寧夏北部局部地區;發生為害盛期為7月底至8月上、中旬。但不排除國內高海拔、高緯度地區及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存在蟲源,遇適合天氣而集中遷入,造成一定區域較高密度發生的可能。
(二)預報依據
1.一代幼蟲殘蟲量小,境內蟲源不具備二代高發的基數
統計一代幼蟲殘蟲面積約116.7萬畝,新疆、內蒙古、河北、寧夏、吉林分別為57.6萬畝、42萬畝、8.4萬畝、8.5萬畝和0.2萬畝,蟲口密度分別為0.1頭/m2、0.3頭/m2、0.02頭/m2、0.01頭/m2和0.05頭/m2, 蟲口數量為本發生周期以來的最低值。因此,由我國境內蟲源構成的二代幼蟲較大范圍較重發生的威脅較小。
2.目前各地燈下和田間蟲量極少,一代成蟲暫未出現蛾峰
目前一代成蟲僅在河北、吉林、寧夏等部分監測點燈下出現,內蒙古、山西和黑龍江等地還未見一代成蟲。如河北康保和蔚縣7月6日始見一代成蟲,截止7月17日單燈累計誘蛾分別為17頭和54頭,每日蛾量均不超過10頭;吉林通榆、大安、乾安和洮北于7月3-6日始見,4地累計單燈誘蛾量分別為58頭、19頭、18頭和47頭;寧夏惠農截至7月15日,單燈累計誘蟲28頭。各地均未見蛾峰,田間蟲量也極少。
3.大部地區氣象條件對草地螟發生不利
據國家氣象中心預測,7-8月份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西部等草地螟常發區降水偏少,夏旱或伏旱對草地螟發生有抑制作用。
鑒于草地螟具突發為害特點,發生區域和時間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各地應繼續密切監測,及時了解當地和周邊地區蟲情發生動態,準確發布短期預報,指導農民做好防治,保障秋季作物的安全生產。
(病蟲害測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