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的碳含量較低,是一種較為潔凈的化石能源。我國天然氣資源比較豐富,大力勘探開發天然氣資源是調整能源結構,實現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相關預測認為,今后十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天然氣所占比例有可能從2009年的3.9%提高到10%以上。
我國天然氣發展加速
能源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和“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諾,要求我國必須高度重視天然氣利用。
2010年12月31日,西起陜西榆林、蜿蜒1026公里的陜京三線通至北京,來自中亞的進口天然氣和長慶氣田天然氣沿著管道送至北京和華北地區,可每天新增20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能力。趕在2010年最后一天竣工,陜京三線的貫通為“十一五”期間天然氣產業的發展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十一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剛剛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負責人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先后建成了塔里木、長慶和普光等大型氣田,發現了荔灣等氣田。建成西氣東輸二線西段、川氣東送、陜京三線等國內天然氣骨干管線,天然氣管道總長度達到4萬公里。”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天然氣產量達到950億立方米,消費量1200億立方米,分別是2005年的1.9倍和2.6倍。
“"十一五"期間我國天然氣快速發展順應低碳發展的趨勢,必將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大學教授劉毅軍表示。
2009年1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領導人會議上,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這個承諾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展現了我國負責任的態度和節能減排的決心,能源行業必須在低碳能源方面做出重大突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而天然氣正是其中的關鍵。
“大力發展天然氣是我國在一次能源消費中降低碳排放的最好選擇。至少在2035年之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仍將是我國能源供應的主體,特別是煤炭在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中仍然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如何降低煤炭、控制石油、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是" 十二五"期間我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實現減排目標的重要任務。”中國中化集團原總地質師曾興球表示。
事實上,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近十多年來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截至2010年9月底,西氣東輸二線西段投產,加上原已建成的西氣東輸一期工程,累計向我國東部地區輸送天然氣660億立方米,相當于減少煤炭運輸78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億噸。
“與美國、俄羅斯相比,我國天然氣產業起步較晚,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和教訓,科學規劃、引進技術,促進我國天然氣工業快速發展,一方面可以替代煤等高碳能源,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原油進口,降低對外依存度。”曾興球說。
“十二五”將繼續推進
如果說“十一五”是我國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時期,那“十二五”期間,天然氣產業發展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從目前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狀況和市場環境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劉毅軍表示。
首先,從天然氣供應網絡方面,“十一五”期間我國勘探開發并建成多個油氣田。其次,通過努力,我國已初步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天然氣管網,逐步實現保障多元化、資源調配網絡化、管道管理自動化的天然氣供應局面。清潔能源需求也在逐步增加,我國天然氣需求將繼續旺盛。專家認為,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速度將超過煤炭和石油。巨大的需求將促使天然氣產業更多的投資和更快的發展速度。
鑒于天然氣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國家能源局也加快了天然氣產業的指導和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按照“穩定東部、加快西部、常規和非常規并舉”的思路,加大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川渝、塔里木等重點產氣區的勘探開發;抓好主力氣田增產,加快建設塔里木、西南、長慶三個年產量200億立方級大氣田;積極開發海上天然氣資源。同時,我國還將繼續加快油氣管網建設。根據國內新建整裝油氣田上產,以及老油氣田增產需要,加強西氣東輸三線、東北管網等天然氣骨干管道建設。預計到2015年,國內油氣管道總長度將達到14萬公里左右。
“"十一五"為我國天然氣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國家政策支持發展,相信"十二五"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當然不能排除我國天然氣產業在今后加速發展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曾興球指出。
季節性供需矛盾是近年來天然氣發展遇到的一大難題。
曾興球認為,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供求不平衡。近十年來,我國天然氣市場開發速度較快,有的地區需求超計劃增長太多,造成資源供應一時緊張。第二,輸氣系統配套工程滯后,儲氣庫的調峰設施尚在建設之中。第三,能源消費結構單一,市場調節平衡能力比較差。曾興球表示,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是要統籌兼顧,根據資源開發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天然氣市場。天然氣開發一定要做到資源開發和市場開發基本同步,不能盲目。要分類規劃天然氣使用單位,明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禁止類,有效地控制市場發展的節奏。其次,要著力提升天然氣供應調峰的能力。國家能源局已經將加快天然氣調峰能力的建設作為今后幾年發展天然氣產業工作的重點。今年我國將利用地下鹽穴、廢棄油氣田,抓緊建設一批天然氣儲氣庫;加快推進江蘇、大連、山東、珠海、寧波等5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抓緊西氣東輸東段工程建設。把天然氣儲氣庫、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與全國天然氣骨干管網互通互聯,提高應急調峰能力。
非常規天然氣成為有效補充
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的驅動下,非常規天然氣的常規性成規模開發將成為現實。
雖然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未來預期看好。然而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缺口。
過去30多年間,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從1979年的145億立方米增長到2009年的887億立方米,增長了512%。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中國天然氣的需求量到2030年時將增加到4440億立方米,按目前國內生產量的增長速度,存在巨大的缺口。如何彌補這個缺口?一是引進國外天然氣彌補不足;二是加大國內資源開發的力度,包括常規氣、非常規氣的開發。政府正在積極規劃,企業也已加大投入。
日前,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同意新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與外國企業開展合作開采煤層氣資源的試點,以煤層氣為代表的非常規天然氣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前景如何,能否迅速形成規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所謂非常規天然氣,是指儲集條件比較復雜,用常規技術難以開采出來的天然氣。像煤層氣、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等都屬于非常規氣,致密砂巖氣雖然沒有列入非常規氣,但開發技術難度很大。
據有關方面測算,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僅煤層氣的儲量就達38萬億立方米,與常規天然氣的資源量相當,目前探明煤層氣生產主要分布于鄂爾多斯盆地和山西沁水盆地,2009年產量達71億立方米;我國頁巖氣資源分布范圍廣闊,前景可觀,僅四川盆地預測頁巖氣儲量是已探明常規天然氣的兩倍;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探明儲量190多億噸,成為世界第五個掌握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技術的國家。我國致密砂巖天然氣總資源量約為12萬億立方米,2009年全國致密砂巖氣產量約為150億立方米,主要來自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如果能夠將各種類型的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起來,對于保障我國天然氣供應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開發利用非常規天然氣,關鍵在于引進國外的新技術,創新配套適合我國地質情況的實用技術。”曾興球認為。
我國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引進技術,在開發致密砂巖氣方面,以長慶油田為代表,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掌握氣藏精細描述、低成本高效鉆井以及儲層增產改造等主要技術,并在實踐中普遍推廣應用;非常規天然氣開采技術攻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煤層氣方面,借鑒國外煤層氣勘探開發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地質特點,形成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層氣勘探開發特色技術;我國頁巖氣技術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但黔北、川南、渝東南、渝東北等6個國家頁巖氣先導試驗區已相繼建立,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頁巖氣研究中心也于近期成立。
“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豐富,開發前景令人鼓舞。當下最要緊的是做好長遠規劃,抓起步、謀發展,從技術開發做起,夯實發展的基礎,逐步形成規模,有效開發利用非常規天然氣,充分挖掘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潛力。”曾興球說。