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已經開啟,氮肥行業健康起步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任務不輕。在6月1日至3日召開的氮肥企業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行業工作會上,12家具有代表性的氮肥企業亮出了未來5年發展規劃,在剖析自身優劣的同時,就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具體措施與180多名參會代表進行了交流。
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談福元第一個發言。他說:“靈谷化工坐落在我國東部地區,沒有資源優勢,且工廠處于太湖上游,人口稠密,能源與環保是困擾靈谷化工發展的關鍵問題。沒有資源優勢企業的唯一出路就是改變原料結構,尋求更寬的原料市場。”他表示,能源路線決定氮肥企業的未來。靈谷化工提早布局,在 2009年就建成了以煙煤為原料的年產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項目,目前已實現連續運行超過202天。
他介紹,新裝置徹底擺脫了對無煙煤的依賴,與靈谷化工同類的煙煤加壓氣化化肥裝置,在全國總產能裝置中僅占9%~10%,全國擬建、在建的加壓氣化煤化工項目都朝著這一方向發展。由于采用純氧連續加壓氣化技術,煤炭轉化率由原來的80%左右提高到99%以上,搶占了煤炭清潔轉化和效率的制高點。
為了追求綠色生產,靈谷化工在熱電聯產、蒸汽梯級利用、脫硫脫碳、低壓合成、污水處理等方面力求更好。老裝置生產一噸尿素用電1100千瓦時,現在只用 180千瓦時;采用先進低溫甲醇洗技術把二氧化硫充分回收,每年可副產工業級硫黃3000噸;產生的二氧化碳75%用于生產尿素,其余25%回收,提純用于其他工業;煤氣洗滌水把氨氮處理至5ppm以下,達標排放。談福元表示,“十二五”期間,長江以南地區合成氨產業萎縮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新建裝置擁有發展空間;同時精細化工對煤化工產品需求旺盛,只要替代石油產品成功,市場前景無限。
以天然氣為主要原料的氮肥企業近年遭遇困境,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規劃給人啟迪。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公司形成了以肥為主、相關多元的產業格局。該公司總工程師凌曉東表示:“受天然氣短缺影響,我們去年氮肥停產4個月,但公司整體上并沒有虧損,得益于擁有玻纖、聚甲醛等優勢產品,且進行了產業深加工。面對天然氣瓶頸,云天化未來發展戰略將調整成肥為基礎、肥化并舉、相關多元、轉型升級。”
中石油云南煉化項目加快推進,也為云天化發展石油化工提供了機遇。“十二五”末,云天化將努力使非肥產業銷售收入比重提高到50%以上,其中新業務和新產品達到20%以上;逐步實現由單一傳統產業向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結合的產業結構轉變,基礎型產品為主向基礎型與功能型相結合的產品結構轉變。
貴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同樣面臨著天然氣短缺問題。該公司副總經理崔小安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們要立足貴州缺油少氣、煤磷水等資源豐富的局面,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原料及產品單一局面。面對氣荒,我們將深入以煤替代天然氣化肥生產中燃料氣的研究,加快論證和實施低供氣量狀況下裝置技改方案,提高生產負荷;充分利用赤水地區官深1井、西門一井油氣勘探進入攻堅階段這一機遇,爭取與開發企業達成天然氣供應戰略合作關系。此外,公司將適時啟動藥業上市的相關程序,力爭盡快實現藥業板塊上市。”
在產業布局上,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表示,他們將奉行“資源為王”,他們的河南、湖北的氮肥廠未來有望向云南、貴州、新疆等資源地轉移。
魯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化肥生產、精細化工產品、化工裝備制造安裝及化工研究設計于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十二五”期間,該公司提出了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延伸煤化工、鹽化工和硅化工產業鏈的發展思路。
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陽煤集團、四川化工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聯盟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昊華駿化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天脊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蘇和友化工集團等也分別就自身特點提出了發展戰略,以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