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引擎
2010年年底,應部分復合肥廠家的要求,部分國際供應商將訂單供應量增加了一倍,使幾家大復合肥企業手中余有部分存貨。但是,一些手中貨源不足、年前沒有采購原料的廠家,僅有少量采購以保證生產。雖然價格實現了理性回歸,但市場并不活躍,需求并未真正復蘇。
有人認為,中國市場一向不按套路出“牌”,“就像中國共產主義革命花的時間比蘇聯要長,中國需要更多的時間。”業內人士認為:“鉀肥是世界貿易體系中的一部分,而中國農業是‘體內’循環,還沒有與國際貿易真正掛鉤、接軌,聯動性較差。”農民在化肥投入上的遲疑造成中國化肥需求回升遲緩,因為中國與巴西、印度市場不同,這些國家的農民在收益上“看得見、算得出”。
2010年1月以來,印度化肥實施按照養分補貼政策,每噸氯化鉀補貼285美元。巴西則十分重視農產品國際貿易,首先是農產品可自由出口,與國際農產品市場關系密切。同時,巴西在農產品貸款、收購以及種植保險上有更多優惠政策,并實行農產品最低保護價格,農民依據生產成本和農產品的最低保護價,因地制宜地自由選擇種植的農作物。也就是說,農民的投入和產出“既看得見,也算得出”。
而中國市場比較特殊,雖然目前國內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可是農民在化肥成本上的增加顯而易見,對收益卻心里沒底。不具有可預測性和持續性,導致需求回升遲緩、進而采購緩慢。
外商也“糾結”
近幾年,國際供應商“將中國急需的鉀肥,以雙方認可的價格引進,緩解了中國市場的壓力。”但是,中國市場需求在消退,令國際供應商也很“糾結”。
目前,由于國際農產品價格突升,雖然巴西沒有進入用肥季節,但是需求旺盛、要貨積極踴躍。而印度也已經啟動的2011到2012年度鉀肥合同談判。中國談判價格是“洼地”,在低價格和高數量、長期收益與短期利益之間,國際供應商難以權衡。
近幾年,中國進口鉀肥數量基本穩定。俄羅斯陸運邊貿鉀肥及大貿易合同談判數量約300萬噸,加鉀約100萬噸,ICL約100萬噸,K+S、約旦、智利等國際供應商數量約為150萬噸。反觀國內,未來三年中國國產鉀肥產能可達到700-800萬噸。也就是說,如果國產產能沒有大幅度飛躍,中國鉀肥供給量大約在每年1450萬噸左右。隨著中國國產鉀肥數量逐步到位,預計未來每年的進口量大約在300-500萬噸左右,約占國際供應總量的10%。
國際供應商認為,鉀肥作為貿易商品,價格除了成本制約外,還受供需關系影響。中國鉀肥價格與國際市場相差近100美元/噸,如果價格離國際市場太遠,國際供應商則會在“是否需要中國市場”的問題上做出選擇,他們所面臨的是權衡大、小采購商利益,抉擇價格與數量之間矛盾的難題。
撬動中國之手
國際供應商普遍認為,近兩年在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的統一組織協調下,特別是中農、中化等參與企業,監守聯合談判機制,使中外雙方取得了共識乃至共贏的良好成果。國際供應商認為,“2009年350美元/噸的進口到岸價,就是聯合談判取得良好成果的例證。”然而,中國鉀肥長期需求依然存在,“加大海外投資”、“加大自產礦供給”已是老生常談,當供需出現“拐點”,中國正經受另一種考驗。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多年努力的“話語權”正在經歷從未有過的背景轉換。當市場處在一個各種因素和力量制衡形成之中,當中國不可能將農產品金融化之時,提升博弈能力再一次擺在中國面前。行業普遍認為:“這是政府應該考慮的事情,而不是貿易經營環節能夠解決的問題。”
“聯合談判解決了鉀肥的短期問題,但是長期來看,應該從資源結構上、政策體制上接軌。”在終端,由于農民的遲疑,傳導給中國市場的則是猶豫不決。撬動需求,要把支出風險適度降低,要讓農民感受到“增加支出定會有所收益”。對于國際資源,中國的關鍵則在于“控源”,在進口價格較低時,建立儲備長效機制。更為重要的是,如同國際供應商要正視中國市場一樣,在選擇長期收益和短期利益的問題上,國內企業尚需要調整心態。特別是在承擔投資風險上,中國企業還需要一個向國際貿易商學習的過程。
也許,在兩俄合并、必和必拓規劃鉀肥長線之后,中國的機會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