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四月份,正值小麥追肥和果樹施肥期,對化肥需求量較大,化肥企業往往能獲得較多利潤。然而,今年以來陜西省化肥企業不僅沒能在用肥小旺季獲利,反而受困于煤價上漲、產品價格倒掛、流動資金短缺而在艱難度日。業界呼吁國家盡快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煤價上漲,避免更多氮肥企業減產、停產甚至破產倒閉,繼而引發行業性虧損,影響我國糧食安全。
“目前,精洗無煙煤到廠價超過1700元(噸價,下同),較去年同期大漲近700元。而尿素出廠價僅1850元,甲醇出廠價僅2500元,甲醇每噸虧損200多元,企業日子過得很緊。”4月12日,陜西城化股份公司運銷處處長丁昭對記者說。
他說,根據以往經驗,省內春季用肥小旺季從3月初啟動,4月15日左右結束。這期間,化肥價格一般會在需求推動下明顯上漲,給企業帶來較好盈利。而今年情況相反:自2月底開始,化肥價格緩慢下跌,3月20日以后加速下跌。與此同時,煤炭價格卻直線上漲,且供不應求,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攀升。盡管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并加強管理,城化公司噸氨原料煤消耗已經降至1.2噸以下的國內先進水平,依然無法抵消煤價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效益不斷下滑,一季度僅實現盈虧平衡。
“能實現盈虧平衡已經是萬幸了,我們一季度虧損了好幾百萬元。”陜西秦嶺化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炳禮激動地對記者說。他說,秦嶺集團合成氨年總產能 30萬噸,碳酸氫銨年總產能超過70萬噸,甲醇年總產能16萬噸。由于化肥價格沒有如期上漲,近期還大幅下跌。而原料煤及運費價格卻較去年同期分別上漲 50%和30%,導致產品綜合成本不斷抬高。目前,除液氨略有盈利外,碳酸氫銨和甲醇每噸分別虧損60元和300元。一季度企業累計虧損數百萬元。
朱炳禮告訴記者,企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流動資金短缺,不僅許多節能技改項目和精細化工產品項目無法實施,企業連采購原料煤的錢也發愁,將面臨全面停產的危險。由于造血功能喪失,長此以往,企業的虧損會越來越大。
據記者了解,陜西其他中小化肥企業面臨同樣困境。陜西寶氮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明向記者透露:一年前,寶氮公司就計劃利用現有甲醇和甲醛裝置,配套建設年產5萬噸聚甲醛生產線,或對現有造氣及凈化系統擴能改造后,采用F-T合成技術生產市場緊俏的精細石蠟產品。但由于缺乏資金,這兩個經調研論證且具有廣闊前景、能獲得豐厚利潤的項目計劃至今無法實施。陜西理想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水利也向記者反映:他們公司年產15萬噸碳酸氫銨裝置一季度已經虧損300 多萬元,公司雖然有諸多節能技改項目要做,但苦于缺乏資金而無法實施。
在小化肥企業苦苦支撐的同時,大企業的日子同樣不好過。記者了解到:一季度,除以天然氣為原料的陜西興化集團尚有盈利外,陜西最大的化肥企業渭化集團虧損已達3700萬元,陜西華山化工集團化肥板塊也出現巨額虧損。
“希望國家盡快調整化肥出口關稅,至少應恢復去年的出口政策。因為按照現行的出口政策,2100元的尿素出口基準價,僅相當于1850元的出廠價。而根據目前的原料價格,噸尿素完全成本已經超過1900元,企業即便出口也無利可圖。”陜西華山化工集團銷售公司經理趙文利這樣呼吁。
朱炳禮則呼吁:國家應采取鐵腕手段控制煤炭價格上漲,落實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扶持政策,幫助中小化肥企業渡過難關。他說,目前中小企業化肥總產能占全國氮肥總產能65%以上,如果這些企業全部倒閉,中國的化肥將嚴重產不足需,影響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如果因化肥供應不足導致糧食減產,繼而引發物價上漲和社會恐慌,將會產生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僅僅是在陜西,全國氮肥行業目前都面臨較大困難。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化肥總產量同比增長 6%。其中,磷肥產量同比增長23.4%,鉀肥增長98.6%,唯獨尿素與合成氨產量同比分別減少5.6%和1.5%。如果國家不能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煤價上漲,或放寬化肥出口政策,或通過貼息貸款為化肥企業提供足夠的流動資金,勢必會有更多氮肥企業減產、停產甚至破產倒閉,引發行業性虧損,繼而對我國化肥供應和糧食安全帶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